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被後人尊爲聖人。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最出色的有七十二人,被稱爲“孔門七十二賢”。而仲由便是其中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也是孔子弟子中少見的“狂徒”。

比起仲由,他還有一個我們更熟悉的稱呼,子路。子路的年齡僅比孔子小九歲,也是跟隨孔子時間最長的弟子。子路和孔子的相遇相識也很有意思,子路爲人豪爽粗獷、放蕩不羈,在結識孔子之前也只是個市井流氓。一次子路在魯國街道上,迎面碰上了出行的孔子,根據史料記載孔子也是身材高大,子路一看這麼大一個人堵住了自己的去路,痞氣發作二話不說就先打了孔子一頓,真可謂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狂徒。

孔子是個斯文人,奉承君子動口不動手,被打了也不生氣,只是一直在跟子路說大道理,要是一般的流氓,你說任你說,但子路偏偏就聽進去了。在離開後,思來想去,便毅然決定投奔孔子去了。

子路的另一個狂體現在言談之上。孔子和子路比起師徒,更像是一對損友。子路跟隨孔子,一路上遇到什麼事,孔子總喜歡順口教訓子路幾句,子路也一直和孔子頂嘴,後世流傳下來的孔子名言,很多便是出自孔子和子路的對話中。

有一次孔子準備去見衛國國君衛靈公的夫人南子,但是因爲南子豔名在外,名聲不太好,子路認爲孔子去見南子有失體統,因此堅決反對。孔子認爲清者自清,並沒有理會子路,仍舊決定赴約。子路爲了監督孔子不逾矩,竟然決定就守在南子門外。等孔子和南子交談完畢,拜別之時南子頭上的髮簪不慎掉在地上,子路在外聽到聲音以爲孔子逾矩,氣急敗壞,孔子一出來就對着孔子破口大罵。孔子遇上這渾人也是有口說不清,解釋了一路最終才讓子路消停下來。這件事雖然讓人實在是啼笑皆非,但也可以看出子路對於道義的遵守和堅持,連面對自己的老師也是毫不客氣,直接指責。

子路也許不是一名真君子,但他在亂世中仍然堅守着君子之道,最終卻沒有得到一個好結局。公元前481年,子路時任衛國邑宰,依附於衛國大夫孔悝。此時剛好遇到蒯聵奪權,蒯聵爲了逼迫衛出公退位,劫持走了孔悝,關押爲人質。子路在外聽聞此事,當即趕回衛國試圖營救孔悝,但是蒯聵早有準備,派遣手下的將士石乞、盂黶等人埋伏子路。子路中了伏擊,一番打鬥之後知道不敵,在生命最後的時間裏撿起打鬥中掉落在地的帽子,戴在頭上說道:“君子死,冠不免。”最終被殺死,甚至死狀慘烈,形如肉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