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黄逸梵,很多人可能并不认识,但她的女儿却是无人不识的,那就是民国才女张爱玲,张爱玲拥有惊世的才情,她的作品被誉为最经典的文学巨作,深受人们的追捧。

张爱玲的才华是毋庸置疑的,可很少人知道,她一生命运多舛,孤苦伶仃,甚至连家庭温暖也没有感受过,而造成这一切的,就是她的母亲黄逸梵。

黄逸梵原名黄素琼,出生于官宦世家,其祖父黄翼升是晚清重臣,也曾是李鸿章的得意部下,深受他的器重。其父黄宗炎是家里的独生子,向来受宠,也是家里最大的希望。

可是不知为何,黄宗炎结婚后始终没有生育,这可把他急坏了。于是他又娶了个农村女子做小妾,这个小妾很争气,刚刚过门不久就怀孕了,黄宗炎这才放了心。

可是没想到,黄宗炎还没看到孩子出世,就因病去世了。而小妾后来则生下了一对龙凤双胞胎,其中女孩就是黄逸梵。

但由于黄逸梵并非正室所生,所以在家里地位不高,整个童年也过得很不快乐。直到她22岁的时候,由嫡母做主,将她嫁给了李鸿章外孙的儿子张廷重。

在外人看来,这是一段非常美好的婚姻,门当户对,天作之合,惹人羡慕。而黄逸梵起初也对这段婚姻满怀期待,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可是等她嫁过去以后,才发现这所谓的名门世家不过是个破败户,而她的丈夫张廷重更是个典型的纨绔子弟,胸无大志、无所作为,整天只知道吃喝嫖赌,是个扶不上墙的烂稀泥。

黄逸梵失望极了,对丈夫更是恨铁不成钢,因此两人经常发生矛盾。可不管黄逸梵怎么闹,张廷重就是改不了,甚至反而变本加厉,娶了一房房的姨太太,直把黄逸梵气得半死。

随着时间越长,夫妻俩的矛盾越来越深,日日无止休的争吵也让黄逸梵感到疲惫极了,她已经对这段婚姻彻底绝望,甚至急切地想要逃开这个让她无比窒息的牢笼。

张爱玲父亲张廷重

于是在1924年的时候,黄逸梵借口要做小姑子张茂渊的监护人,和她一起出国留学去了。此时的黄逸梵已经31岁,结婚10年,生了一对儿女,就是张爱玲和她弟弟张子静。

一般做母亲的,可能都会舍不得抛下自己的孩子远渡重洋。可是黄逸梵太想要离开这个家,她已经管不了那么多,一心想去追求自由的生活。

当然,黄逸梵的内心肯定是舍不得孩子的,所以临行前,她曾扒在床边痛哭了几个小时,但即便如此,依然没有阻止她离开的脚步。

黄逸梵和张茂渊来到英国以后,一起租房同住,一起学习西方文化,也一起盛装参加宴会。由于黄逸梵面容姣好,身姿婀娜,又善于交际,所以很快就成为圈内的焦点,这让她感到非常满足。

而且虽然她曾经缠过小脚,却抵挡不住她向往自由的脚步,在国外的那几年里,她曾到处去游山玩水,还进入欧洲的美术学院,学过油画,和徐悲鸿、蒋碧薇等人都有交情。

不过黄逸梵虽然在国外过得如鱼得水,但内心还是非常想念家乡,想念自己的儿女。所以当张廷重写信让她回来,并一再保证自己不再犯错时,黄逸梵还是心软了,于是她又回来了。

母亲的回家让张爱玲开心极了,觉得家里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气,同时她也渴望能够再次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张爱玲后来对此描写到:“花园 洋房里“有狗,有花,有童话书,家里陡然添了许多蕴藉华美的亲戚朋友”

自从母亲走后,父亲整日和姨太太们混在一起,再也没有管过他们姐弟二人,令他们感觉孤单极了。

张爱玲(右)和母亲合影

原本黄逸梵以为丈夫真的改变了,可是没过多久,她又失望了,张廷重不仅再次吸食鸦片,也不再拿出生活费,于是夫妻俩再次争吵不休。而这一次,黄逸梵待了不到两年时间,就再也忍受不了,她毅然地选择了离婚,并再次抛下儿女,毫不留恋地走了。

说到这里,可能很多人奇怪黄逸梵为何有底气能够毅然决然地离婚?毕竟在那个年代,离婚对女子的伤害是极大的,不仅会让女子名誉受损,甚至无家可归。

可黄逸梵却不怕,因为她有足够的金钱来支持她独自生活。那么她哪来的钱呢?其实除了丰厚的陪嫁以外,在她的嫡母去世以后,黄家的所有财产都被她和弟弟分了,弟弟拿走了房产和地产,她则获得了不少古董。

而黄逸梵就是靠着这笔财产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她每次出国的时候,就会带走一两箱古董,当没钱时,就靠着变卖古董来维持生活。

右二为黄逸梵

其实从这一点来说,黄逸梵和张廷重没什么区别,都是在挥霍着祖上留下的产业,所以这也令她每次变卖古董时都很自责和悲哀。尽管黄逸梵也曾想过要独立,可她没有经商头脑,每一次都以失败告终。而此时她又得感激自己有个好出身,这才让她得以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黄逸梵离婚以后,依然过着奢靡无度的生活,她家里的地毯织的是毕加索的画,瓷器来自英国,就连她喝的也都是来自英国的羊奶。

而且自打黄逸梵离婚后,无数男人都为她疯狂,有俊美不凡的英国军官,有家财万贯的美国商人,还有随时愿意为她离婚的外交官等等,就连张廷重都特意搬到了她家附近,期盼能够再次讨得她的欢心。

由此可见,黄逸梵当时有多受欢迎,但她整日流连于各色男人之间,却再也不愿意随便结婚了。

张爱玲和张子静

黄逸梵去过很多地方,她曾去过阿尔卑斯山滑雪,去过法国、埃及、新加坡等等,也进入了欧洲美术学院,她追寻自由的脚步几乎从未停止。

同时黄逸梵也有过很多男朋友,但却始终没能等到她最想要的“坚贞的恋人”,或许曾经有过,却被战火给摧毁了。毫无疑问,黄逸梵离婚后的生活是相当精彩的,但是她作为母亲,却是不合格的。

黄逸梵作为独立的新女性,对儿女的教育也有自己的一套理念,儿子她不担心,在那个重男轻女的时代,她认为前夫怎么也不会耽误他。所以她把自己所有的期望都放在了女儿张爱玲的身上。

她不顾众人反对,毅然将张爱玲送进了最好的女子学院,让她去接受教育。可是她把女儿送进学校里后就不再管她,结果张爱玲成了该校最穷的学生,每天都要拼命赚钱和省钱,而黄逸梵呢,却住在香港最好的酒店里,过着奢华的生活。

在1948年的时候,黄逸梵最后一次出国,她先是去了吉隆坡,后来又到了英国,此时的她已经年近52岁,经济也大不如前了。

为了生活,她来到一家女工制皮厂做普通女工,而且为了省钱,她还租了一间地下室。不过虽然生活落魄,但她对住的地方依然很讲究,将房子布置得整整齐齐。应该说,这才是真正的黄逸梵,不管生活如何困难,都不会动摇她那颗本心。

黄逸梵这一次来到英国以后,就再也没有离开,她住在阴冷潮湿的地下室里,在普通工厂上班,过着和她此前完全不一样的生活。

不过黄逸梵也并非一个人,她在这里交到了很多朋友,包括巴登夫人。巴登夫人是当地很有钱的一个贵妇,按理来说,她应该和普通女工黄逸梵没什么交集才是,可是巴登夫人不但和黄逸梵成为了好朋友,就连黄逸梵生病住院时,也是她亲自去照顾的,出院后,还把黄逸梵接到了自己家里休养。

或许这就是黄逸梵的人格魅力吧,即便她在落难后,依然有很多朋友愿意倾囊相助,而她也毫不矫情,坦然地接受了朋友真情的帮助。

直到1957年的时候,黄逸梵再次入院,此时的她可能感知到自己已经时日无多,所以这一次,她拜托朋友为她代笔,写了一封信给张爱玲,让她前来见自己最后一面。

但当时张爱玲太穷,连去英国的机票钱都没有,仅仅是给她寄了100美元而已。一个月以后,黄逸梵便在英国因病去世了,享年61岁。

值得一提的是,黄逸梵在临终前,仔细地交代了自己遗产的分配。尽管当时她过得相当落魄,但其实她还是有不少遗产的,其中大多数都是那些古董。

她先是把其中五件古董送给了一个朋友,以抵偿借贷。随后便将剩下的所有物件和财产都留给了女儿张爱玲。

此时的张爱玲已经和赖雅结婚,并居住于美国,但生活却过得相当落魄。黄逸梵留给她的那一箱古董来得很是时候,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她解决了经济难题。而张爱玲这时才发现,其实母亲心里还是爱着自己的。

黄逸梵一生爱自由,但是由于受封建家庭的影响,她在早期未能获得自由,反而在婚姻里沉沉浮浮,直到后来,她再也无法忍受婚姻,毅然选择和丈夫离婚,成为了“出走的娜拉”,此后,她虽然恢复了自由,却再也没有了家,终身漂泊在外,直至去世,也是孑然一身。

临终前,黄逸梵感慨自己生错了时代,或许真是如此,假如她晚出生几年,婚姻能够自主,那么她的人生可能就不一样了。

不过相比较于张爱玲,黄逸梵一生还是过得更加精彩舒服,黄逸梵有人爱,有钱花,子女双全,只是晚年挥霍完后落寞了点,而张爱玲的一生,只有中年时那一小段时间活得精彩,其余时候都很凄惨。

张爱玲自幼缺少父爱,也没有母亲相伴,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她不得不表现得很高傲,拒人千里之外,好不容易遇到了自己喜欢的人,却没想到遇人不淑,最终遭到了伤害。

张爱玲离开中国前往美国定居后,日子就一天比一天差,一生无儿无女,晚年更是穷困潦倒,相比于母亲的洒脱,张爱玲拥有的只是孤独为伴,虽有被人传唱的身后名,可这些名气对她的生活不仅没有帮助,更是徒添了烦恼。

黄逸梵临终时还有人照顾,可张爱玲逝世时,七天后才被房东发现,身后事还得异性好友帮忙操办。

不过也正是饱受苦难的人生,才会显得比别人更加的精彩,张爱玲的一生是很值得品味的,一代才女想要捞钱实在太容易,可张爱玲从不赚亏心钱,她也不愿抛头露面,只想靠自己的文字赚到该得的钱,她的一生令人惋惜也让人敬佩。

如果你也喜欢张爱玲,可以买下这本张爱玲的传记来读一读,除了张爱玲外,还有林徽因和杨绛的传记,这三本书总共78块,平均下来每本才二十多块,如果您家里有女儿,自己一定要读一读这些才女的人生事迹,这样才能更好地教育自己的宝贝女儿。

有兴趣的读者点击上方的商品链接购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