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如聲同志生前照片 圖片由家人提供

從晚報7月30日刊發爲西藏阿里20名甘肅籍英烈尋親至今,在甘肅省退役軍人事務廳工作人員的專業指導和社會各界的幫助與媒體同行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已經爲8名甘肅籍英烈找到家人。有5名英烈的信息正在覈實,7名英烈的家人正在尋找之中。

“家裏現在只有2張照片和一隻箱子”

在新疆退役軍人志願者楊寶明的資料中,柳如聲同志的籍貫爲甘肅文縣臨江區柳家山村,1949年9月入伍,生前系阿支三連排長,1958年10月病故,安葬地爲阿里昆沙烈士陵園。依據資料記載的時間,我們推算出柳如聲同志的出生時間爲1928年。

爲英烈尋找家人,最大的障礙來自於烈士原始登記信息不全、行政區域變動等多重因素。柳如聲同志的籍貫信息,我們查詢文縣的鄉鎮後,找出的關鍵字爲‘柳家山村’。按照這個思路,查詢到文縣頭壩鄉有個村莊叫柳家山村。於是,在該村黨支部董書記的幫助下,我們聯繫到了柳如聲同志的重孫柳海波。

“聽老人說太爺爺犧牲時我爺爺才十幾歲,當年條件差,交通也不發達,也就再沒去找太爺爺。後來應該是部隊郵寄來了一隻箱子,裏邊有衣物,但是現在家裏只有2張照片和這隻箱子了……”柳海波說。柳海波向本報記者提供了柳如聲同志生前2張照片。一張爲柳如聲同志斜挎手槍騎在戰馬上,背面藍色墨水寫着“母親大人留念,兒柳如聲,1953年4月3日”。另一張爲一張集體照,拍攝時間爲1956年4月8日,有“新兵二營四連全體幹部臨別留念”的字樣。

“小時候家門口就掛‘光榮烈屬牌’”

和尋找柳如聲同志一樣,本報記者在原有的資料中找出關鍵字後,查找到平涼莊浪籍英烈郭具虎同志的詳細籍貫信息爲莊浪縣陽川鄉孫王村。生前系阿支3連戰士,1959年3月入伍,1962年4月23日病故,安葬地爲日土縣五連駐地。

“我們家三個當兵的,大叔當年被抓壯丁當兵後據說去了臺灣,改革開放後我們附近當年去臺灣的人回來過,但是一直沒有大叔的消息;我父親曾在蘭州當過兵,郭具虎是我四叔。我記得小時候,家門口掛着一塊木質的牌子。直到後來,才聽人說那塊木牌上寫着‘光榮烈屬’,是我的四叔在外邊犧牲了。”郭具虎同志的侄兒郭旭龍說。

尋找烈士們的根源所在與家庭家人,探尋烈士們不怕犧牲的紅色足跡,聆聽烈士家屬擁軍愛軍的感人故事,凝聚起全社會崇尚英雄、保護先烈的強大正能量,你我責無旁貸。我們的尋親活動仍在繼續,本報新聞熱線0931-4286666,本報記者電話13909321000(微信同號)。

7名還未找到家人的甘肅籍英烈名單

李生財 酒泉市金塔公社 阿支二連班長

張希榮 天祝 四師十團二營五連戰士(英烈網記載甘肅古浪)

馬德文 甘南 四師十團二營五連翻譯

王長保 武山縣龍泉鄉 阿支四連戰士

李林柏 莊浪縣 阿支四連班長

柏天官 天水縣 四師十團三營八連戰士

王永祿 民勤 十團二營部戰士

5名正在覈實確認的甘肅籍英烈名單

陳富祥 清水縣上邽鄉 四師十團二營五連班長

胡永生 武威長城鄉 四師工兵連班長

陳生林 武威高壩鄉 四師偵察連副班長

張 祥 武威金塔鄉 四師偵察連副班長

吳發德 天祝 四師十團三營八連戰士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牛小亞 王巧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