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部戰區空軍發佈題爲《夏練三伏,到位即戰!他們時刻準備着!》的訓練報道。報道介紹了南部戰區空軍雷達某旅某機動分隊夏練三伏,奔襲數百公里編織起電磁之網。

從報道的圖片細節可以看出,我軍似乎也已經裝備高機動米波雷達。如果確實是,則算打破了俄羅斯在該領域的壟斷。今天,北國防務就來說說高機動米波雷達。

△從天線單元看,這疑似我軍新亮相的高機動米波雷達,其相比傳統米波雷達尺寸不大,但波段特性應該仍能保證它的探測威力

隨着防區外武器以及各類精確制導武器“飛入尋常百姓家”,作爲“戰場之眼”的雷達裝備面臨前所未有的威脅。因爲一旦開打,它們必將是敵人第一攻擊目標,而傳統的雷達則大都爲固定或半固定設施,生存能力脆弱。

在這一背景下,意味着生存能力的機動性也就成了現代雷達的重要指標,解放軍雷達部隊在歷次閱兵中亮相的各型雷達均採用機動性能出色的自行式底盤。不過,在珠海航展上亮相的JY-27A和YLC-8B這些大型反隱身雷達採用的則依然僅是可搬移設計,即它們雖然具備可移動特徵,但那麼大的雷達真要轉移部署,其撤收、展開能力與真正的高機動雷達還是有差距。

△被譽爲中國反隱身“旗艦”型號的YLC-8B工作在UHF頻段,天線尺寸雖比JY-27A小,但也是大傢伙

JY-27A、YLC-8B分別工作在VHF、UHF波段,前者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米波雷達,這兩款雷達都擁有經過檢驗的那種、出色的反隱身能力。但因爲工作波段的特性,它們都需要相應的較大天線口徑來保證自身的探測精度。同時,它們作爲國土防空預警情報網絡的排頭兵,也讓它們需要更大的功率、更大的口徑達到更高的性能。

△“天空”-M系統的RLM-M型VHF/米波,巨大的天線要實現快速撤收、展開以實現高機動並非易事。即便是小型米波雷達,要實現高機動並保證性能也不容易

這個需求與高機動當然是衝突的,但是不是就不能做呢?也不是,俄軍最新的55Zh6M“天空”-M機動多波段一體化雷達系統就包含米波雷達RLM-M,該雷達的天線面積達230多平方米(相當於3個標準羽毛球場),卻可以實現在15分鐘內撤收或展開工作。俄廠家稱天線使用了“獨一無二”的液壓摺疊系統,這個看起來簡單實則複雜,某種程度上說,這的確體現了俄軍工在工程機械領域的功底。

“天空”-M是俄軍新一代雷達系統全面走向機動化的一個縮影,但俄軍走上這條路的一個前提是它們擁有大量固定的“沃羅涅日”系列大型早期預警雷達和“集裝箱”等超視距雷達系統,“天空”-M這些雷達在一定程度上是它們的補充。而JY-27A、YLC-8B這些雷達目前作爲我軍的骨幹預警力量,還是採用最佳觀測點進行預設陣地部署,對機動性能的要求相對沒那麼高,因此不能一概而論。但從長期來看,更好的機動性能當然還是趨勢。

△美軍的“下一代干擾機”(NGJ)規劃了干擾米波雷達的型號,但短期內還看不到

那麼這也帶來一個問題,米波雷達作爲反隱身技術的“玄門正宗”,如今隱身戰機的威脅如此之大,JY-27A、YLC-8B又不適合高機動作戰,如果沒有高機動可靈活部署的米波雷達終歸是不行的。我軍如若真裝備新型高機動米波雷達,核心意義也就在於此,有了此類雷達,一旦哪個方向有隱身威脅便可以及時用它加強反隱身預警能力。

當然,先進、高性能的高機動米波的意義並不僅限於反隱身,因爲現有的電子壓制裝備很難對其進行壓制、甚至干擾。在複雜電磁作戰環境下,作爲預警網絡的“備份”,它可以發揮獨特的重要作用。

△1L125型最大探測距離500千米,與另一款小型X波段機動雷達組成103Zh6型機動多波段一體化雷達系統。我們可以把它看成“天空”-M的“迷你版本”

目前,國際上只有俄軍裝備先進的高機動米波雷達,除了上述RLM-M型大型雷達,還有一款“迷你”型的1L125型小型高機動米波雷達,對常規目標,前者最大探測距離可達1800千米,後者的探測距離也能達到500千米。我軍新亮相的高機動米波雷達天線似乎比1L125型略小,探測距離應該可與之其相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