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市場關停、銷量暴跌,數十萬海鮮從業者面臨最難熬的夏天

記者 | 馬越

編輯 | 牙韓翔

大連凱洋海鮮公司的疫情,再次讓海鮮從業者們的心懸了起來。

在8月3日的新聞發佈會上,遼寧省大連市衛生健康委主任趙作偉表示,現有病例主要集中在大連凱洋世界海鮮股份有限公司所在的甘井子區大連灣街道。凱洋海鮮公司已經在7月22日關停,產品已經全部停止銷售、下架封存。大連灣其他企業也被波及關停。

海鮮市場正在經歷最難熬的一個夏天。

距離大連灣僅10公里的新長興,是大連最大的室內海鮮批發市場,以往這裏的營業時間長達18小時,如今以縮短到7小時。大規模核酸檢測後,這裏的生意仍然沒有恢復以往。

凱洋海鮮曾經是大連灣的招牌之一,而現在哪怕是依靠電商也無法正常運行。凱洋世界的天貓旗艦店上,所有魚蝦扇貝鮑魚產品已下架。大連灣的快遞業務已經暫停,而大連其他區域的海鮮產品,想要出售都必須要經過嚴格的檢驗。

這是誰都沒有預料到的情況。在這一波疫情反覆之前,不少大連的海鮮商戶預估國內疫情穩定,加之夏季海鮮銷售旺季即將來臨,並加大了海鮮進口的訂單。而大連疫情發生之後,所有進口的冷鏈海產品都需要進行抽樣調查和檢測。

這些商戶們到港的海鮮在港口排隊等待檢查,通常需要一週左右。如今冷鏈運輸加上貨品堆積無法流通,這讓本來生意愈發慘淡的大連海鮮商戶們舉步維艱。

難熬的不只是大連的海鮮從業者。

實際上,從年初的武漢華南海鮮市場,到北京新發地的三文魚,從厄瓜多爾冷凍白蝦,再到最近的大連凱洋海鮮,危機逐步波及到涉及冷鏈運輸的所有進口海鮮、水產,乃至活鮮產品。

每天白天,李曉波都和一羣商販徘徊在京深海鮮市場的門口,盯着手機,巴望着有什麼顧客在外賣平臺零散下單,然後想辦法從外面批發一點貨送過去,勉強維持生意。

他家的檔口是經營了12年的老店,相似的情況已經持續了一個半月。

豐臺區南四環外的這座北京最大規模的海鮮批發市場,自6月12號以來再也沒有正常營業。北京新發地疫情爆發後,其董事長張玉璽“新發地案板上的三文魚檢查出冠狀病毒”“三文魚源頭來自京深海鮮”的說法,讓京深海鮮市場陷入危機。

2020年6月13日,北京京深海鮮市場門前貼出暫停營業的告示,大批商戶正在有序撤走市場內的生鮮產品。(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2020年6月22日,北京藍天救援隊在北京豐臺區京深海鮮市場內進行消殺。(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儘管三文魚後來被證明與北京新一輪爆發的疫情沒有直接關係,北京多地的海鮮市場也經過了多次消殺和檢測,但海鮮水產商戶們已經損失慘重。

近期一封“來自京深海鮮市場700多家商戶的聯名上書”在網絡流傳。文中提到因爲京深海鮮市場至今無法正常營業,不少店鋪一夜之間營業額銳減80%,庫存百萬乃至上千萬的產品難以銷售,加之租金、水電、人力成本的大量消耗,酒店餐廳拖欠貨款,市場或將關閉的傳聞,“700多家即將關門倒閉的中小微企業”呼籲給與他們一個生存機會。

李曉波向界面新聞表示,雖然他並沒有參與這份聯名上書,但文中許多情況屬實。“目前檔口沒法營業,不只是外面的散戶顧客沒法進,連進貨的商戶也進不來,每天只有晚上貨物進,凌晨貨物出,到早上8點之後就不讓貨物流通了。”

日常的流水只能靠電商勉強維持,他在淘寶、拼多多以及美團外賣上都開了店,“看有什麼零散的訂單能稍微掙一點兒,及時止損。”每天的流水在4萬左右,但這和往日比已經被砍掉三分之二,“正常銷售的時候,遇到節假日每天20萬流水都有可能。”

水產行業除了租金和人力成本,最大的開銷是水電。現有的生鮮存貨需要用魚缸和冰櫃保存,“光一個月水電費都要三四千。”李曉波說。

不少商戶把海鮮產品提前進行冰凍放入冷庫裏。過去只有快死掉的海鮮,纔會做這樣的處理,但眼下已顧不得那麼多。“魚冰起來,價格就是一落千丈。”根據市場行情,冰凍後的海鮮價格大約是新鮮海鮮的三分之一,甚至更低。

除了平日無法正常營業,籠罩在衆多海鮮水產商戶心頭的最大疑雲,還是京深海鮮市場究竟是去是留。

就像在聯名書中提到的,關於“京深市場或將藉助疫情機會永久關閉”的傳聞早就在北京水產從業者之間流傳,但現在沒人能得到準確的答案。

李曉波對於傳聞無從判斷,但市場巨大的不確定性,讓他不敢多進貨。“最近的一次通知,還是一週以前關於製作通行證的。”他連淘寶店也有關閉的想法,“因爲你不知道什麼時候有貨,什麼時候能出貨,市場這邊一直沒有正式的通知。”

王勇的海鮮檔口位於石景山的錦繡大地市場,以前他的貨源來自京深,但現在他進貨的渠道已經轉移到了朝陽區王四營的批發市場。

按照他的說法,京深海鮮市場商戶們是去是留,“應該就在這半個月。”

“京深大型批發商一個攤位的貨值都是數百萬元,過年一批貨已經賠的夠慘的了,4月份才逐步恢復,5月份聽說有人開始囤貨了,一下子又搞垮了。”王勇告訴界面新聞。

各地的海鮮從業者都樂觀不起來。有人表示,幾乎是“熬過了冬天,死在了夏天”。

蘇文場是深圳元初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這家連鎖超市以往出售的進口冷凍海鮮多數來自智利、挪威、格林蘭島、馬來西亞、加拿大、厄瓜多爾等全球各地,但眼下進口海鮮銷售受到了很大的打擊。

“影響面非常大,甚至不止是海鮮,還有其他進口食品。”蘇文場對界面新聞說。

“三文魚當時就直接下架了,儘管經過反覆檢驗證明三文魚與疫情並沒有直接的關聯,但一個星期前重新上架,還是沒有什麼顧客願意購買,銷售數據非常難看。”他補充說。

前段時間,海關公佈了三家厄瓜多爾白蝦生產商外包裝檢出新冠病毒,儘管元初所售的厄瓜多爾白蝦不是來自同一生產商,但也全部停售,而且波及了馬來西亞老虎蝦,是因爲“消費者一看到蝦就覺得有問題”。

因爲消費者對進口食品的牴觸心理,元初食品暫緩進口的海鮮還包括加拿大青口貝、生蠔、馬來西亞老虎蝦等。

“疫情的影響是全方位的,它不光是影響到我們這種飲食的心理,也影響到我們的消費的能力、供應的能力、物流的能力,所以這些方面的全方位恢復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WTO研究院院長屠新泉說。

7月3日,商務部、國家衛健委和市場監管總局有關負責人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新聞發佈會上披露,今年前5個月國內進口水海產品190萬噸,金額爲57億美元,數量同比增長5%,金額卻下降8.5%,平均單價下降了13%。

根據挪威海產局的統計,2020年第29周,挪威向中國出口約68噸冰鮮三文魚,與2019年同期相比下降了81%。厄瓜多爾水產養殖協會預計,7月份中國市場的出口量,將下降至4990噸,不足5月份的10%。

所有海鮮商戶們的計劃似乎在這個夏天被按下了暫停鍵。

嶽瑞在北京豐臺區經營一家東北特色的海鮮燒烤店,以往在夏天這樣啤酒配燒烤的季節,他的店每天都能滿座甚至等位,但如今顧客少了很多,“流水比去年同期少一半吧。”他告訴界面新聞,而上個月因爲疫情的關係,店裏特色的海鮮燒烤供應大減。他原本計劃今年年初就開業的第二家分店,也暫時沒了着落。

已經有不少人選擇了離開。一個曾經在京深海鮮市場開檔口的老闆告訴界面新聞,自從疫情以來遲遲無法復工,他已經離開北京回了老家,留下廣東的連鎖檔口繼續營業。王勇也表示,“下半年不打算幹了。”

還有人沒有放棄。“我就時刻準備着,什麼時候能恢復正常了,我就通知老客戶們來拿貨。“做了一輩子,還是脫離不開這個行業。”李曉波盼望着這個十幾人的客戶羣重新熱鬧起來的一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