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我一直在看龙应台老师和儿子安德烈合著的书籍《亲爱的安德烈》。

这本书是值得所有父母和孩子一起阅读的。在这本书的最后,我发现书中讲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龙应台老师总是被混血儿子“上课”。

华人朋友的共同特征

龙老师的二儿子菲利普问妈妈:“你有没有注意到你的华人朋友的一个共同的特征?”

龙老师答:“没有。”

“就是,当要问我问题的时候,他们的眼睛是看向你的,而且就站在我面前,却用第三人称呼我。”

一开始,龙老师没有听懂儿子的意思,于是就跟儿子悄悄地做了一次实验——观察下一次朋友来时的举动。

结果却令她大吃一惊。当甲教授来拜访时,龙老师介绍:“这是中文系甲教授,这是我的儿子菲利普。”

甲教授和菲利普握手,然后甲教授对着龙老师问:“好俊的孩子,他会说中文吗?”

龙老师说,“会,说得不错。”

甲教授问,“他几岁?”眼睛看着龙老师。

龙老师答,“15岁。”

甲教授说,“他读几年级呢?”眼睛依旧看着龙老师。

龙老师说,“你问他吧。”甲教授这才转过去看向菲利普。可是没说几句又转回来了“他懂几国语言?”

菲利普在一旁用偷笑的眼神看着龙老师。

十六岁的菲利普在与龙老师做过多次实验后曾经想做过这样的归纳总结:欧洲人是看年龄的,只要你满十四周岁了,老师便要用“您”来称呼学生。

但中国人看的不是年龄而是辈分,不管你几岁,只要站在爸妈身边,你就是“小孩儿”,你就没有身份,没有声音,不是他们讲话的对象。所以他们才会用眼睛盯着你的爸(妈)发问,让“大人”来为你代言。

当儿子做出这些归纳时,龙老师直言,她当时真的“傻”了。此后,即使朋友身边的孩子

只有酱油瓶子那么高,龙老师也会弯下身子去跟他讲话。

20岁的孩子,妈妈为什么还要问她上不上厕所

更令人震撼的事儿发生在龙老师与菲利普的一次旅行中。

他们一大家子人在看海,一旁菲利普的舅妈问她读完大学的女儿咪咪,“要不要去上洗手间?”龙老师也想去洗手间,起身问菲利普“要不要上厕所”。

菲利普从一本英文杂志里抬眼看着龙老师,说:“妈,我要不要上厕所自己不知道吗?需要妈来问吗?”

在龙老师回来后,菲利普追问,咪咪已经20岁了,为什么她妈妈还要问她上不上厕所?

第一,这种问题不是对三岁的小孩子才会问吗?第二,上厕所不应该是件非常个人的事情吗?当你的朋友们来家里做客,你会不会问他们要不要上厕所?

龙老师虽然很不情愿,但是又不得不承认:不会。

母亲不懂“断舍离”,孩子会被养成“巨婴”

他们母子所争论的话题、他们之间的矛盾,恐怕不仅仅是两代之间,更可能是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可这些问题,确实是很多亚洲父母和孩子之间长期存在的。

而且亚洲母亲这种出于母性的心理依赖,会造成很多的问题。比如孩子人格不够独立,思想也不够独立。

相关研究表明:如果一个母亲不能够干脆利落地完成与孩子的“断舍离”,他们很有可能成长为一个彻彻底底的“巨婴”。

还记得前几天的新闻吗?一位母亲生病住进了医院,22岁的女儿很焦虑,然而她的焦虑不是源于对母亲的担心,而是因为母亲住院了,就没有人给她做饭了。

就算母亲已经躺在了医院,女儿还在不停地打电话问她妈妈,中午应该吃什么。

这件事儿听起来像个笑话,可就是真真切切地发生在现实中。

这样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大学生选了自己喜欢的专业,却害怕父母不同意;要找个什么样的女朋友结婚生子,也全凭父母的标准和描述……

父母及时放手,孩子才能独立成长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迷茫和无助,即使成绩优异,有很高的学历,依旧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要做什么。

其实造成这些最深的根源就在于:他们的父母从来都没明白或者不愿意承认,他们的孩子,从来都不是自己的附属品,而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别人”。

他们总是自以为是地以爱的名义把自己的孩子护在自己的怀抱,把他们养成温室里的花朵,他们就再也没有勇气独自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

做父母的,应该要学会放手,让孩子自己去闯荡、去成长。毕竟“花盆里长不出参天松,

庭院里跑不出千里马”是古人早就验证过的道理。

他们早就应该明白:每个孩子有着自己独立的思想、独立的人格。

无论在他们成长的任何时期,他们只要有了充分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他们就有权利表达自己的思想和需求,可以与别人直接对话,而不需要大人来为他们发言。

平等的交流,我从成了孩子最爱的人

说到这里,突然想起那次我去哥哥家看小侄女的经历。

去之前,我想要给她带个礼物,所以跟嫂子开视频,想要问问宝贝喜欢什么。没想到是大宝贝儿接的电话,她看到我很开心。

她很兴奋地跟我分享着她小小的世界里的一切,仿佛我根本不隔着屏幕是在千里之外,而是我就坐在她面前。

我跟她说:“大宝贝儿,姑姑要去找你玩儿了,你想要什么礼物啊?姑姑可以带给你哦。”

“真的吗,姑姑你真的要来看我吗?”小侄女儿知道我要去看她,就很兴奋,一听到我要给她买礼物,又有些害羞,“我想要一个大兔子……”

小侄女已经上小学了,是一个很聪明、很听话的孩子。因为在她很小的时候,我总是喜欢陪着她玩儿,所以她跟我一直很亲近。

那天是周末,我陪着玩耍,还教她写作业。她突然悄悄跟我说:“姑姑,我最喜欢你了。”

“哦?那是为什么呢?”我对此有些疑惑。

“姑姑跟别人不一样,你每次都愿意跟我直接交流,会去了解我真正的需求和想法。而其他人,无论是给我买礼物还是想要了解我,都是在问我妈,我不明白,我就站在他们面前,关于我的问题,为什么要问我妈?”

“所以,你的感受是什么?”我忽然对小侄女的话题来了兴趣。

“其他人总把我当小孩子,是不是小孩子的话,他们根本就不在意?”宝贝的眼里充满疑惑。

“不是的,宝贝,是他们还没有学会怎么跟小孩子相处……”我赶紧转移了话题,生怕小侄女知道真相后会伤心。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不讲年龄,只讲辈分,只要父母在,我们就永远都被当做孩子。如果长期下去,孩子们就会忘了自己也可以表达想法,也需要承担责任……

我忽然明白:小侄女之所以跟我亲近,是因为我们一直在平等地交流。我从未把她当小孩儿,而她也从不觉得我有多“老”,我们的相处自然就没有距离感了。

在我这里,她可以感受到平等和尊重,因为我看她的眼神里,没有冷漠和忽,只有温暖和爱意。

每个孩子都是自己的发言人。我想替他们像大人们问一句:我就站在你面前,关于我的问题,你为什么要问我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