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我军非常擅长游击战,尤其是在红军时期和抗战时期,对游击战的运用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打得敌军闻风丧胆。

但鲜为人知的是,在抗美援朝时期,中国志愿军也组建过游击队,同样让美军非常头疼。

1950年11月,抗美援朝刚刚打响后,彭老总就命令志愿军组建两支游击队,但由于是在异国作战,需要与当地群众密切联系,所以游击队必须由中朝两军共同组成。

游击队第一支队,是由志愿军第42军125师354团2营和朝鲜人民军第7师7团一个联队组成,125师副师长茹夫一任支队长兼政委,人民军7师崔凤俊任副支队长,作战区域是平壤、三登里、顺川、成川、阳德一带。

第二支队,则由志愿军125师357团1营和朝鲜盂山郡委、宁远郡委的游击队组成,125师副政委王淮湘任支队长兼政委,作战区域是德川、孟山、宁远一带。

这两支游击队担负的任务是深入敌后,袭击搅扰敌军,伺机打击小股敌军,抓舌头、搜情报,粉碎敌人建立的地方势力,破坏道路、铁路、桥梁和通讯设施,并跟在战争前期与大部队失去联系的人民军失散部队取得联系。

我军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游击战术那是炉火纯青,所以这两支游击队都是驾轻就熟,根本无需训练,立即就开始行动。

他们专门在夜晚行动,从敌人的空隙部位穿行,为了让敌人摸不到规律和行动方向,每一次行军制定的目的地,都是一夜之间必须到达的,而且出发后,先向错误方向走一段路,然后突然秘密改变方向。

需要向导时,也是一段路程一个向导,再开始新的路程就要换新的向导,这样即使向导被敌人抓获,也不会知道游击队的全部意图。

游击队到达一个目的地后,首先是集中当地的居民,谁也不得外出,这样就不会走漏风声。

这些都是我军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取得的宝贵经验,美军就算聘请再“高明”的战术专家,也是“研究”不出来的。

游击战最大的困难就是伤员的处置,由于部队需要不间断地运动作战,所以途中出现的伤病员不可能随军,只能就地安置。在国内作战时,因为我军群众工作做得好,到处都有革命群众出手相助,可是现在是在异国他乡,就有很大的困难了。

不过,志愿军了解到,朝鲜有不少华侨,附近就有一个开饭馆的山东籍华侨张兴盛老大爷,跟他联络后,张大爷爽快地答应了,把20多个伤病员全部接纳下来,秘密隐藏了起来。

就这样,游击队兵贵神速,很快就潜入敌军后方,并与滞留在敌后的朝鲜人民军第二军团两万多人取得了联系,游击队首战告捷!

彭老总和金日成得知这个消息后,都非常高兴,分别给游击队发去嘉奖电报。

游击队不仅敢打小股敌人,甚至敢以小搏大,把成建制的敌军打得坐卧不安!

一天夜里,清川江边的美军一个炮兵营和英军一个旅,就同时遭到了游击队的突然袭击。美军炮兵根本不知道对方是谁,有多少兵力,只好慌乱地将大炮炮口平放,向黑暗中所有不确定的“目标”胡乱开火,直到炮弹浪费干净,才在援军的接应下撤离。

他们哪里知道,袭击他们的人,其实只有几百人而已,武器更是远远不如!

英军就更加狼狈了,在不知道对手是谁却一直遭受攻击的情况下,彻底崩溃了,丢掉所有阵地后撤,英军专门用来安慰士兵的随军牧师也吓傻了,不停地祷告:“上帝啊,今夜地狱的恶魔都出来了!救救我们吧!”

直到天亮后,美军和英军才缓过神来,在大炮的掩护下,战战兢兢地向失去的阵地试探进攻。但奇怪的是,阵地上静悄悄的,有胆大一点的士兵靠近阵地后,探头一看,阵地上竟空无一人,夜里进攻他们的人,早已不见了踪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