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十三個節氣,立秋之後,早晚天氣轉涼。

先民將立秋分爲三候,其中“一候涼風起”,經過大暑過後的大雨沖刷,暑氣漸消。魏晉詩人陸機詩中說“涼風繞曲房,寒蟬鳴高柳”,正是說立秋以後天氣不再炎熱,開始有了涼意。

此時大自然的風景悄然發生了轉變。正所謂“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宋代釋道璨《立秋》言:“碧樹蕭蕭涼氣回,一年懷抱此時開。槿花籬下佔秋事,早有牽牛上竹來。”晏殊的《連理枝》一詞雲:“玉字秋風至。簾幕生涼氣。朱槿猶開,紅蓮尚拆,芙蓉含蕊。送舊巢歸燕拂高檐,見梧桐葉墜。”

歷經三伏酷暑,終於迎來了一絲涼意,無法不讓人心生喜悅。立秋的風光,正可謂“一年好處,都被秋光占斷。”秋的花、秋的葉、秋的果、秋的雲、秋的雨、秋的風,呈現出一年四季中極爲宜人的風景。

以上爲劉明華作品

《花月令》記載:“是月也,桐報秋,木槿榮,紫薇映月,蓼紅、菱實、雞冠報晚。” 此時,大自然進入多彩多姿的季節,除了“一葉落而知天下秋”的梧桐外,木槿、紫薇、紅蓼、菱花、雞冠都是當季欣欣向榮的花草植物,可用於插花。

《瓶史月表》說:“七月,花盟主紫薇、蕙花。花客卿秋海棠、重臺朱槿。

花使令波斯菊、水木香、矮雞冠、向日葵。”紫薇是七月的花盟主,立秋之象徵,粉紅紫薇豔如彩霞,白色紫薇潔淨銀白,令人憐愛。宋代楊萬里詩云:“似癡如醉麗還佳,露壓風欺分外斜;誰道花無紅百日,紫薇長放半年花。”

此時秋海棠、朱槿依序盛開,波斯菊、水木香、向日葵應景賞心。

七月花神,相傳爲漢武帝的寵妃李夫人,代表花爲蜀葵。蜀葵花開於夏末秋初,花朵嬌媚、色彩燦爛。詩云:“自惜傾城傾國身,幽姿獨立漢家門;金風甫動即歸去,懶共寒蟬泣曉昏。”李夫人極早逝,短暫而又絢麗的生命,宛如蜀葵一般,也是插花創作的很好題材。

此外,立秋花材還有山柿子、鳳仙、菅芒、雞冠、 槐花、茴香、柳枝、黃楊 、蓮花、木槿、澤蘭、向日葵、文殊蘭、金針花、蝶豆花、波斯菊等。

在上圖作品中,臺灣中華花藝文教基金會教授李麗淑,以紅葉茄苳、蝴蝶蘭、玫瑰、花萩、竹芋葉、杜鵑等花材,以花籃爲器,表現宋代詩人劉翰《立秋》詩中的意境:“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

以上爲李麗淑作品

在臺灣人文花道創始人王國忠看來,一葉知秋,縱使在臺灣不容易看到這樣典型的景象,但是身邊的花材似乎還比人更加敏感:盾柱木的果實變色了,文殊蘭也大放光彩,水邊的花葉蘆竹更加燦爛。柿子初生,紫珠豔,鬱金泛紅,青荷轉黃,一切都是爲迎接秋的來臨。此外,桉樹開花,虎杖著色。雞冠有初秋之意,亦是立秋不可或缺的花材之一。

以上爲王國忠作品

“律變新秋至,蕭條自此初。花酣蓮報謝,葉在柳呈疏。”“萬綠枝頭一葉黃,秋風恰則到林塘。”在王國忠老師的作品中,秋日的清寒蕭疏之美,已經盡在眼前了。

☆感謝禪花門創始人劉明華、臺灣中華花藝文教基金會教授李麗淑、臺灣人文花道創始人王國忠提供圖文。

(本報記者采薇撰稿)

聲明:本文版權歸屬《中國花卉報》社,未經許可不得隨意轉載、篡改,違者追究法律責任。若需轉載,請提前與本號聯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