国家医保局日前正式公布《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暂行办法》,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办法明确了保健药品、预防性疫苗和避孕药品等药品,以及其他不符合基本医疗保险用药规定的药品不得纳入《药品目录》。

医保金被称为老百姓的“救命钱”,这是医保的基本属性。这决定了每一份医保基金都该花在“刀刃上”,用来治病救人。但长期以来,哪些药品可以纳入基本医保药品之中并不十分规范,一些地方将保健药品纳入已基本医保药品之中,老百姓可以刷医保卡购买保健药品,耗费了宝贵有限的医保基金,有悖医保的“救命药”属性。要知道,我国医保基金面临着较大的可持续压力,一些地方为了控制医保基金支出,采取不少不科学的方式。

将于9月1日起施行的《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保健药品不得纳入基本医保药品目录,在一定程度上节省医保基金开支,实质上是回归医保“救命钱”属性,是保障“救命钱”花在刀刃上。保健药品虽然属于药品,但更多的属于辅助性、营业性药物,而不是大众理解的治病救人的药品,与医保基金的治病救人属性不相符。而且,很多市民购买和使用保健药品并不是用于治病,而是当成补品服用,更是偏离了医保的“救命钱”属性。

实际上,从医学角度说,保健药品跟保健食品有着本质性区别,保健药品是药品,保健食品是食品。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保健药品作为药品也有副作用,况且每个人的身体状况有差异,吸收能力不一样,保健药品同样不能乱吃、多吃。但由于保健药品基本上属于乙类非处方药(即绿色OTC),安全性相对较高,无需医师或药师的指导就可以购买和使用,使得不少人直接把多维元素片、维生素C泡腾片等保健药品错误地当成补品、保健食品,甚至是错误地当成蔬菜、水果的“替代品”,毫无顾忌地购买和使用保健药品。

保健药品纳入基本医疗保险用药之中,在一定程度降低了人们购买和使用保健药品的经济成本,进一步助推了人们购买和使用保健药品之风,加剧了人们使用保健药品的安全风险。反过来,保健药品不纳入基本医保药品之中,老百姓不能刷医保卡购买保健药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老百姓购买保健药品的经济成本,能够发挥价格杠杆作用,有助于遏制老百姓购买和使用保健药品,减少人们购买和使用保健药品,有利于保护人们的用药安全。

可见,保健药品不纳入基本医保药品之中一举两得,值得肯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