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的春晚一向都是最受全國人們矚目和期待的,而對於即貼合現實又有笑點的小品類節目又更是大多數觀衆最喜歡看的,然而今年由賈玲攜老搭檔張小斐的《婆婆媽媽》卻是讓不少人看的尷尬萬分。

《婆婆媽媽》講述的是由賈玲扮演的婆婆和張小斐飾演的兒媳婦,婆媳兩人在兒子面前假裝相處融洽,十分和睦,然而一旦兒子不在,兩人就將絕大多數的婆媳關係之間的矛盾展現了出來。

比如兒子不在時,婆婆:“我這兒子讓你指使的,像個僕人一樣”“上了一天班了,回來又是收拾桌子,又是做飯的,別人不心疼,我這當媽的能不心疼嗎?”“當大偉面一套,當我面一套,你這不是兩面派嗎”。

兒子在時,剛抱怨兒媳懶,轉頭就“什麼叫雞腿只能婆婆喫,你也喫”,剛說完兒媳兩面派,轉頭就裝親密“咱倆明天喫米線去”,說話含沙射影,每一句看似好笑的話語中都帶着自己的私心。

有網友說,今年這些演員的節目是自己最期待的,然而讓人傷心的是自己根本沒法好好看,婆婆和老公就在身邊,小品裏說的每一句臺詞都那麼熟悉,婆婆假裝去收拾桌子,自己也不好意思盯着看,假裝低頭忙着嗑瓜子,去地上撿瓜子殼。

盲目的“代償心理”,讓家庭關係陷入惡性輪迴

《婆婆媽媽》中,婆婆對兒媳說:你是我見過最不合格的兒媳!

兒媳聽到這句話一臉不可思議,暴跳如雷:過了吧媽,哪個婆婆這麼說自己兒媳婦啊!

婆婆一臉自然:我婆婆,當年我婆婆送給我的話,我現在送給你。

在絕大多數關係不和諧的家庭中,都有至少一個人在受着盲目的”代償心理“的指使。

代償心理從心理學角度分析可分爲兩種,

一種是自覺的,積極的,

通俗的來說就是知道自己的短處和缺陷,努力讓自己做到揚長避短,儘量少犯錯。

另一種則是盲目的,消極的

,通俗的來說就是明知道自己的短處和缺陷,但自己並不正視,反而欲想通過其他方式來補償。

比如《婆婆媽媽》中婆婆這種的:婆婆當年就是這樣對我的,那我也要這樣對兒媳婦,當年我做兒媳婦受的苦,如今也要讓我的兒媳婦再受一遍,這樣對於我來說才公平,憑什麼同樣是兒媳婦,只有我受婆婆的苦,而你不受?

除了婆媳關係中,很多家長同樣也犯着錯誤的“代償心理”,比如做家長的小時候自己沒好好學習,如今知道了學習的重要性,結果應對方式不是讓自己好好學習,而是逼着孩子去死命學習,企圖讓孩子去實現自己當年沒完成的夢想,還美名其曰“我都是爲了你好,我不想你後悔”。

心理學家薩提亞在家庭治療中曾講過一個“冰山理論”,他表示一個人與他的原生家庭之間,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繫,可能會影響他的一生。

都說“三歲看到老”,其實並不是迷信,而是

人在嬰幼兒時期做出本能反應時,會在父母的反覆引導下自然而然形成條件反射,最終這種反射潛在了人們的心底,變成了本能的應激反應。

韓國有一個綜藝節目非常的有意思,赤裸裸的將家長的私心給拉扯暴露出來,讓很多家長大呼“太尷尬了,自己拼命想隱藏的心聲就這樣直白的被說了出來。”

在節目裏,主持問:請問媽媽們的夢想是什麼?

媽媽們異口同聲:希望我的孩子能上名牌大學。

這幾乎是每一位家長共同的夢想,都覺得讓孩子上大學就是最好的出路,自己走過這麼長的人生路,上大學是唯一一條最保險且出錯率絕對最低的路,沒毛病。

然而主持人卻並沒有贊同甚至追捧媽媽們的夢想,而是反問媽媽們:有這樣想法的媽媽們,與其等着上小學的孩子讀十年八年去考大學,不如您自己去參加高考,反正你都學過一次,基礎已經有了,何必等孩子呢,使勁複習兩年,基本都考上了。

家長們卻回覆道:我這腦子,不是這塊料啊。

是啊,這纔是所有家長們的心聲,小時候自己被父母逼時不以爲然,如今自己後悔了,就只能去逼孩子,爲什麼?因爲逼孩子比逼自己容易啊。

最後,主持人說了一句很意味深長的話,她說:那您的孩子也好不到哪裏去啊!

總把自己未完成的夢想寄託在孩子身上,這是很多家長慣犯的毛病,其實越是愛逼迫孩子的家長,自己越是不作爲,

換個角度想,如果我們可以逼迫自己變得更優秀,那我們的孩子自然也會朝着優秀的方向前進,畢竟言傳身教是最好的教育方式,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在世界名著《呼嘯山莊》中有這樣一段話很好的詮釋了這種消極的代償心理,

暴君欺壓他的奴隸,奴隸們不起來反抗,而是欺壓比他們更低下的人。

爲了讓你高興,我心甘情願地任憑你把我折磨致死,只是也得允許我用相同的方式爲自己找點樂趣。

所以,放下自己代償心理的盲目,將自己變好,變的有擔當,變得更優秀,纔是對孩子最積極的影響,只有終結這種盲目的心理,纔是打斷這種家庭惡性循環最好的方式。

不作爲的爸爸,是一個家庭的災難

如今的育兒熱詞中,喪偶式育兒、詐屍式育兒、大豬蹄子老公都紛紛榜上有名,讓很多媽媽們最頭疼的不是單親,而是家裏明明有個大活人,可是關鍵時刻就是一點用處都沒有。

《婆婆媽媽》中,許君聰扮演的公公就是這樣一個關鍵時刻溜的比誰都快,和個稀泥都和的亂七八糟的人。

婆婆跟媳婦正在因爲保姆事情脣槍舌戰,剛睡醒出房門的公公打着哈欠出門那一刻看到這硝煙瀰漫的陣勢,趕緊行駛腳底抹油功夫:好像能再睡一會。

婆婆讓他評評理時,婆婆還沒開說,他就趕緊附和:你對!

正式讓公公給個意見時,公公就一會支持婆婆不要保姆,因爲幹活累但是可以鍛鍊身體,一會又支持兒媳婦認爲有個保姆可以分擔家務,而且這個保姆也很靠譜,結果這種牆頭草強行和稀泥的辦法不僅沒有有效解決婆媳之間的關係,反而將矛盾更加激化,讓場面更尷尬了。

到了最後還搬出“兒子,你也該到了扛事的年齡了,爸老了,扛不住了”的理由,丟下大戰中的婆媳,自己溜之大吉。

都說藝術源於生活,更高於生活,這樣的場景幾乎痛擊每個家庭,不僅在婆媳關係之間,甚至在親子關係之間,不作爲的爸爸都讓一個家庭進入了喪偶式育兒的圈內。

在去年大火的《都挺好》中,無數的家庭都被這樣真實的劇情震撼住了,每當蘇母不公平的對待蘇明玉時,蘇大強不是待在一旁不吭聲,就是找個藉口直接離開。

甚至在女兒蘇明玉都開口請求支援:“爸,你都不能開口爲我說一句話嗎?”時,還藉口要去上廁所而轉身離開了。

很多人說,因爲媽媽的強勢才造成了爸爸的不作爲,確實,我們不能否認這個因素的存在。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遇事愛和稀泥的人往往都是因爲缺乏對自我的信心,缺乏對自我的認識,總是試圖通過讓大家在一個水平基準線上,以獲得自己需要的安全感。

不管是蘇大強還是《婆婆媽媽》中的公公,他們總愛用和稀泥的方式來讓自己保持在安全範圍內,因爲他們知道自己的能力,自己既說服不了婆婆,也勸不了媳婦/女兒,那不如就躲着吧。

如果家有這樣的老公,媽媽們不如多將自己的鋒芒掩藏,多引導少嫌棄,多鼓勵少指責,讓爸爸更有信心主動承擔起教育孩子的責任。

然而一個家庭中,尤其夫妻關係是相互的,反過來說,又何嘗不是不作爲的爸爸才把媽媽逼成了如此強勢

如果蘇大強能在生活中及時給與蘇母支持,主動分擔蘇母既要照顧孩子,又要平衡家務和工作的重擔,及時寬慰安撫女兒,也不至於讓蘇明玉和蘇母斷絕關係。

當媽媽教育孩子時,如果爸爸不會爲了表面平和而和稀泥讓媽媽少說兩句,而是站在媽媽這邊共同和孩子聊一聊,指出孩子的錯誤,這樣不僅能讓孩子明確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對於媽媽在教育孩子的路上,也能卸下一部分重擔,而不會讓自己的情緒無處可發,變成“潑婦”。

家庭教育一直是我們父母最關注的問題,春晚這次的《婆婆媽媽》又無疑是爭議最大的節目,有人看到的是婆媳關係,而有人看到的是親子關係,其實這個節目本身最尷尬的並不是劇情,而是看劇情的我們,你們覺得呢?

我是小皮育兒經,育嬰師,育有3歲女娃一枚,多平臺原創作者,愛學習,愛生活,關注我,讓我們一起了解更多孕產、育兒、教育知識,一起成爲更好的父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