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社會注重男女有別,並將差異之分體現在方方面面。比如,在生養一事上,古人將生男叫“添丁”、生女叫“舔口”。其中,丁和口分別代表男女。

《辭海》釋義:丁,人口,男稱丁女稱口。家裏生養兒女,人們習慣稱之爲添丁進口。爲什麼會有這種差別呢?丁和口到底有什麼不同呢?

“丁”最早見於甲骨文,其本義是釘子。《說文》:丁,鑽也。象形。今俗以釘爲之,其質用金或竹,若木。後來延伸爲健壯。這就和成年男子扯上了關係。

但是,也有人認爲,在甲骨文中,“丁”和“個”的寫法是一樣的,兩者可以互用,丁就是一個量詞。大概是因爲這三者意思比較接近,“丁”“個”以及成年男子,逐步聯繫起來。到了漢代,“丁”成爲成年男子的專有量詞。

漢代的文獻資料裏出現了人丁稅。人丁稅其實很好理解,國家以戶籍爲單位,按人頭進行徵稅。這裏的人頭多指農民、男性青壯年。漢代的人丁稅又分爲算賦和口賦。《漢儀注》載“民年十五以上至五十六出賦錢,人百二十爲一算,治庫兵車馬。”“又七歲至十四出口錢,人二十,以供天子;至武帝時又口加三錢,以補車騎馬。 ”“丁”逐步成爲一個徵稅單位。

當然,這是文獻資料記載的。人們推測,隨着井田制的消亡,在秦朝開始就應該出現了人丁稅,並一直持續到清朝。雍正時期,朝廷推行“攤丁入畝”,直接將歷代相沿的丁銀併入田賦徵收。何炳棣在《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關問題:1368-1958》一書中就闡述,當時朝廷以“丁”爲徵稅單位而非實際人口數。

可見,在漫長的歷史時期,丁和稅賦是密切聯繫的。在古代誰最有勞動能力,肯定是青壯年勞動力了。

我們再來看看口。

口最原始的意思是,像人嘴張開的樣子。《易·頤卦》:自求口食。一個口自然代表一個人,口具有量化人口的意義。

古代的口,有多重意思。如,代表戶口,《孟子》:“數口之家。”又如,代表人口總數,宋岳飛《條畫合行事件札子》:“本軍頭口老小正兵七萬人口。”再如,和人聯繫起來用,劉致《端正好·上高監司》套曲:“有錢的納寵妾買人口偏興旺。”

古代的口和現在意思基本一致,都是用來量化的。多一個人,則多一張口吃飯。道理其實很簡單。

綜合來看,丁和口都是古代人口的量化單位,丁和賦稅聯繫起來,男性色彩更加明顯。而口只是一般單位。古代社會雖然講究“男耕女織”,但重男輕女思想嚴重,人們會特別強調男丁的耕田種地等農業勞動,而降低女人的紡織、烹飪等家務勞作。男女性別分化日趨嚴重,長久下來就形成了“男丁女口”的說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