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枪发明于19世纪中叶,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投入战场使用,而现代机枪的鼻祖就是著名的加特林机枪。机枪可以做到子弹的连发,在战场上对敌军及各种工事和建筑,进行扫射,威力惊人,只是十分耗费子弹,兜里钢镚不多,可不敢用得太多。自一战开始,机枪开始在战场上普遍使用,是各路军队的重要武器装备。到了二战时期,机枪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出现了各种型号,许多国家的军工部门也都开始研制自己的机枪。当时日本帝国有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都在发展武器、扩充军备,于是也打算研制属于自己的一款用于增强一线徒步步兵的火力的轻机枪。1922年是日本大正天皇十一年,在这一年,日本自主研制的具有特色的轻机枪——大正十一式轻机枪定型,并普遍配备于日本军队。

这款轻机枪在日本对外的战争中普遍使用,所以知名度很高,同时它的各种毛病也随着它的高“曝光度”而被世界所知,受尽嘲笑。大正十一式有一个绰号——歪脖子枪,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使用这款枪时,需要歪着脖子射击,不然无法瞄准。一般的枪械设计,其瞄准具是在左侧的,这样比较符合人体工学,也符合枪械的工程力学。可是大正十一式不走寻常路,将瞄准具放在了右侧。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款轻机枪为了保障供弹量,在枪身左侧装设了一个装弹机。如此一来,导致枪身偏向左侧,射击手在射击时得提供一个向右平的力,也使得枪柄部分和瞄准具都放在了右侧,所以射击时就得歪着脖子。

射击姿势奇怪就算了,歪着脖子久了,会导致颈椎病,就算不得颈椎病也得脖子酸痛,这完全是不考虑士兵的感受。轻机枪的重量也不小,大正十一式的装弹机和歪脖子枪把更大、更厚,这不但使得士兵在射击时付出更多的力量,在移动时,也不容易提着枪走,必须扛着才行,实战时这都是要命的缺陷。更坑爹的是,大正十一式在使用时,射击手的危险系数会随着战争的持续进行,而不断提高。大正十一式的两脚架设计得比一般机枪高,火线也就更高,这就导致射击手在射击时,位置更高,容易暴露自己,成为敌方的靶子,而且还难以攻击正前方的敌军。由于机枪一般都是一个射击手、一个装弹手配合使用,所以这一旦暴露位置,那很可能就得同年同月同日死了。除此以外,大正十一式在当时虽然是一款“年轻”的武器,但是它生来就有严重的“风湿”。

在实战中,日本士兵发现大正十一式很不稳定,无论是在严寒环境、还是潮湿环境,它在正常使用中都会不可靠,也就是枪膛、枪管会出现卡涩的现象,从而使用起来不灵光,有时候就算带着油壶,给它润滑一下也不行。之后总结了一下经验,发现只有在不干不湿、不冷不热的气候环境下,大正十一式的风湿病才不会发作。这也太矫情了,还挑作战环境呢!随着二战战事的频繁进行,大正十一式机枪的各种毛病都暴露了出来,于是它就被30发弹夹供弹的九六式轻机枪慢慢替代。日军方也许是发现再这么用下去,士兵的健康和安全都会是问题吧。不过直到日本帝国无条件投降,替代计划都未能全部实施。对于大正十一式机枪,它当然不优秀,但是它还是一款独具特色的枪械,只是不适合实战而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