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炎敬无论在小说中还是在影视剧中都是一副清流读书人的形象,他和如兰自由恋爱,最终修成正果,可他做的这三件事真真让我怀疑他对如兰并不真心!

一:盛紘把墨兰许给文炎敬,文炎敬并未拒绝

盛紘非常赏识文炎敬,并有意将墨兰许配给他。这一天盛紘邀请几位秀才到家里做客,文炎敬阴差阳错捡到如兰手帕,他当时还不知如兰身份,只以为如兰是盛家婢女,他看如兰活泼可爱内心便有几分爱慕之情,可他并未逾矩,行了礼便默默退出后宅。

如兰自由散漫惯了,突然一见文炎敬这种文质彬彬的读书人便也生出几分欢喜,可以说两人第一次见面便互相心生好感。

可接下来的事似乎有点变味了。盛紘有意将墨兰许给他这件事,文炎敬肯定心知肚明,但他虽心中惦念丢手帕的女孩却并未拒绝盛紘嫁女好意。

这样看来文炎敬当时内心想的是和盛家攀上关系,并不在乎娶的是谁。

二:广济寺私会

墨兰根本不想嫁给文炎敬这种寒门秀才,便舍了脸面,故意跌倒在梁家六郎面前,六郎也是多情种光天化日之下拉起墨兰,还将墨兰抱上马车,在古代墨兰和梁六郎的行为便算是肌肤之亲,一时间京城之内风言风语。

盛老太太为保住盛家名誉亲自去梁家提亲,终究促成了墨兰高嫁伯爵府之事,墨兰心满意足,可怜的文炎敬却被驳了脸面,但没家世没靠山的他只能默默受了这哑巴亏。

以盛紘的为人来看,他必然不会亏待文炎敬,毕竟是自己愧对他,日后在仕途上必对他多些关照。

可盛紘还没来得及抬举文炎敬,便发生了一件大事。宁远侯府嫡子顾廷烨求娶盛家嫡女,盛家一共有两个嫡女,华兰已经出嫁,只有如兰待字闺中。

大娘子一心想女儿高嫁,故此门亲事并没费什么力便成了,可如兰却悲痛欲绝,她心里想的都是文炎敬,可迫于家里压力只能忍痛断了念想,再加上明兰劝她只要嫁给顾廷烨就成了侯府夫人,名份上要压过墨兰一大截,以后墨兰见了她都得行礼,她想了想觉得这也是一件高兴事,便不再哭泣,安心待嫁。

本来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如兰嫁入侯府已是板上钉钉,可偏偏在婚前如兰与文炎敬在广济寺私会做最后告别,这一幕被宁远侯府的老仆人看见,老仆人回了顾廷烨,顾廷烨婉转告诉了盛紘,盛紘大怒之下差点勒死如兰。

当然这一切都是顾廷烨的计谋,他做这一切都是为了求娶明兰,文炎敬明知未婚男女私会是大忌,还是冒着身败名裂的危险去赴约,他走这一步险棋到底为了什么呢?

是为了如兰还是为了做盛家女婿?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

三:婚后纳妾

如兰和文炎敬最终喜结连理,可还没过几天平静日子如兰便被婆婆立规矩,因为如兰出身高,所谓立规矩不过是在太阳下站个把时辰,可如兰自小便被王氏宠着哪受过这般委屈,她常常回娘家哭哭诉,王氏见金尊玉贵的女儿被小门户婆婆立规矩心中气闷难忍,常到文家大闹。

而身为夫婿的文炎敬每每看到妻子受委屈便躲到书房去,不肯为她说一句话,他本质上就是个读书人,自小学礼法,万万不会忤逆母亲。

母亲闹得太严重,他才略说一二,这还不算,如兰怀孕后文老太太要给他纳妾,他也未反驳只是默许,还是如兰小施计谋,挺着孕肚在雨里哭泣,才换得他些许怜悯之心。

文炎敬自己争气,再加上盛家帮扶谋得个外放之职,可他母亲却想留下如兰伺候自己,不让如兰随他赴任,文炎敬还是不敢反驳,思虑很久才打定主意去求王氏来府上闹一闹,杀杀其母亲威风。

王氏一闹果然奏效,文老太太同意如兰随文炎敬外放,但赴外任之前文老太太可没少折腾如兰,不是让她陪着去乡下,就是让她陪着走亲戚,如兰苦不堪言却也不敢反驳。

文炎敬是寒门苦读的学子,一无家世二无钱财,以他的能力若想在朝中谋得好职位几乎不可能,但他娶了如兰,就有了盛家这个大靠山,他自己的能力再加上盛家助力,才让他官运亨通。

如果说文炎敬真的清明高洁,不求岳父家庇护那他对如兰的爱应该是尊重是维护是独一无二,可事实恰恰相反,小说中还写到文炎敬最后在如兰允许下纳了妾,可见这份爱情也并没有多纯粹。

虽然两人婚姻总体看是幸福的,但若说到文炎敬多爱如兰,恐怕不过如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