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宗流着淚說,我家真不幸,親戚們總有異志,當年高陽公主與房遺愛謀反,現在我舅舅又這樣,我真是羞見天下人啊。

許敬宗勸高宗,房遺愛乳臭小兒不足爲慮,倒是長孫無忌,當年跟着先帝打天下,又做了30年宰相,一旦真有其事,誰能阻止?幸好發現的早沒有釀成大禍。

唐高宗不再哭。他和許敬宗心裏都明白,這是在演戲。長孫無極根基太深,儘管已經失去權力,可誰敢保證有一天他不會捲土重來?唐高宗和武則天都考慮到這一點,因此武則天讓許敬宗伺機扳倒長孫無忌。

機會很快來了,太子冼馬韋季方被告結黨,許敬宗負責審理案件。他大概是動了大刑,韋季方受不了,自殺未遂。許敬宗趁機誣陷韋季方與長孫無忌勾結,謀反不成畏罪自殺。

許敬宗把還沒有結果的案子上報給唐高宗,唐高宗喫驚地說,舅舅被小人離間,可能不得志,但不至於謀反吧。

唐高宗都沒有問原因,一句話就給案件定了性:謀反。於是,就有了文章開頭哭泣的一幕。有意思的是,唐高宗一邊哭一邊給出了處理意見:按照當年高陽公主謀反案處理。

高陽公主謀反案是長孫無忌一手處理的。他利用這個案件排斥異己,鞏固自己的勢力。如今,他用過的方式又用到他自己身上,可真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許敬宗領會了唐高宗的意思,繼續回去審理案件。第二天,他又來彙報:韋季方已經承認和長孫無忌一起謀反。唐高宗鬆了一口氣。

接下來是表演時刻。唐高宗又開始流淚,邊哭邊說,舅舅如果真這樣,我也不忍心殺了他,不然天下人如何看我?後世又如何看我?

許敬宗明白,唐高宗在乎自己的名聲,他需要一個殺舅的理由。這個好說,西漢文帝的舅舅薄昭也曾有輔佐之功,因爲殺人被漢文帝殺了,至今人們都稱讚文帝是明君,如今長孫無忌受兩朝恩惠居然謀反,其罪過比薄昭大多了,殺了他也是應該的。

戲做夠了,名聲也不毀了,唐高宗立刻同意處理長孫無忌,同時還處理了長孫無忌的所謂同黨韓瑗、柳奭、于志寧和褚遂良的兒子們。他做到了一網打盡,不留後患。

唐高宗對長孫無忌謀反案的態度,從故作喫驚到哭泣定性,後人的評價是:不愧戲精。

毋庸置疑,唐高宗是一個優秀的皇帝,儘管背後可能有武則天的作用,但唐高宗的皇帝戲演得確實足夠好。演戲的背後也說明了皇家的親情是次要的,權力纔是主要的。生在皇家或與皇家沾邊,也許本身就是一種悲哀。難怪深陷其中的人感嘆,願來世不復生於帝王之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