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期待的恒大造車傳來重磅進展:8月3日,恆馳在上海、廣州迎來全球首秀,首期六款車同時亮相,橫跨A到D各級別車型,實現轎車、轎跑、SUV、MPV等車型全覆蓋,引發業內廣泛關注。

特斯拉從成立到首款車亮相用了五年,而恒大僅用一年零八個月就一口氣推出六款造型各異的車型。一貫高舉高打的恒大,到底如何趟出一條造車新路,勝算又有幾何?本文爲你詳細解碼。

“十萬八千里”的差距怎麼補?

2019年,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激戰正酣,前有特斯拉勢頭迅猛,後有傳統車企、造車新勢力奮起直追。作爲“零基礎”的跨界者,恒大若想殺出重圍並非易事。

去年11月,許家印在恒大汽車峯會上坦言:“恒大以前是搞地產的企業,對於造車,要人沒有人,要技術沒有技術,要經驗沒有經驗,要製造基地沒有製造基地,什麼都沒有,可以說是‘一窮二白’,和世界上有幾十年、一百多年曆史的汽車龍頭企業相比,相差十萬八千里”。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佈局之初,恒大便瞄準了世界最頂尖核心技術,通過一系列國際併購與合作,在動力總成、電機、3.0底盤架構、先進整車製造等各領域關鍵環節擁有世界最頂級核心技術和知識產權。

以FEV和BENTELER研發的3.0底盤架構爲例,這是世界最頂級且唯一可收購的擁有知識產權的底盤架構,恒大可在這個底盤上研發十幾款車型,能極大縮短研發週期。

初入市場如何造好“敲門磚”?

如果說,獲得核心技術是趕超對手的必備武器,那麼過硬的產品品質就是贏得市場的敲門磚。深諳此理的恒大,對恆馳的品質提出了極其嚴苛的要求,並整合國際頂級資源爲其護航。

在研發設計領域,恒大與FEV、EDAG、AVL、MAGNA等多家工程技術龍頭合作,同步研發14款車;在造型設計領域,與包括原奧迪設計總監Walter De Sliva、原寶馬首席設計師Andres Warming在內的15位頂級造型設計大師組成聯盟,持續爲恆馳設計多款車型;在供應鏈領域,與110個世界汽車零配件龍頭合作,建立龐大的頂級供應鏈體系,並實現全部在中國生產製造。

市場是檢驗產品的最好試金石。此次發佈會後,六款顏值出衆的恆馳,一經亮相便收穫滿滿讚譽,可見成爲“爆款”幾無懸念。

對手林立競爭壁壘怎麼建?

一直以來,成本都是製造業企業繞不開,也躲不過的問題。如果成本控制不當,將會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被淘汰。仔細梳理不難發現,恒大已初步具備強有力的成本控制能力,築起了競爭壁壘。

憑藉已經掌握的衆多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恒大可以在自己的3.0底盤基礎上同步研發目前的14款車,甚至更多車型,大幅降低了研發成本。

與此同時,恒大還按照工業4.0的標準,在上海、廣州等地建設多個生產基地,通過最先進的智能製造可確保生產效率、產品合格率,實現生產成本大幅下降。而且,恒大未來3-5年實現每年產銷100萬輛的規模,既能大幅降低管理及銷售費用,也能通過提高通用化率降低零配件成本。

曾經,外界對恒大“三到五年成爲全世界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新能源汽車集團”的目標多少心存質疑。如今,隨着6款恆馳亮相,以及造車之路越發清晰,不僅讓這一質疑煙消雲散,更令市場對恒大造車多了一份期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