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參制度是宋朝特有的部分官員拜謁御史臺相關官員的一種禮儀制度,該制度誕生於宋初,發展於宋中後期,其發生的地點最初僅限於朝堂之上,發展到宋神宗時期,王子韶提出改革,規定該制度只能在御史臺實行,並且其功能由“辭謝之禮”變爲驗證年老的官員是否昏庸懦弱及身體有疾病,這項禮儀制度由朝堂轉移到御史臺,後又轉移到朝堂,當臺參制度再次回到朝廷,它已兼具“辭謝”和“驗疾”兩個功能,既是“儀”也是“具”。

宋朝繼承了唐朝有關臺參制度的部分規定

臺參制度的雛形就是相關出任或覲見的官員拜見、辭謝的一種制度,與禮儀有關,早在唐中後期就已出現臺參制度的雛形。

唐中晚期時,有關的官員必須首先在朝堂走廊拜見御史臺的臺官,然後才能到朝堂上親自拜見皇帝。

一般御史臺官員也有假期,如恰逢御史臺官員休假,但是相關官員還是不能直接上殿參見皇帝,臺官不在只能先到殿外門口辭謝,等臺官假滿上任後,繼續在朝堂廊下的屋舍裏向臺官辭謝或拜見,此道步驟萬萬不能省去,在殿前廊舍拜謁御史臺官的禮儀制度從唐中晚期一直到宋朝都是朝堂堅持的一種制度和原則。

宋朝剛建國時,就規定凡是從各藩鎮到中央參見皇帝的臣子,必須要進行臺參,纔可被允許覲見,宋前期繼承了唐晚期的有關臺參制度的部分規定,無論該官員有多高的官職和權勢,都要進行臺參,遵守臺參制度。

公元988年,宋太宗時期的駙馬中有幾位來自藩鎮,他們從藩鎮入朝覲見皇帝,御史臺要求他們先進行臺參,然後再去參見宋太宗,駙馬督尉很是不情願,就到皇帝面前告狀,請求皇帝不要讓自己赴臺參。

皇帝沒有因爲他們是駙馬督尉就允許他們違反臺參制度,以“風憲之職,朝綱在焉”駁回了駙馬督尉的請求,到宋中期,臺參制度有了新的發展。

宋仁宗時期有明確規定,所有相關官員應該先去赴在朝堂廊下由御史臺臺參和臺謝舉行的辭謝或參見的活動,方可再入朝堂親自向皇帝辭謝或拜見。

爲何要先赴臺參活動才能親見皇帝呢?臺參制度發展到宋朝中期已有檢查相關官員是否年老並患有疾病的功能了,到宋神宗期間,這個功能才被明確規定出來。

怎樣從“辭謝”變爲“驗疾”?

宋神宗時的監察御史王子韶曾上書給神宗,請求神宗改革臺參制度,朝廷內有部分官員年事已高,尤其在當時存在一些七十歲以上的高齡官員,這些官員必須遵守改革後的臺參制度。

臺參制度改革後規定年滿七十歲的官員必須到御史臺接受體量,檢驗這些官員是否適合繼續擔任官職。體量檢驗的步驟十分繁雜,而且赴臺參的人員又多,已不再適合在朝廷廊下的屋舍進行了,赴臺參的地點改爲御史臺。由改革的內容可以看出,臺參制度改革除了改革了臺參的功能外,還改革了臺參發生的地點,由朝堂門前改到御史臺。

王子韶的向神宗提出改革臺參制度真正的目的其實是加強對官員的管理,尤其是年老昏庸有疾病的官員的管理,王子韶把臺參制度當作管理官員的一個工具,賦予了臺參制度新的功能,王子韶在上奏的奏摺中也說到:“徒襲舊儀”,但這繼承以前皇帝舊的制度並不是他最根本的想法,僅僅是他的一個說辭罷了,更多的是利用臺參制度加強對官員的監督。

早在宋中期時,更具體地來說應該是宋仁宗時期,當時的朝廷就已經考慮到該如何加強對那些上了年級又身患疾病的官員的檢驗,這一直是當時皇帝在思考的問題,臺參制度在當時也附帶有檢驗老疾孱弱者的功能,但並沒有被沒有明確的歸定指出來,神宗時的王子韶向皇帝上書後,纔有規定正式出臺。

宋仁宗曾向各地的轉運司和刑獄司頒發詔令,讓他們負責對各地知州及同判的體量。宋仁宗的這個詔令把對官員的體量從中央向地方擴散,後來縣令等更低一級的官員都被納入被體量年老或體弱的範圍內。但是體量他們的都是來自轉運司和刑獄司的人,深受皇帝信任的御史臺在這其中沒有起到任何作用。

王子韶對宋仁宗時期的臺參制度進行改革,實際上也加強了御史臺在檢驗年老官員方面上的職權,大大提高了御史臺的地位,御史臺的地位本來就高,它相當於皇帝的耳目,是皇帝最值得信任的部門,讓御史臺負責對有關官員的體量,把這個過程更加制度化,更加嚴格。

王子韶關於臺參制度的改革內容主要規定,臺參地點必須在御史臺,每天派一名御史官對來赴臺參的仁相加詢問,詢問清楚後,如果真有年老身體不佳者御史官還要再加審覈,審覈完後,發現其實在沒有繼續擔任官職或處理政務的能力,便同意其親自到皇帝面前稟明自己的情況。《宋會要輯稿》中就有記載:“若委實不堪釐務者,並許彈奏。”

王子韶雖在改革臺參制度上做出了許多努力,但是改革後的臺參制度的實施情況並不理想,他的改革方案得到皇帝的批准,但是赴臺參的地點卻沒有實實在在地轉移到御史臺。

改革效果不佳的原因是御史臺官員及其他官員的反對,反對的聲音在改革後不久就已出現,所有導致該制度改革沒有成功。赴臺參的地點又回到朝堂,由朝廷到御史臺再回到朝廷,這個過程僅僅經歷幾個月就被定型了,臺參制度的實行地點又被固定在朝廷。

宋神宗之後臺參制度在繼續發展,它的根本性轉變爲其後的發展作了鋪墊,需赴臺參的官員的範圍在此後的發展中被擴大。

凡是經過考試、捐官或被複官的上任的官員都要到臺參進行檢驗是否有疾病,只有通過臺參的人才有資格繼續被吏部分配職位。例如紹興四年就有規定回家丁憂守喪期滿迴歸的官員也必須赴臺參,赴臺參的人羣不僅僅是年老體弱者了,發展到宋寧宗時期。這樣的舉措與規定擴大了臺參的官員範圍。

嘉定年間也規定,所有在都城升任或被貶謫的官員,或者到京城以外的地方赴任都必須進行臺參,他們都被納入了臺參制度。臺參制度究竟是如何檢驗相關官員的呢?宋朝的臺參制度主要採用兩種方法來檢驗官員的身體是否有資格赴任。

第一個方法就是“拜輯”,通過拜輯可以看出一個人的身體是否靈活,眼睛耳朵是否靈敏,爲人處世是否合乎禮儀,這些都是評判一個官員能力高低的重要手段,第二個檢驗官員的方法就是“書札”,它的意思是讓參與臺參的官員寫信,看他們的書寫能力怎麼樣。

還有其他方法,例如讓醫師配合臺參,觀察這些官員是否有什麼疾病,但此方法只在某些時候通用,從宋神宗時王子韶改革臺參制度以來,“拜輯”一直是最常用的方法。

宋朝臺參制度的演變,解決了哪些問題?

臺參制度是宋朝繼承唐朝制度的體現,宋在繼承前朝禮儀制度的同時也在創新這些制度,宋朝前期朝綱未穩,臺參制度只得保持自生的禮儀功能。

宋中後期,爲提高官員的質量,提升朝廷的權力,便加大對臺參制度的改革,臺參制度在改革中創新,影響了任官制度,宋朝的冗官現象也因爲臺參制度得到改善,加強對官員的監控和管理一直是統治者所關心的問題。

臺參制度究竟是禮儀制度還是檢驗官員的工具,其實它兩者兼具,臺參制度最先由朝廷轉移到御史臺,它在御史臺的行使時間是非常短的,可能只有數月的時間,其他官員包括御史臺臺官究竟爲何反對把臺參制度放在御史臺呢?

就是因爲臺參制度不能丟失其禮儀的功能,朝廷是最重禮儀之處,而御史臺是幫助皇帝穩固朝綱、糾察官員過失之處,具有極濃郁的政治意味,雖然它回到了朝廷,但是它檢驗官員的功能沒有改變,宋後期的冗官多,給國家治理帶來沉重的負擔,年老及不作爲的官員也是冗官的一部分,臺參制度從另一個層面來說也是朝廷除冗官的措施之一。

相關官員赴臺參,受御史臺及朝堂上皇帝的檢驗,是宋朝管理官員及去除年老體衰官員的重要方法,宋朝開創了一種新的控制管理官員的方法,不僅加強對官員思想的控制,對其身體也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身體政治”的相關歷史可以從宋臺參制度的演變中得到相關資料,對後世起到了非常大的借鑑作用。

參考文獻:

《宋會要》

《宋史》

《長安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