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誕生於法國,發展在美國,我們熟知的大多電影理論家都是美國人,頻繁的實踐和實演不斷豐富着銀幕上的故事。

1930年,多數美國人每週至少要看一部電影,人們對這項文娛活動的熱情造就了好萊塢的黃金時代,那是最好的時代。

多數人會把1930年至1960年稱爲好萊塢的“黃金時代”,但也有說在2010年之前的好萊塢一直都處於黃金時代,雖各有各的看法,但原因都逃不過八大片場壟斷美國本土電影市場,迅速侵佔歐洲市場。

米高梅、派拉蒙、華納兄弟、二十世紀福克斯、雷電華、環球、聯美和哥倫比亞公司。

1924年,紐約的放映業大亨馬庫斯·洛伊收購了兩家業績尚可的好萊塢製片公司,米特羅電影公司和高德溫電影公司,同年4月16日,又買下了獨立製片人路易斯·梅耶的公司,新公司便以米特羅、高德溫和梅耶三個公司名的縮寫組成“米高梅”。

3年之後,時任米高梅公司總經理的梅耶在一次晚宴上,向在座的同行提出了一個設想:“應該把好萊塢的精英分子們都集中起來,組成一個團體。包括演員、導演、編劇、攝影師,還有製片人,使他們成爲好萊塢的支柱,讓他們調解糾紛,或者在製片廠裏起疏導作用。”

短短一週後,梅耶就草擬了一份關於成立“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的提案,學院的首任主席是米高梅旗下的當紅影星道格拉斯·範朋克。

這是奧斯卡金像獎的源起。

之後,各製片廠幾乎簽下了當時好萊塢的所有明星,這是製片廠最大的投資,也是他們在變化無常的電影市場中的最穩定收入,但這種穩定的收入背後是一成不變的角色屬性,瑪麗蓮·夢露的胸大無腦金髮女就是最具代表性的角色。

就算這樣,各大製片廠的明星們撕起來也是絕不手軟,主打明星會有大量的資源和曝光機會,而席位有限,不少自家明星就爭風喫醋,明爭暗鬥,近幾年的美劇《宿敵:貝蒂和瓊》就將背景定在了製片廠時代。

儘管如此,當時也是演員的“黃金時代”,奧黛麗·赫本、葛麗泰·嘉寶、海蒂·拉瑪、伊麗莎白·泰勒、馬龍·白蘭度、加里·格蘭特等等,都曾是一個時代的銀幕形象。

而讓這些星光奪目的影星成爲經典的作品,也是數不勝數,至今仍在影響着無數當下的電影創作者。

“世上有那麼多的城鎮,城鎮有那麼多的酒館,她卻走進了我的。”——《卡薩布蘭卡》

“道別?爲什麼,我們纔剛相識。”——《羅馬假日》

“也許只有在這樣的老電影裏,我們才能真正相信一見鍾情,相信相識一天就想締結的婚姻,相信死亡帶來的對愛情的忠貞,相信一輩子不會被磨滅的記憶。”——《魂斷藍橋》

這些臺詞至今仍留在觀衆的心中,黃金時代的好萊塢故事中人物性格具有極強的完整性,着重強調兩人相愛的過程,用細膩的表演來描寫人物的心理,儘管今天也存在這樣結構和題材的故事,人物情節和表演技巧等方面有雷同,但在黑白時代,這些故事就以教科書般的方式存在。

而且在某種程度上豐富了電影的敘事形式和敘事語言,但從整體上看,當時好萊塢類型電影的敘事模式,仍舊隸屬於戲劇性的敘事模式。

過於強調故事的情節,注重連貫性的剪輯,流暢性的時空組合。

情節和鏡頭遵循發展邏輯,畫面構圖的全部信息近乎都集中在銀幕主人公身上,成了好萊塢至今存在的一個問題,他們代替觀衆的思維,讓觀衆跟着故事走,誘使觀衆簡單的認同影片及人物的觀點。

最終,黃金時代的好萊塢是一些人的美夢,也成了一些人心中最壞的時代。

資本催生紙醉金迷的時代,爲電影發展提供了諸多機會,但長期的“霸權”終究無法阻止觀衆的審美疲勞和全球性的影片發展,新舊觀念的衝突加上更多不同文化背景的電影作品進入人們的視線,藝術追求逐漸高於娛樂需求,追求名利和財富的好萊塢“黃金之風”不再能吹動人們的心絃,類型重複,創新能力下降,讓全屏氾濫的特效也無法拯救走向下坡路的好萊塢。

“黃金時代”逐漸結束,雖有經典作品保留,但時代終究是一去不復返。

《四味毒叔》是由策劃人譚飛,劇評人李星文,編劇汪海林、宋方金、史航五人發起的影視文化行業第一垂直獨立視頻表達平臺。歡迎有個性、有觀點的導演、製片人、編劇、演員、經紀人、評論人、出品人等前來發聲,或脫口秀,或對話,觀點不需一致,但求發自內心。“說” 責自負,拳拳真誠在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