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有這樣一位王,他的人生可以說非常具有主角光環。從造成國家外交威脅的太子到楚國的大王,楚王熊橫的人生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那就是得失無常。

長沙之難後,熊橫在薛公的支持下從齊國歸鄉。然而,薛公田文並不是善類,經過新東國時,他和韓魏聯軍一起直擊新東國。楚臣昭蓋爲了新王及時登基,忍辱負重,勸說熊橫將新東國割讓給了齊國,來對抗秦國。秦王贏稷聽說這件事之後,果然派秦兵威脅齊國,讓齊國不許霸佔新東國。

田文一向愛名聲如羽毛,怎麼會作出如此無德的事情呢?原來,這件事是魏王與齊王的一次非常具有默契的行動。他們經常與秦國打交道 所以也趁着楚國新王初立,想分一杯羹。早在太子橫拜別齊王的時候,齊王就做出了在邊關安插重兵,逼迫太子橫的事情。

齊楚邊界處,齊王居高臨下,負手威脅,“給我楚國東部五百里的土地,我纔會放回太子,不給,太子就不要回去了。”

太子橫與太傅慎子權衡利弊,還是簽了和約,這纔回到了母國。齊王田地一直有稱帝之心,這次索要楚國東部五百里,正是爲了日後稱帝所用。爲了索要土地,連寡人這一常用自稱都不用了,直接自稱我。《戰國策》的這處細節也成功爲我們揭示了一個利益,面對暴利,王者也會撕下平時和藹可親的面具,與草民無異。

太子橫成功登基之後,齊王擔心楚王熊橫食言,於是帶着五十輛戰車來到楚國,逼迫楚王。太傅慎子見情況危急,趕快召集子良,昭常,景鯉三位大人一起商議。

子良認爲如果不割地,那齊國就會聯合別的國家以失信爲由攻打楚國,所以決定忍一時之辱。昭常表示,五百里一旦獻出,楚國國力將衰弱一大半,從此徒有大國之名,而任人欺負。

景鯉也認爲不能給齊國土地,不過楚國目前還不能以一國對抗齊國和他的盟國,不如和秦國合作。齊國忙着對付秦國,自然無暇索要土地。

慎子最終將三計合一,先讓子良與齊王簽約,之後又派昭常把守楚國東部,最後派爲景鯉帶着禮物求見秦王。子良到了齊國簽約之後,齊王田地派甲士到楚國收地。昭常看到齊使之後,肅然道,“我們這些老臣,典賣國君的土地,早就應該去死。如今齊國既然已經派人收得,那我楚國的三十萬士兵願意一決雌雄。”

齊王看到昭常扯這麼一出,非常生氣,逼問子良,“你們楚國派人獻地,又派人抵禦我齊國,這是要做什麼?”子良作爲上柱國,也是把生死置之度外,“我當時得到的王令就是來獻地,是昭常自己想反悔的,如果齊王生氣,大可以進攻好了。”

齊王田地一怒之下,真的派人去討伐昭常,結果沒到邊境,就得到了秦王兵臨城下的消息。秦昭王寫信給齊王,“齊王您逼迫楚國太子,這是不仁;又想霸佔楚國土地,這是不義。既然您做出不仁不義的事情,那就老老實實在齊國待著就可以了,如果不甘心放棄土地,那麼現在寡人放在齊國右邊的五十萬秦兵願意一決雌雄。”

齊王一看如此,趕緊放了子良,讓子良在中間打圓場,就這樣齊國退了兵,楚國的東部保住了。

但是,秦王嬴稷又豈是好惹的,齊國一退兵,他也開始向楚國索要土地。當然,楚國肯定不會給的。秦昭王大怒,立刻派秦兵進攻楚國,斬首楚人五萬,奪走了十五座城池。

秦楚爭戰後,楚懷王自己企圖逃回楚國,秦王發覺之後,派兵把守楚國通道,楚懷王只好從小路找趙主父求救。趙主父此時正在代國,年輕的趙惠文王剛剛開始處理政務,繼續維持秦趙同盟的方針,擔心得罪秦王,於是也拒絕幫助楚懷王。楚懷王靈機一動想投靠魏王,結果正好被秦兵抓住,又帶回了秦國。路途奔波,再加上接連失望,楚懷王突然發病了,之後死在了秦國。

楚王熊橫在位的第六年,秦國與韓魏在伊闕進行了大戰,殲滅韓魏聯軍24萬人。楚王熊橫聽說三晉已弱其二,於是在伊闕南部安排了士兵,打算趁機分一杯羹,完成其父當年沒完成的稱霸夢想。秦昭王發現了楚王熊橫的主意,立刻寫信威脅道,“楚國暗自安插士兵在伊闕,這是背叛秦國,秦人即將聯合他國討伐楚國,決一勝負。希望楚王準備好士兵,讓秦楚好好打一場。”

楚王熊橫害怕不已,連忙撤了兵,和秦國簽訂了和約。並於其在位第六年和第十四年,先後與秦國和親。

此後,齊楚兩國再次爭縱,互相爭鬥,小國宋國爲避戰火,請求中立。 齊王怎麼甘心失去宋國這塊肥肉呢?於是,屢屢向宋王提出無理要求,但是宋國顧全大局,還是一一退讓了。之後,策士子象替楚王向宋王提出應戰齊國的要求,子象指出齊國爲獨霸,吞併宋國是其必要手段。齊楚爭強,齊國未必會打贏,兩國必然和談,到時候就是兩個大國進攻宋國。即使楚國打輸了,宋國也會被齊王找藉口削弱,然後交給楚國征服。因此,還不如和齊國一決生死。

楚王熊橫爲了保存實力和秦國爭鬥,減少和齊國的戰爭,決心勸說宋王應戰齊國。這一決策,說明,他也嗅到了接下來秦國要對付的就是齊國。誠然,作爲弱國,宋國已經無力迴天,與其年年給大國當孫子,還不如像中山國一樣,和大國決一雌雄。

宋國戰敗了,被齊王所滅。齊王田地滅宋之後,果然暴露了獨霸的野心。他屢屢進犯楚國和三晉,甚至意圖威脅東周二公和天子。秦國,楚國和燕國等國家見時機成熟,立刻協同其它國家佈局,開始了伐齊的戰爭。

五國伐齊之後,令尹昭陽向楚王熊橫指出,五國伐齊之後,秦國的下一個目標一定是楚國。爲了對抗秦國,楚國之後應該拉攏或者威脅韓國,讓它不要與秦國合作。

楚懷王熊橫採納了昭陽的意見,與韓國的公仲進行了會談,要求韓國如果不參與伐齊的戰爭,可以提供五個城池給楚國,來對付齊國。結果,聽說齊王已經從趙國和魏國返回之後,楚國果然沒有得到韓國的土地,五國伐齊看起來受到了很大的阻礙。

不過,楚王熊橫並沒有氣餒,他知道,秦國和燕國,比自己更希望齊國衰弱。果然,楚王喫虧之後,從來不摻和大事的東周君和天子突然登場了,東周君與秦王密談之後,參與伐齊的戰爭一下子有了正當理由。在淖齒殺齊王之後,楚王熊橫在其繼位第十五年,就這樣借秦王之手,從齊國奪取了淮北之地,一血前恥。

秦昭王爲了徹底打殘齊國,派蘇涓出使楚國,派任固出使齊國。齊明聽說這件事之後,向楚王警示道,秦王現在的吞楚之心還沒有吞齊之心那麼厲害,他派人來楚國,無非是爲了向齊國展示,可以把楚國交出來給齊國,在外交上支援任固。齊國和秦國簽約,一定對楚國不利。

不如,等到蘇涓來辭職的時候,把這一消息傳到齊國,再添油加醋,毀謗任固。齊王必然會羞辱任固,齊秦必然會不合。這樣,楚王就可以憑藉已經衰弱的齊國和秦國相爭,得到漢中。也可以直接借秦王之手徹底滅齊,分得淮泗之地,準備之後的秦楚爭霸。之後,楚王熊橫果然爲了繼續和秦國搞好關係,將楚國的穰地送給了秦國。

楚王熊橫在其繼位之初的前十五年,飽嘗他國欺辱,自己也因爲執政不成熟和國家實力的問題,使得楚國損失了很多。但是,他並不是後人想象的笨蛋,隨着年齡的增長,他也開始學會隱忍,學會聽取自己喜歡的意見,學會靈活使用陰謀陽謀。然而,楚王熊橫也有一個大志並沒有實現,這個志向就是效法楚莊王,威懾東周。那麼,在與秦昭王的爭鬥中,楚王熊橫會獲得勝利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