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11歲普通男孩的暑假生活,爲何被網友盛讚?說來容易做起來難

文|小魚奶爸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暑假生活已經開啓一段時間,對期待已久的小朋友們來說,不用每天上學的日子確實輕鬆愜意不少,甚至有些放飛自我。

不管怎麼樣,相比學校、家裏兩點一線的生活,暑假孩子的日子開始變得豐富多彩起來。

這兩天,甘肅一位叫石培昊的11歲普通男孩,因暑假生活被中央媒體轉發,收穫衆多網友點贊。

爺爺奶奶的身體不好,到了地裏蜜瓜成熟的季節,他便回到鄉下幫忙摘瓜。

早上幫忙賣瓜裝車,下午泡在地裏摘瓜,一天的勞動時間長達8小時,從他手裏經過的瓜每天大約400多個。

這個工作量對他來說算是負擔比較重的了,但石培昊一點也不覺得辛苦,反而很充實。而且,家人透露他從七八歲時就開始幫忙摘瓜了,現在動作已經比較熟練了。

看到這麼懂事的孫子,奶奶臉上也滿是自豪的笑容。

這個孩子,爲何備受關注?

不過,還是有很多人質疑,孩子幹農活再普通不過,爲何會被網友稱讚呢?其實這件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生活水平提高後,無論農村還是城市家庭,大部分家長都認爲孩子把書讀好、考上好大學,纔是頭等任務,至於家務事和地裏的農活,孩子都無需動手。

事實是,拼爹、啃老的現象愈發普遍,生活中隨處可見沉迷於遊戲、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不知生活不易的孩子。

尤其是城裏孩子,好不容易回老家幾天,老人恨不得把他供起來,好喫的好玩的全數奉上,哪還捨得讓他下地呢?

之所以這類看似平常的行爲,能獲得網友們的高度認同,就是被“寵溺孩子”的現象襯托得極爲珍貴。

與其質疑,倒不如反思一下,我們自己在培養孩子時是否也過於看重成績,而忽略了對孩子生活能力和品德教育的培養。

真正體會了勞動的孩子,就會懂得生活不易,不啃老、更有責任感,已經贏在起跑線上了。

如何把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落實到生活中?

1、從自己做選擇開始

真正的獨立一定是精神上的,可生活中家長几乎替孩子做了全部選擇。

小到每一天的穿着搭配,大到填志願、選女朋友、結婚,孩子長期生活在自己做不了選擇、一味接受父母決定的家庭裏,日後獨立面對問題,就會出現沒經驗、考慮不周的結果。

從小事開始,讓孩子自己做選擇吧!哪怕他選擇的衣服和褲子並不搭。練習的機會多了,孩子自然就知道,什麼是最適合他的選擇了。

2、放手讓孩子實踐

孩子嘛,畢竟是比較依賴大人的,一遇到麻煩就想尋求幫助。

但在沒有真正嘗試之前,父母不要輕易允許孩子放棄,有的事情自己真正做了,就會明白突破點在哪裏。

告訴孩子:“如果你試過之後,還是不知道應該怎麼辦,再來問媽媽。”孩子有了後盾,也更有勇氣去面對未知。

這種實踐不僅僅是家務活,還有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各類難題。

3、正視並鼓勵孩子的努力

很多父母習慣從大人的邏輯看問題,有時孩子自豪邀功,迎來的就是一盆冷水。這種打壓式的教育方式,不利於孩子的自信心建立,時間長了還會導致親子關係疏遠。

的確,對父母來說,孩子做的那些事微不足道,可對孩子來說,那卻是他的第一次嘗試。

如果你能正視孩子的努力,並且給他鼓勵,孩子就會從中收穫到成就感,即便失敗了也越挫越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