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古人退休後爲何要請求皇帝“告老還鄉”?

在很多影視劇中經常看到某某官員向皇帝上書請求告老還鄉,皇帝恩准後,拖家帶口就往家鄉趕,或者退休了、不受皇帝重用了,往往向皇帝請辭告老還鄉。例如王翦當年要60萬兵力伐楚,秦始皇便覺得他老了,膽子也變小了,王翦知道後秦王已不怎麼待見他,遂以要照顧老人爲由,告老還鄉。古代這些貴族大臣,爲什麼會在退休後、或者其它原因辭官後要回到自己的故鄉去呢?難道是大城市的生活比不上農村,還是在城市裏奮鬥多年還沒有自己的房子?

古代官員退休叫“致仕”,亦叫"致事"、"致政",我國古代退休制度在周代就已經出現,《禮記.曲禮》說:"大夫七十而致事。”意思就是說七十歲退休,到了漢朝形成了一種制度,後面的唐、宋、元等朝代基本沿襲七十歲退休的規定,明、清兩朝則把退休年齡提前到了60歲,成爲了今天退休制度的雛形。雖有退休制度,但不是到了退休年齡就可以立馬退任,還得看皇上的意思,俗話說“君要臣死,臣不能不死。”皇帝不讓你退休,你就要一直幹到死爲止,元朝的郭守敬,已達古稀之年,但多次請辭都未獲批准,最後八十六歲時卒於任上。

《睢陽五老圖》中的王渙,以及禮部待郎致仕王渙跋文,幅描摹宋朝“老幹部”幸福生活的畫卷

古人有很重的“葉落歸根”觀念,古人認爲在陽間人會欺負人,在陰間鬼之間也會相互欺負,如果一個人孤獨無靠死在了外面,魂魄肯定會被其他的鬼魂欺負,但一旦回到家鄉就不怕了,這也是古代爲什麼運屍業經久不衰的原因,如果找不到屍體,還會設壇招魂。古代信奉儒家文化,儒家強調修身齊家治國同等重要,很看重家族觀念,一個人出生後,就會進入族譜,死後亦安葬在家族的祖墳,一旦死在了外面,靈位進不了家族祠堂。所謂“樹高千丈,葉落歸根。”一棵樹無論長得有多高大,當葉子枯萎後,終究是要回到它出生的地方---泥土。

古代官員年輕便外出闖天下,到老了亦應該回到出生地,強如西楚霸王項羽也說過“富貴不歸吾鄉,如衣錦夜行。”莫說古人如此,現代人也是希望年輕在外闖蕩賺錢,年老就回故鄉安享晚年,這是一種故鄉情結。再有便是孝道,儒家文化中,孝是核心,古人的孝是出了名的,像曾參的齧指痛心、董永賣身葬父的故事廣爲流傳也就不難理解了,如果家鄉還有年老的父母、親人,他們無亂如何都是要回到家鄉的。

官場如戰場這句話無論在什麼時候都是對的,有權力就會有鬥爭,身在官場,能明哲保身的官員屈指可數吧!就算能避得了一時,避不了一世。朝廷之上,官員往往會分成兩派,尤其是皇位的爭奪戰中尤爲驚險,這時就要站好隊了,站錯了隊輕則丟官失勢,重則搭上全家性命。

再加上,爲官多年必然得罪的人不少,退休後無權無勢,說不定哪天被人砍了都不知道,特別是在爲官期間參與的一些利益糾紛,萬一哪天被揭發了,“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在天子腳下,皇帝老子不高興了,退休了也把你殺了,伴君如伴虎,離皇帝遠一點,也許皇帝認爲你已不在參與政事,帝皇多多少少會念在以前你的功勞,也就不再追究。

帝皇爲什麼會把一些王子或異姓王分封到不同的地方,並嚴令沒有詔令不得返回京城也就是預防這些王公、王爺與朝廷大臣勾結從而對皇權產生威脅,帝皇之術最深不可測,前一刻還在爲國賣命,下一秒就有可能在斷頭臺上了。

帝皇大多生性猜疑,天子腳下當官,自然是提心吊膽的,誇張點來說就是說話都不敢大聲一點,尤其是碰到朱元璋這種“變態”的主子,設立錦衣衛,時時監視周邊的大臣,很多官員巴不得遠離京城了,所以退休後不告老還鄉留在這被監視?萬一說錯了話,一不留神就傳到皇帝耳裏,以帝皇的猜疑心,會以爲你還貪戀權力,到時想脫身可就難了。所以,爲避嫌,告老還鄉是最體面離開京城是非之地的方法,一來皇帝滿意,二來自己亦可獲得一些賞賜,何樂而不爲。

《韓熙載夜宴圖》描繪了官員韓熙載家設夜宴載歌行樂的場面

古代官員雖有退休制度,但在退休後的保障卻不是很到位,尤其是唐朝以前,在位期間,所住的地方是朝廷供給的府邸,相當於今天的政府宿舍,只是能在任職期間住,退休後,朝廷是要收回去給下一任官員住的。一些官位大,功勞大的官員可以獲得皇帝賞賜的府宅。漢朝官員要在俸祿達到兩千石以上,退休後纔可以領到俸祿的三分之一,比它低的,沒有任何保障待遇,如果在職期間沒有撈到足夠“油水”,只能回鄉養老。唐朝官員雖然沒有俸祿,但退休後得到一些田地,這些田地是世襲的,也算一個不錯的福利了,還有就是一些官員利用當官期間的收入用以在家鄉置田辦地,退休後回到故鄉養老。

古代官員大多都是靠科舉進入仕途,飽讀詩書,且古代有“致仕懸車”的說法,很多官員都希望能夠安享晚年,研究學問,還有就是希望能夠發揮餘熱,回到故鄉成爲一方賢士,報答故鄉的培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