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人没什么大病,就是早起不适,动不动就这儿疼,那儿酸,这是怎么回事呢?

清晨起床,如果感觉胸闷气短、头昏脑胀,刷牙恶心想吐,就说明你的身体内有湿了,体内湿气重还会表现在肌肉酸痛,容易疲劳,身体虚胖

湿在中医里又叫“阴邪”,而脾为至阴之脏,喜燥恶湿,所以脾气在夏季的时候最旺盛。如果长夏湿气过盛,就容易损伤脾脏,继而伤肺、伤肾。

女性由于本身有经、带、胎、产等特殊生理过程,日常生活中又肩负工作、家庭的双重压力,往往比其他人群更容易受到湿热毒等外邪的侵害。

湿气过重的典型表现有哪些?

1、舌苔厚白有口气

现在不妨伸出舌头对着舌头看看自己的舌苔,有没有舌苔很重,舌头整个发白,显得特别厚的情况。如果有以上的情况你的湿气可能有点重了。

湿气过重,口腔环境也会变得潮湿,有利于细菌的滋养和生长,唾液也会变得粘稠,附着在舌苔上,造成舌苔呈现又白又厚的情况。过多的细菌也会残留在嘴里,形成口臭。

2、大便不成形

不知道自己湿气是否重的人,平常不妨观察观察自己的大便形状,如果有大便不成形,容易粘在马桶上的情况,可能是你的湿气过重了。体内湿气重的话,会使大便也会变得更湿一点,很难成形,粘腻不易被马桶冲走。

3、总是无精打采

湿气过重会使你总觉得疲惫乏力,总是觉得没激情,睡再多的觉也没见好,身体还是很困乏。如果你有这个情况八成是湿气重导致的。

4、爱出油、易长痘

很多人会把长痘,皮肤出油当成遗传导致的。其实不然,湿气过重很容易造成这一状况。身体虚寒之气过多,新陈代谢慢,毒素不能即使代谢出去,皮肤就爱出油长痘。

这些“加湿”行为不改湿气会越来越重

生活中的一些行为习惯,很容易加重体内湿气,看看你中招了吗?

1、久坐不动

久坐会使人供血不足,加重乏力和肌肉酸痛,影响湿气的排出。

建议:平时每坐1小时,就起身动一动,拉伸筋骨。

2、熬夜、过劳

古籍《脾胃论》中指出:劳倦则脾先病。而脾受伤,体内水谷运化受影响,自然会加重体内湿邪。

建议:要注意劳逸结合,每天23点前就应进入睡眠状态。

3、贪凉或口味重

生冷的食物或者凉性蔬果,亦或是喜欢吃油腻、过甜、过咸的食物,这都会给胃肠消化增加负担,胃动力不足,经络不通,也就增加了湿邪积聚的机会。

建议:饮食要均衡、荤素搭配;并且烹调凉性食材时,最好加入温性的调料如葱姜来中和。

老中医推荐祛湿小食方,食疗补身体,祛湿千载难逢

夏季饮食调理应以清热利湿,助脾运化为基本原则,下面两种食材非常适合湿热的朋友:

赤小豆中含有石碱酸、纤维素和皂碱,可增加胃肠蠕动,减少便秘,促进排尿,因此可消除心脏性和肾脏性水肿,肝硬化腹水,脚气病,浮肿等症状。

薏仁薏仁可促进体内血液循环、水分代谢,发挥利尿消肿的效果,有助于改善水肿型肥胖。薏仁水是不错的排毒方法,直接将薏仁用开水煮烂后,适个人口味添加少许的糖,是肌肤美白的天然保养品,除此处,虚寒体质的人湿气重吃薏米红豆茶或食物就没事了如生姜,红枣等。

中医讲究药食同源,能食疗则不药补,祛湿必然先调脾胃,以健胃养胃、利水渗湿为主。

中医祛湿早就有了严密的逻辑和方法,《黄帝内经》认为:脾主运化,根除湿气,关键在脾脏。

脾胃好了,人体自身的排湿能力自然就变强了。我们知道红豆薏米可祛湿,但熬煮麻烦,体质不合或用错原料只会加重湿气。

所以除了红豆薏米,还需合理、周全的添加其它食材,讲究君臣佐使。消除湿气的主要病因,并辅助改善其它症状,提高整个机体的功能,合力抵抗湿气,才能达到平衡、快速祛湿的状态。

缓湿茶,采用了中医里药食同补的原理,更好地调理脾胃去湿气。

缓湿茶出自名医组方,采用了中医里药食同补的原理,在赤小豆、薏米的基础之上,选用苦荞麦、橘皮、荷叶、玉米须、茯苓、白扁豆、山楂、鱼腥草、藿香、莱菔子、山药、甘草、红枣、链子、砂仁、芡实等16种道地食材,科学配伍,使其性质更为温和、平性。

长期食用具有健脾、益气、温中、理气、祛湿之效,可全面调和五脏六腑,根除湿气的同时修复受损。经常失眠多梦的人,每天喝一杯,益气养血、缓解疲劳、吸附身体浊气,睡眠质量越来越好。

总之,我希望我的读者能记住——湿气这个东西,源于脾,但是会上犯清阳,说白了就是堵在我们的头部!这个时候,我们会眩晕、迷糊、恶心,整天昏昏欲睡、没有精神。这个情况,如果不尽快改善,将来容易发为脑梗。这点我们必须注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