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民革泸州市委会以组织建设年为契机,持续抓牢组织建设工作,夯筑扎实组织基础,坚持以“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为目标,坚持“班长带班子,班子带队伍,队伍促发展”的理念,以“一站一号”为抓手,紧密团结带领泸州民革全体党员,着力加强组织建设。

4月27日,民革泸州市委会第十二届十四次全委(扩大)会议暨组织建设工作推进会在泸州召开。

7月29日,民革泸州市委会组织召开市委委员扩大会议,对组织建设年各项工作进行了再部署再推进再落实。健全人才培养机制 强化实职干部队伍建设

“民革泸州市委会创新建立新党员支部,作为近两年新入党党员的成长‘蓄水池’、后备干部库,每年动态更新、动态管理,为实职干部成长成才搭建台阶。”…… 在7月24日召开的民革四川省委会十二届十一次常委会上,民革泸州市委会主委刘旭晴作了题为《聚焦“四新三好”强化实职干部队伍建设为多党合作事业薪火相传提供人才支撑》的汇报,介绍了民革泸州市委会推进实职干部队伍建设情况,得到了民革四川省委会主委欧阳泽华及其他与会人员的肯定与鼓励。

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是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其中,实职干部队伍建设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组成部分,一直是泸州民革关注的一个重点。

今年3月,民革四川省委会制定出台《四川民革党员实职干部队伍建设规划(2020-2029年)》(以下称《规划》)。结合泸州实际,民革泸州市委会随后制定《泸州民革党员实职干部队伍建设规划(2020-2029年)》,对实职干部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等进行了明确和细化。

民革泸州市委会紧扣“组织建设年”主题,从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制度机制、促进作用发挥等方面着手,强力推动实职干部队伍提升能力、发挥作用,坚持把实职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多党合作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程。

在人才选拔机制上,民革泸州市委会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严把品行关、作风关、廉政关,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原则。换届以来,共发展党员117名,其中,博士5人,实职干部16人,为自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储备。并通过多地走访,加大人才挖掘力度。

在人才培养机制上,把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提升业务素养作为实职干部队伍建设的“生命线”。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40余次;积极组织、推荐实职干部参加民主党派骨干成员班、专题培训班等班次,培训600余人次;选派两名机关干部到基层支部挂职锻炼。

民革泸州市委会还建立健全民革实职干部数据库、后备干部数据库,并实时更新,切实做到家底清、情况明。建立市委会领导班子成员、支部主委、机关干部联系实职干部制度,分别与51名实职干部结成对子,不定期开展“节点式”联谊、“家书式”交流,及时了解实职干部思想动态,帮助纾困解难。加强组织引导 在实践中凝聚组织力量

今年的“五一”假期,在四川泸州纳溪区金凤村,来自民革泸州市纳溪区基层委员会的党员们纷纷化身枇杷代言人,拍摄推广视频,帮助金凤村的果农们推销金凤枇杷。

近年来,在民革泸州市委会重点部署下,民革纳溪区基层委员会与金凤村积极开展合作,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全面助力当地乡村振兴建设。建立“民金合作共建基地”、成立全市第一家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和村级合作共建的“有事来协商”议事工作室、将纳溪民革党员之家落户到金凤村等。

“社会服务”是民革泸州市委会组织建设工作的重点。狠抓组织引导,倡导“干实事、创实绩”。帮助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华年村协调解决各类资金、物资100余万元;走进民革四川省委会对口帮扶的稻城县捐助校服、图书、大型旅游帐篷等物资15万余元……民革泸州市委会鼓励支持民革党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发挥专长,投身各类社会服务实践,让社会服务卓有成效。

今年7月,市委会还聘请了来自成都和重庆的5名专家,成为参政议政专家组的成员,通过专业的指导和交流,推动市委会参政议政工作高质量发展。

通过组织引导,泸州民革党员在积极参与组织活动中担当作为,各基层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党员的党派意识、纪律意识明显增强。推进党员之家建设 “硬阵地”与“软阵地”结合

7月25日,在龙马潭区举行了一个特殊的揭牌仪式——“龙马潭民革党员之家”揭牌仪式,龙马潭民革党员之家是龙马潭区支部民革党员之家的提档升级。欧阳泽华与中共泸州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付小平共同为“龙马潭民革党员之家”揭牌。两年来,泸州民革党员之家在一步步壮大。

民革泸州市委会始终把“民革事业薪火相传、兴旺发达”作为组织建设头等大事。6月17日至18日,民革四川省委会“示范支部创建、党员之家建设现场推进会”在四川南充市召开。会上,刘旭晴在交流发言中强调以“家”为阵地、为堡垒,让大家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劲往一处使。

民革泸州市委会建成四川省首个市级民革党员之家——泸州民革党员之家暨江阳民革党员之家。同时,它还是首个与社区共建的民革党员之家、首个与村共建的民革党员之家。建成支部民革党员之家5家,在建3个,力争2020年底前实现全市基层组织民革党员之家建设全覆盖。江阳区支部被民革中央评为示范支部,直属三支部党员之家被民革中央评为优秀民革党员之家。同时,民革泸州市委会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方式同福建厦门民革、广东东莞民革、上海徐汇民革、成都民革签署了合作共建协议,为支部成员们提供交流的平台。

对泸州民革党员来说,民革党员之家是一个能够把大家的心拢在一起的实实在在的“家”。在这里,党员们集思广益,群策群力。

此外,民革泸州市委会通过“硬阵地”与“软阵地”的打造,使泸州民革党员在融入民革发展中增长才干、茁壮成长。

“硬阵地”,即积极推动示范支部和民革党员之家建设。“软阵地”即打造泸州民革微信公众号。“硬阵地”“软阵地”两手抓,以“家”为营,团结泸州民革党员,宣传组织活动,扩大泸州民革的影响力。

民革泸州市委会表示,将继续有力有序有效推进组织建设年相关工作的展开,深入践行“四新”“三好”要求,继续加强实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推动民革四川省委会《规划》在泸州落地落实,努力把泸州民革建设成为政治坚定、组织坚实、履职有力、作风优良、制度健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基层组织。(马雪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