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向上爬的蜗牛

很多阅读《红楼梦》的读者,都有一种错觉,都觉得贾敏嫁给林如海是一种下嫁,觉得以林如海的家世、财富是配不上贾敏的,到了贾宝玉、贾琏这一代,贾家虽然已经没落了,但是,贾敏出嫁之时,正是贾家荣耀鼎盛之时。

其实,“贾敏下嫁”的观点是错误的,她不仅不是下嫁,与林如海反而是门当户对、郎才女貌,在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的时候,我们可以得知林如海的祖上也是封过列侯的,并且世袭了三世,到了林如海这一代,依然受到了皇帝的加封。

起初时只封袭三世,因当今隆恩盛德,远迈前代,额外加恩,至如海之父又袭了一代,至如海便从科第出身。虽系钟鼎之家,却亦是书香之族。

众所周知,钟鼎之家的意思指的是古代的豪门贵族,在吃饭的时候让人奏乐击钟,用鼎盛着食物来吃,以此来形容生活的奢侈。另外,古代的钟鼎之家与书香之族是互相看不上眼的,而林家既是钟鼎之家又是书香之族,可见林家的势力与声望。

而林如海一方面又是贵族子弟,一方面又是考取功名的读书人,且受到皇帝的赏识,可见林如海之才,比贾宝玉是强太多的,可见,林如海与家势不俗的贾敏是门当户对的。

另外,贾敏也是贾母最疼爱的一个女儿,如果林如海不行或者其家世太差的话,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古代,贾母也是不会让女儿嫁给林家的。

但是,细读《红楼梦》却发现一个奇怪的问题,既然贾母深爱贾敏,为什么贾敏去世的时候,没有见到贾家的人去吊唁。

这女学生年又小,身体有极怯弱,功课不限多寡,故十分省力。堪堪又是一载的光景,谁知女学生之母贾氏夫人一疾而终,女学生侍汤奉药,守丧尽哀,遂又将要辞馆别图。

从这段描写当中,我们可以得知,贾敏去世之后,并没有贾家的人去吊唁的描写,而当林如海病重、去世的时候,贾母却定要贾琏陪林黛玉前去,这是为何呢?不得不说贾母实在是老谋深算、眼光超前。

荣国府当中王夫人虽然是当家的女主人,侄女王熙凤相当于是一个CEO,但是,荣国府最大的当家者还是贾母,她虽然已经退居二线,但是,对于府中的一些事情、下人们的偷滑耍奸,她也是一清二楚的,虽然,当探春理家的时候,贾母还为探春分析了一些利弊,并将那些赌博的下人惩治了一番。

“你姑娘家,如何知道这里头的利害。你自为耍钱常事,不过怕起争端。殊不知夜间既耍钱,就保不住不吃酒,既吃酒,就免不得门户任意开锁。或买东西,寻张觅李,其中夜静人稀,趋便藏贼引奸引盗,何等事做不出来。况且园内的姊妹们起居所伴者皆系丫头媳妇们,贤愚混杂,贼盗事小,再有别事,倘略沾带些,关系不小。这事岂可轻恕。”

所以,对于荣国府中的一切事务,贾母是一清二楚的,而且,荣国府正在走下坡路,外表繁华,内里已经虚空的家底,贾母也是心知肚明的。当林如海病危的消息传来的时候,贾母一定要贾琏护送林黛玉回家,一方面是护送黛玉,另一面就体现出了贾母的高明与远见。

除了林黛玉这个女儿之外,林如海与贾敏是没有儿子的,并且林如海也是家中独子,再加上他在盐政的职位上多年,林如海的家产是超出一般的多的,试想一下,林如海一旦去世,那么,他的财产只能是由女儿林黛玉继承,而此时的林黛玉也不过十二三岁左右,是不能妥善处理父亲的后事的,而且一些财产也会落入旁门叔伯的手中。

所以,贾母便让“好机敏,善言谈”的贾琏护送林黛玉去处理林如海后事,为的就是得到林如海的财产,这一点书中虽然没有明说,但是,也是有细节交代的。

元春省亲的消息传来之后,荣国府开始兴建省亲别墅,贾琏就曾说过“再发个两三百万的财就好了”,要知道此时贾琏才刚护送林黛玉、处理完林如海的后事回来。

另外,在《红楼梦问答》当中,也有着这样的评论:

或问:“林黛玉数百万家资尽归贾氏,有明证与?”曰:“有。当贾琏发急时,自恨何处再发二三百万银子财,一再字知之。负载着,二之名也。不有一也,而何以再耶?”

所以,当贾敏去世的时候,林如海、林黛玉依然在世,贾家没有派人去吊唁,是无利可图,当林如海去世的时候,为了得到林如海的家产补贴自己家用,老谋深算的贾母就让贾琏与林黛玉同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