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具备好情商,第一要素就是懂得如何调节自己的心态。

《心态制胜》这本书就着重讲述心态调整的重要性。好心态,让你可以创造你想要的一切,因为它会重塑你的认知和思考。

如果心态没有调整好,职场的烦心事,生活的琐粹杂事,都就会对我们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伤害。

那么传说中的“心态”,到底是什么呢?我们的心态由三部分组成:

1. 情感:你所遭遇的人、事、物带给你的感受。

2. 认知:你的想法、信念和期望。

3. 行为:在情感与认知带动下所产生的行为。

斯坦福大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把心态分为:固定型心态和成长型心态。

固定型心态的人,会认为自己的才能和能力是有限的。

成长型心态的人,始终认为成功主要取决于自己的努力。

《心态制胜》一书中会教授你如何将自己的心态打造为成长型心态。有了好心态,心理抗压能力自然强大,情商也会随之水涨船高。

第二:具备察言观色的能力

如果对身体语言解读艺术有所了解,你就能够区分对方的表情到底是由于什么而引起的?

这样的技能,能够帮助你正确解读老板的表情,做让老板满意的事,说让老板开心的话,轻轻松松加薪升职。

因为你能够识别老板没有说出口的指令,这样的员工会让老板觉得很省心。

同时,这样的技能还能让你在人际交往中保持高情商的表现。你能分辨出哪些话题是对方感兴趣的,哪些谈话内容让对方感到索然无味。

就拿“双臂交叉在胸前”这个动作来说,可能有多种含义。

感到疲惫,觉得无趣,甚至反感觉得冷,为了获取温暖这样能让自己感觉更舒服为刚才的表现自鸣得意所以一个动作,不同的对象与状态,会传达出不同的含义。当你懂得察言观色后,你就能准确的说出与对方在一个频道上的话,给对方留下良好印象。

这本《看人的艺术》上过央视与《人物》杂质专访。惊叹FBI、CIA那样的心理学高手,也想要学会识破谎言、骗术的技巧,做到看人不走眼的朋友们,这本书会教授你11种方法。

第三,就是去学习一些为人处世的方法

曾仕强:中国式管理之父,台湾交通大学教授,台湾师范大学教授,英国莱斯特大学管理哲学博士,美国杜鲁门州立大学行政管理硕士。

他研究中国管理哲学三十年,深谙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管理理论。听听曾仕强教授的人生智慧,使人受益良多。

曾士强就指点过一名前来讨教管理之道的老总,这名老总提出:“怎样才能让员工听话?”

曾教授就回答道:“中国历来用人之道崇尚从来不是“听话”,而是忠诚。我们用的是人才,而不是“奴才”。”

你不需要员工个个都要听了你的指令再去做事,这样你会很累,你的团队发展也会很慢。

要用好一个能力强的人,不是去管他,而是要求他忠诚。因为他在本职岗位上的能力,理所应当要比你强,所以你才会聘用他来工作。

就像刘备从来没有在计谋上跟诸葛亮说三道四,全由诸葛亮自己搞定。但诸葛亮却对刘备忠心不二。这就是领导者不用把话说太明白的道理。

《孙子兵法》:顾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力也。中国人用人不是全信,也不是怀疑,而是强调半信半疑。

真正聪明的领导,从来都是在公开场合表扬自己的得力下属,但同时他也有能力在私底下打压那些滑头但能干的下属。

领导的中庸之道,也是处世之道。

管理者在为人处世上要懂得圆滑,不能把事情讲得太过于绝对和清楚明了,不然就少了可圆滑处理的空间。

大多数人都需要一份工作来养活自己和家庭。你在职场打拼,几十年之后,也会成为企业管理层,甚至自己当老板。早点学习曾教授的处世哲学,也是为了将来做知识技能的储备。

这三本书分别从心态、技能、哲学思想上发挥作用,当你在这三项能力上超过平均水平,那么你的人际交往、处事能力就一定不会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