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帝刚刚即位,太平天国就闹起来了,而且越闹越大,本已经走衰的清廷缺乏可用的兵将,而且还缺钱,国库空虚啊。

咸丰帝没辙了,只好让各地方官员自个办团练,曾国藩就是这样办起了湘军,练兵和打仗都要钱呀,咸丰帝只好卖官位、顶戴,并鼓励民间捐款。

关于民间捐款,也不是白捐,而是有好处的。1853年,咸丰帝在朝廷颁布一道新规,任何人只要捐银万两,即准予增加此人所在县的文武学额各一名。这是什么意思呢? 意思就是某个县如果有一个人给朝廷捐银子一万两以上,朝廷就会按比例增加该县科举考试中文、武两类的录取名额,当然,上限是10名。

那么,增加家乡县科考的录取名额这个“好处”诱不诱人呢?在当时,这很诱人。

清朝从顺治四年(1647)开始厘定各省的学额,它是依据应试人数来定。以雍正元年(1724)学额变化后的数字为例,“人文最盛的州县”,县学定额十六名,府学二十五名。县试是靠秀才的第一关,然后是府试,最后院试,三关皆过就拿到秀才“文凭”。

三年一考,每个县就十几个名额,这个难度非常大。因此,增加录取名额那是很诱人的好处。只要每一届多中一两个举人、进士,那么等做上官,那捐出去的几万银子一年就能捞回来。

有一位湘军将领李元度,和曾国藩交情深厚。李元度及所部都是平江县人,号称“平江勇”,他们打仗卖力,但上面发不出军饷,1858年,李元度一军欠饷银20万两,数额巨大,可急人了,万一士兵哗变,战场顷刻恶化,到时候不但饷银没了,还要丢脑袋。

经过一番盘算,李元度想出个绝妙办法,他号召所部湘军士兵,也就是平江老乡们把那20万两饷银捐出15万两,其中捐10万两用来增加平江县文武学额各十名,捐五万两增加岳州府文武学额各五名。

在为家乡县父老乡亲们的读书子弟造福的深情号召下,李元度的部下都同意了,因此,这欠饷问题就顺利解决掉了。而且李元度因之名声大振,饱受赞扬,他和部下的名字都被刊刻在石碑上。就连曾国藩也对他的行为大加赞赏,称之“俎豆泮宫,流芳百世”。

不仅于此,曾国藩还写信要他的弟弟曾国荃效仿李元度,说服士兵把欠饷都捐出来,用以增加他们的家乡县湘乡科考的文武学额。最后还不忘酸一句:“不让次青(即李元度)专美于平江也”。

参考资料:《曾国藩全集》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