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在生产活动中也会遇到一些化石,但是古人无法对其深入了解,只能凭借想象进行艺术加工,诞生了很多传说。我就来列举几个古人发现古生物化石的实例。

菊石

古代英格兰人则认为菊石是一条石化的盘起来的蛇,称其为“蛇石”,英格兰各地都流传着关于“蛇石”的传说,比如惠特比小镇的诅咒。但是菊石并没有蛇头的形状,于是又有传说认为是基督教圣人卡斯伯特下达诅咒将蛇头给砍掉了。英格兰历史学家威廉·卡姆登在1586年出版的《Britannia》一书中描述道:“如果你打破这些岩石,你会发现在石蛇藏匿其中,并围成一圈,但永远都不见蛇头。”

古代英格兰人则认为菊石是一条石化的盘起来的蛇,称其为“蛇石”,英格兰各地都流传着关于“蛇石”的传说,比如惠特比小镇的诅咒。但是菊石并没有蛇头的形状,于是又有传说认为是基督教圣人卡斯伯特下达诅咒将蛇头给砍掉了。英格兰历史学家威廉·卡姆登在1586年出版的《Britannia》一书中描述道:“如果你打破这些岩石,你会发现在石蛇藏匿其中,并围成一圈,但永远都不见蛇头。”

印度教徒则认为菊石是毗湿奴在自然界的象征,于是菊石在印度教里具有崇高的地位,成为神的法器。

欧洲矮象

欧洲矮象是一种生活在西西里岛、马耳他岛等岛屿上的侏儒化史前长鼻目,它大概只有猪那么大。

古希腊人在西西里岛上发现了一些奇怪的头骨。与平常的人类头骨相比,这些头骨不但更大更厚重,而且缺少了人类的一对眼眶孔,仅仅在额头中间有一个较大的开孔。根据这些奇怪的头骨,希腊人创造了独眼巨人传说。在赫西欧德的《神谱》、荷马的《奥德赛》,还有很多古代希腊罗马文学里都存在独眼巨人的传说。

后来古生物学家才确认,这种被古希腊人当作独眼巨人头骨的化石属于欧洲矮象。

三叶虫

三叶虫化石数量众多,遍布世界各地。中国古人发现了三叶虫化石,因外形像燕子和蝙蝠,称其为燕子石或蝙蝠石,被古人拿来当作陈设。大块的蝙蝠石可包含多个化石,有的较完整,有的破碎镶嵌,有的杂乱交错,大抵无需雕饰即有观赏价值。明崇祯时,古人以蝙蝠石制作砚台或案头屏风,号称燕石砚、多福砚或鸿福砚,“保潮耐涸,易于发墨,不伤笔毫”。清乾隆《西清砚谱》收录该砚数方。清初文人王士祯在《池北偶谈》一书《谈艺》篇中首次记载了泰山燕子石。

古代一些印第安部落认识到三叶虫是水生动物,称三叶虫为“石头里的小水虫”。

而中医药里面的石燕和龙骨也是古生物化石,石燕是古生代腕足类石燕子科动物中华弓石燕、弓石燕等多种近缘动物的化石。龙骨是古代哺乳动物象类、犀类、三趾马、牛类、鹿类等的骨骼化石。

防风氏

《国语·鲁语》中记载:春秋时期吴国攻打越国,摧毁了会稽城,同时出土了一根要用车拉的大骨头。吴国使者向孔子请教,孔子说,古时大禹召集诸侯到会稽山开会,大会开了三天,却还没见防风氏,等他赶来后,禹大怒将其处死。防风氏是巨人,身材很高,这大骨头可能就是防风氏的遗骨。

后来专家推测,这巨大骨头可能是巨型古生物的化石,具体是哪种已经无从考证了。

鲨鱼牙齿化石

在欧洲中世纪时期,人们将鲨鱼牙齿化石与毒蛇联系在一起,因为鲨鱼牙齿形状类似毒蛇的舌头,所以称之为“舌头化石”。受“以毒攻毒”思维的影响,人们坚信这些“毒蛇的舌头化石”能够解毒,于是在宴会中,谨慎的贵族会将“舌头化石”扔进酒杯,以防止中毒。

中华震旦角石

一块距今4.6亿年的“中华震旦角石”,最与众不同的地方是左侧保留了黄庭坚的真迹。长度达到19厘米、宽11.4厘米、高度2.5厘米,表面很光滑。左侧清晰地刻有四句诗:南崖新妇石,霹雳压笋出。勺水润其根,成竹知何日。并署名“庭坚”,下方还有章。这块“中华震旦角石”并不算大,但由于刻有黄庭坚的诗文,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黄庭坚并不了解这是远古生物中华震旦角的化石,从诗中可以看出,黄庭坚把它当成了石笋。

Lepidotes鱼牙化石

Lepidotes是一种鱼,生活在侏罗纪—白垩纪时期的淡水湖和浅海,身长约30厘米,身上覆盖着厚厚的鳞片,嘴里有一排又硬又圆的牙齿。古代欧洲人看见这些牙齿化石,认为这东西源自于蟾蜍脑袋,还必须是从活着的老蟾蜍身上才能取到,就称其为“蟾蜍石”,欧洲人认为蟾蜍体内携带着解毒剂,于是顺带把所谓的“蟾蜍石”赋予解毒功效。

古代欧洲人认为“蟾蜍石”遇到有毒的物质会变色、发热以及流出液体,所以从中世纪开始,就有人把“蟾蜍石”镶嵌在戒指上,当作护身符。

有孔虫

有孔虫是一类古老的原生动物,5亿多年前就产生在海洋中,种类繁多。由于有孔虫能够分泌钙质或硅质,形成外壳,而且壳上有一个大孔或多个细孔,以便伸出伪足,因此得名有孔虫。有孔虫在地中海沿岸地区大量分布,因此传说古埃及人把有某些孔虫当作货币使用,并称为“天使的钱币”,因此获得货币虫的名称。

货币虫还是金字塔的建筑材料。公元前1世纪时,古希腊人斯特拉波曾认为,金字塔岩石里的货币虫是奴隶们建造过程中留下的食物残渣——风干绿扁豆。

猛犸象

清代大臣图里琛在康熙五十一年至五十四年(1712年至1715年)出使土尔扈特部,将见闻写成《异域录》,书中曾记录了这样一个特殊的生物,名为“麻门槖洼”(应为俄语音译),产于极东北近海处的雅库特。“身大如象,重万斤,行地中,见风即死。每于河濵土内得之,骨理柔顺,洁白类象牙。彼人以其骨制为椀碟梳箆之类,肉性极寒,食之可除烦热云。”据推测,他描述的这种古生物应该是西伯利亚冻土里保存的猛犸象遗骸,还真有人吃过冰冻猛犸象的肉,不知道味道如何。

可见,古人与古生物化石打交道的经历并不少,但受科学水平的限制,他们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由此衍生出许多传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