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關係到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也與每個家庭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爲加快振興消費市場,促進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有效對沖疫情影響,滿足人民羣衆消費需要,近日,省發改委、省委宣傳部等24部門聯合印發《關於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從大力優化國內市場供給、重點推進文旅休閒消費提質升級、加快構建“智能+”消費生態體系等六個方面,提出19條“硬核”舉措,促進我省消費擴容提質。

全面提升國產商品和服務競爭力 擴大老字號品牌知名度

《實施方案》首先提出的是全面提升國產商品和服務競爭力,推進“一站式”服務試點,推動養老、家政、托育、文化和旅遊、體育、健康等領域服務標準制修訂與試點示範,建設一批特色文化產業創意園區、特色藝術街區,形成集合文創商店、特色書店、小劇場、文化娛樂場所等多種業態的消費集聚地。

針對自主品牌,要擴大老字號品牌的知名度、美譽度和網絡營銷渠道,鼓勵在步行街、旅遊景區建設一批線上線下融合的老字號集中展示區,推動老字號進商場、超市、便利店。同時,推進實施“晉字號”品牌強農行動,開展山西農業品牌目錄徵集。並持續辦好中國品牌日活動。

針對進口商品,要用好太原市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試點政策,支持武宿綜合保稅區進境水果和進口冰鮮水產品指定口岸建設,擴大優質消費品進口。落實好降低日用消費品進口關稅的政策,將高檔手錶、貴重首飾和珠寶玉石的消費稅由進口環節後移至零售環節徵收。此外,進一步完善免稅業政策,在免稅店設立一定面積的國產商品銷售區,引導相關企業開發專供免稅渠道的優質特色國產商品。

打響“康養山西、夏養山西”品牌 改善入境旅遊與購物環境

針對受疫情影響嚴重的文旅消費,《實施方案》提出,要豐富特色文化旅遊產品,建設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區,開展山西工藝美術大師工作室創建,塑造琺華器、推光漆、澄泥硯“山西三寶”品牌,打響“康養山西、夏養山西”品牌,大力發展鄉村康養、森林康養、溫泉康養、中醫藥康養和康養地產等業態。

同時,建成一批功能完善的自駕車露營驛站營地,鼓勵發展中小型、主題性、特色類、定製類旅遊演藝項目。發展支線航空、通用航空服務,支持和引導特色航空飛行營地建設。推動文化創意、生態休閒、鄉村旅遊等特色產業,推動保護利用與產業發展良性互動。

此外,改善入境旅遊與購物環境,暢通消費投訴渠道,鼓勵銀行金融機構在海外遊客相對集中的旅遊景區景點設立貨幣兌換業務。創新文化旅遊宣傳推廣模式,舉辦雲遊山西在線宣傳,拓展客源市場。

加快推進成熟商圈上檔升級 優化城鄉商業網點佈局

如何提升城鄉融合消費?《實施方案》提出,結合區域發展佈局打造消費中心,加快推進成熟商圈上檔升級,形成若干區域消費中心。重點培育5至8家基礎好、帶動性強的品牌連鎖便利店企業,品牌連鎖便利店門店數量達到3000家以上,實現中心城區社區全覆蓋。

同時,優化城鄉商業網點佈局,實施“郵政在鄉”,升級“快遞下鄉”,舉辦系列貧困地區農特產品“五進”產銷對接活動。加強消費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打通農村物流配送“最後一公里”。

構建“智能+”消費生態體系 培育壯大新興消費

疫情期間,智能消費、網絡消費、健康消費等逆勢上揚,無人接觸配送、“宅經濟”、社羣團購等消費新模式異軍突起,蘊含着巨大的消費潛力。爲此,《實施方案》提出構建“智能+”消費生態體系,促進培育壯大新興消費。

首先,加快5G網絡等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和商用步伐,大力推動5G+醫療健康、5G+車聯網、5G+VR/AR等創新發展,搭建廣電有線+ 5G無線網絡,大力推動5G+4K/VR超高清視頻業務,實現居民家庭有線無線交互,大屏小屏互動。全面推進信息進村入戶工程,提升農村貧困地區寬帶用戶接入速率和普及水平。

同時,鼓勵線上線下融合等新消費模式發展。鼓勵建設“智慧商店”“智慧街區”“智慧商圈”。鼓勵使用綠色智能產品。大力發展“互聯網+社會服務”消費模式,加強在線教育課程資源建設,逐步開展家庭醫生電子化簽約,支持發展社區居家“虛擬養老院”。

支持返鄉入鄉創業 穩定和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

在持續提高居民消費能力方面,《實施方案》提出,要促進重點羣體增收激發消費潛力,完善技術技能人員激勵政策,支持農民工、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等人員返鄉入鄉創業,促進符合合法穩定住所、合法穩定就業、學歷人員、在校大學生和技術技能人才的各類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

穩定和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豐富和規範居民投資理財產品,穩定資本市場財產性收入預期,堅決查處嚴重損害中小投資者分紅派息權益的行爲。探索賦予農民對集體資產股份的佔有、收益、有償退出及抵押、擔保、繼承權。穩步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

推進消費領域信用體系建設 暢通消費者維權渠道

爲了讓消費者放心消費,《實施方案》提出要強化市場秩序監管,加強反不正當競爭執法,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環境。並積極推進消費領域信用體系建設,落實個人信息保護制度和消費後評價制度,建立健全企業和相關人員信用記錄。爲公衆提供信用信息一站式查詢和消費預警提示服務。

同時,暢通消費者維權渠道,嚴格落實網絡購買商品七日無理由退貨制度,鼓勵線下實體店自主承諾無理由退貨。探索建立當地特色旅遊商品無理由退貨制度。開展消費投訴信息公示,利用網絡、廣播電視、維權服務點電子公示牌等多種形式公開投訴產品和服務信息。(記者 郭燕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