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情感熱播劇《三十而已》因爲情節設置接地氣,人物性格帶入感強,這段時間,成爲網友熱議話題。劇中演員也紛紛上熱搜。只是,讓演員張月沒想到的是,因爲飾演《三十而已》裏勾搭有婦之夫的“小三”林有有,自己竟遭網絡攻擊。(8月9日《南方都市報》)

我也是《三十而已》的追劇者。“林有有”這個角色確實讓人十分痛恨。“林有有”不僅是小三,而且將厚顏無恥進行到底,丟失了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情感觀,丟失了善惡醜美的認知。因此,“林有有”這樣的角色是萬人唾棄的。

觀衆“痛恨林有有”本來是好事。這說明觀衆的價值觀是正確的,“反對反面角色”就是“認同正面角色”。而“認同正面角色”也就說明電視劇創作的目的達到了,起到了傳播正確價值觀的作用。全國觀衆“痛恨林有有”,恰恰是我們想看到的結果。對於“醜陋”的就需排斥,對於“美好”的就需要追崇。

然而,人們把“對林有有的恨”變成了“對演員的痛恨”。一些網友“把演員張月當成了林有有”,在演員張月的微博留言,稱她是綠茶、不要臉、噁心,還有人說她長得就像小三。爲此,張月不得不關掉微博評論功能躲避人身攻擊。而在各家視頻網站上的《三十而已》彈幕上,更是“罵事連連”,有的人確實是在謾罵“林有有”這個角色,而還有很多人是在謾罵“林有有的扮演者張月”。

“反面角色”被觀衆痛罵,說明演員的表演是到位的,演員的表演是優秀的。演員的能力就應該是“把好人演好”,“把壞人演壞”。假如說,一個演員把“好人”和“壞人”演的“好壞分不清”,那這樣的演員還是演員嗎!

“快意恩仇”不能沒有底線,把“對反面角色的痛恨”轉化成“對演員的痛恨”是一種壞習慣。有的人甚至指名道姓的謾罵“某個壞演員”,有的在彈幕裏謾罵,有的則在演員的微博上公衆號上攻擊。因扮演“反面角色”而遭網上惡意攻擊,演員張月並非第一個。同樣飾演“小三”,《我的前半生》裏凌玲的扮演者吳越,也被罵怕了,甚至還受到人格侮辱,被罵“太賤”“太醜”。《還珠格格》裏容嬤嬤的扮演者李明啓老師,外出買菜,都會被小販拿着雞蛋往臉上丟。

有人說,這是因爲觀衆“入戲太深”。對於這一點筆者是不認同的,再愚蠢的觀衆也不至於分不清“角色”和“演員”。因此,我們有必要用法律武器進行回擊。比如,說好“彈幕”不能發表謾罵、帶有人身攻擊的話語,最終是如何管理的?比如,說好的禁止網絡暴力是如何落實的?林有有扮演者遭網暴,網絡暴力要用法律回擊。豈能把對角色的恨,變成對演員的攻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