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8月8日報道 據塔斯社莫斯科8月7日報道,最近20年,美國不斷退出安全領域的條約,其目的是爲了實施“全球快速打擊”理念,而且不只是使用條約所規定的武器,還使用核武器。這是俄軍總參謀部戰役指揮總局局長安德烈·斯特林和總參軍事科學院軍事戰略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亞歷山大·赫里亞平在《紅星報》聯合撰文表述的觀點。

  作者認爲,美國領導人旨在實施使用新式武器的“快速打擊”理念,其中包括使用高超音速武器,而且所有這些打擊手段都可能帶有核裝藥。

  文章說,華盛頓近20年裏退出了《反彈道導彈條約》《中導條約》和《開放天空條約》,還威脅退出《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不願延長《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這都是爲了讓美國保持軍事技術優勢,從而保住其全球主導地位,並確保在未來對任何一個國家的戰爭中獲勝,首先是對俄羅斯,其中包括把俄羅斯捲入又一輪軍備競賽,以此削弱俄羅斯的經濟。

  作者指出,這體現在2018年美國發布的《核態勢評估報告》中。該文件的關鍵條款包括:在冷戰後首次把俄羅斯稱作對手,宣佈有可能實施先發制人的核打擊,計劃利用製造海基新式巡航導彈和低當量核武器全面更新核力量。

  文章認爲:“帶有這種裝藥的核武器實質上將成爲戰術武器,這無疑將導致其使用門檻的降低。美國實際上在通過新核學說的同時還通過了反導系統發展理念,其中包含一系列新規定。”

  作者認爲,美國的反導防禦系統發展理念存在着明顯的反俄目的。文章強調:“美國全球反導系統的根本目的在於化解各種導彈威脅,因此所部署的反導系統,其中也包括歐洲的反導系統,從一開始就針對的是我國的戰略導彈。”

  作者認爲,彈道導彈攔截的“零梯隊”理念尤爲危險。文章說:“不是在飛行中,而是在發射狀態就對彈道導彈施加影響,也就是說,對導彈師陣地的發射裝置、駐泊機場的飛機以及海軍基地的導彈艦艇實施打擊。必須強調的是,反導系統零梯隊的使用將使進攻性武器和防禦性武器之間的界限化爲烏有。”

  作者把美國國防部2020年6月發佈的新版《太空防禦戰略》稱作是破壞穩定的又一因素。該文件宣佈太空爲戰區,這爲美國2019年建立的太空部隊在太空部署打擊手段提供了可能。

  而且,打算在太空建立反導系統梯隊實際上就是重啓“戰略防禦倡議”(即里根的“星球大戰”計劃)。同現在一樣,該倡議涵蓋最廣泛的反導系統武器,包括微型動能攔截器、太空激光、在軌航天器、空基激光系統以及基於重型無人機的激光系統。

  文章同時還強調,來自美國北約盟友的傳統威脅依然存在。在非核武器和常規兵力方面,北約總體上對俄羅斯擁有顯著優勢。因此,北約東擴將迫使俄羅斯對現存軍事危險及自身安全所受的威脅做出反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