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有一部电影,名为《传染病》。你如果选择在2020年看的话,一定会惊奇的发现,现在上演的各种各样的魔幻现实早在几年前的影片中得到体现。

当然,那部影片作为一部灾难影片的话,显然功力是欠缺的,如果作为科普教学片的话,意义还是在的。

毕竟,那部影片中,我们看到的了在新型病毒爆发的时候,人们的反应会如何,病毒传播的路径是怎么样的等等。

从这个角度来看,那部电影让很多不了解病毒的人得到了非常中肯的认识,其积极的意义还是在的。了解了病毒的传播路径,那么我们就来看看病毒的意义。

为什么会产生病毒,病毒如果被赋予别的意义的话,人类的生活将会发生哪些变化。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看看今天的这部影片《致命拜访》。

《致命拜访》上映于2007年,它比《传染病》还早一点,而且它先于后者提出了一个概念,什么是病毒,生物学的角度来看,病毒是病毒,而人类发展的眼光下,审视一下什么是病毒呢,“病毒”的定义或许会更加的广泛。

由于一次外太空飞船失事事故,导致飞船上携带的病毒散落在美国的一大片区域。于是,悲剧发生了,很多人不幸感染了此类病毒,而且病毒的传播非常广,速度非常快,人们根本应接不暇。

一个心理医生与自己政界的丈夫离婚后,独自带着孩子生活,期间,有一个医生朋友非常关心她的生活,而且也愿意跟她更进一步,但是心理医生还是走不出自己失败的婚姻。在这个时候,病毒来了。

一觉醒来,周围的人都开始变得陌生,人们的目光呆滞,街上也少了很多的纷争。但是明眼人一看这就不正常,这个时候,前夫来了电话,说是需要与儿子见面,心理医生很困惑,因为这个要求之前没有出现过。

但是碍于前夫毕竟是孩子的父亲,心理医生即使不愿意,也最终促成了两人的见面,但是没想到,悲剧就从这次见面开始发生了。

本片虽然阵容豪华且强大,但是故事本身却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如果代入进去一些别的观点的话,显然要比本片自身所展现的内容要有意思的多。

首先来看看本片中的病毒是一种什么病毒。

这是一种被感染后就世界和平的病毒,这种病毒可以促使人类社会完成大一统,但是却牺牲掉了每一个人的特性。

因此,在自由民主的美国,这种病毒就如同某种制度一样被人厌恶。

而本片的事实也是为我们展现这种病毒带来的后果,而且是被人们厌恶和恐惧的可怕后果。

人类社会需要特性,这是大前提,而在这样的特性基础上,还需要一些普遍的,地域性的共性。

因为有了这样的共性,才会有一个又一个的国家,才会有意识形态的不同。

这本身是没有问题的,唯一有问题的是特性与共性如何共存的问题。

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的时候,病毒应用而生了。它不会在乎共性还是特性究竟哪个好。

它所带来的打击是全方位的无差别的。这种打击一定程度上会让我们觉得生活无望,因为某种属性已经完全的统治了全人类,这是一种非常可怕的事情。

对于西方社会而言,这种可怕的事情莫过于东方社会带来的那种恐惧感。

但是身处美利坚的人们却不曾考虑过,为什么冷战过后,世界上依旧是会发生很多的局部战争。

原因很简单,美国自己就是一个“大病毒”,当它向着全世界进行文化输出的时候,这种输出去的意识形态以及文化制度就是一种“病毒”。

这种病毒完全比得上片中出现的那种生物角度的病毒。包括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等等,这些战争普遍属于病毒式的输出战争。

而那些饱受战乱侵袭的地区的人们。他们对于和平的渴望,就如同片中的人们对于没有病毒的世界的渴望是一样的。

他们自己有自己的生活秩序,这种秩序是应该受到尊重的,是不应该被美国的意识形态所左右的。

但是现实中的那些国家的人们,他们面对病毒的侵袭,就如同本片中除去女主之外的普通人一样。他们没有招架之力,也不会有能力进行反击。

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女主的身份和社会地位决定了,在面对灾难的时候,她有各种各样的方法来使得自己以及自己的亲人得以保全。

女主可以寻求医生男友以及政界前夫的影响力,但是普通人呢?他们只是被病毒感染的个体的千万分之一。这就更加的讽刺了。

片子的最后,病毒得到了遏制,但是现实中的“病毒”呢?只要是霸权主义还存在,这种病毒就会对无辜的人类不断侵袭。

……

你好,再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