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毕业两年零一个月后,笔者终于!拿到!律师执业证啦!

(开心开心!)

不要怪笔者这么激动,从毕业进入律所工作,到执业证拿到手,个中艰辛,经历过帝都申请律师执业的朋友们都懂···

借由拿证当下的激动心情,笔者想随意聊聊实习律师二三事,讲讲自己的经历感悟,也希望能为有意在北京从事律师工作的朋友们提供一点点参考。

(特别提醒,本文系笔者个人观点,尤其后半篇经历、感受部分主观性极强,不代表所供职团队和律所的立场与观点。)

一、关于实习律师、律师的常见问题

1.实习律师是不是律所实习生?

实习律师常遇尴尬:亲友询问——“都工作一年了,怎么还是实习生呀?”客户质疑——“为什么派个实习生来对接我们的案子,让你们律所至少派个律师助理过来!”

跟各位亲友、客户们解释一下,实习律师并不是律所实习生,而是已经正式在律所工作的、一般而言比律师助理要资深一些的明日大状(误)。

(注:此处的律师助理指狭义的律师助理,即未申领实习律师证和执业证的、进行律师辅助工作的非行政类工作人员。)

2.律师助理、实习律师、执业律师到底有什么区别?

法学生毕业进入律所工作,一般会经历下面几个阶段:律所入职、申请实习、实习律师期、申请执业、取得执业证。

从律所入职律所后至实习律师证下发前的阶段一般称为律师助理,辅助实习律师、执业律师开展工作,该阶段不能以律师或实习律师身份担任案件代理人。

申领实习律师证后至律师执业证下发前为实习律师,实习律师不能以律师名义独自承办律师业务,可随执业律师一同代理案件。

申请执业通过取得执业证后成为执业律师,执业律师可独立作为案件代理人承办律师业务。

也就是说,一般而言,工作资历由浅入深为:律师助理、实习律师、执业律师。

3.通过司法考试是不是就可以当律师啦?

不是的,通过法律职业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即大家常说的“司法考试”、“法考”),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是成为一名执业律师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前提)。很多过了司法考试的人最终都没有从事律师行业,但每一个执业律师都需要过司考。

往年申请实习前即需过司考。今年为了缓解疫情带来的就业压力,人力社保部、司法部等七部门发布《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实施部分职业资格“先上岗、再考证”的通知》放宽政策,允许2020届,以及2018届、2019届尚未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且未落实工作单位的高校毕业生先在律所申请实习,在实习律师期间过司考。

因此,如果想成为一名律师,通过司法考试只是第一步。在过司考和成为执业律师之间还隔着进律所、挂实习、熬实习、过面试、申执业等无数个日日夜夜(微笑jpg.)。

二、帝都申请实习、执业流程

本部分也可以叫帝都律师的艰难打怪之路。

经与各地律所入职的同学交流,大家一致认可:在帝都申请律师执业的历程最为艰辛、漫长。尤其对于非京籍同学。

如果你想在帝都做律师,从毕业入职到申请执业拿证,大概需要经历下面几个过程:

第一,入职后准备实习申请材料的律师助理阶段。该阶段你需做好实习申请材料前期准备工作。因北京市律协于2020年3月13日再次修改相关细则,简化实习申请材料,现申请实习已无需提交六个月社保证明或居住证等材料,但仍需提供北京市特定存档机构出具的存档证明。

如果你是京籍同学,档案在北京,该阶段相对较短。如果是非京籍同学,还需将档案先从学校迁回原籍后再调入北京存档机构托管存放,建议一毕业即着手准备。

第二,向北京律协提交相关材料申请律师实习。你需要提交身份证复印件、存档证明、无刑事处罚证明等材料,具体材料清单及要求可参照北京市律师协会官网最新发布的《北京市律师协会申请律师执业人员实习管理实施细则修正案》。

实习申请通过后,北京律协将给你下发申请律师执业人员实习证(小蓝本)。拿到小蓝本,你才正式成为一名实习律师。如你入职后立即准备申请材料,最快可在一个半月左右拿到小蓝本。

(小蓝本↑↑↑)

第三,实习律师阶段。小蓝本上标注有一年的证件有效期,但这并不意味着你的实习阶段只有一年。在拿到执业证之前,你都必须以实习律师的名义开展工作。

实习阶段你需要跟着指导老师、其他执业律师处理十个以上的案子,需要参加北京律协组织的为期一个月的培训,取得结业证书。该阶段你不能独自承办律师业务,不能独自出庭和签署法律文书,必须在执业律师的指导下开展工作。

需要提醒的是,帝都实习律师人数众多,任何需要排期的项目均进展缓慢,律协培训建议至少提前三个月报名。

第四,面试。实习期满后你需要向北京律协递交《实习鉴定书》、社保记录、工资证明等材料申请面试。一般而言,申请之后一个月至三个月排期面试。

往年面试为现场问答,你需要带好实习期间所参与的十起案件的卷宗前往现场,供面试官现场翻看提问,平均时长约30分钟。今年因疫情原因采取线上面试,考官根据《实习鉴定书》等材料在线提问,时间较短。疫情缓解后可能恢复现场面试。

第五,申请执业。面试后一般一周左右出面试结果,通过面试后需公示一周。公示完毕之后即可申请执业。申请材料提交后一个月到一个半月左右拿到律师执业证。

(执业证↑↑↑)

可能你会好奇,整个流程虽然看起来有点复杂,但严格来说实习期应该也就一年出头,为什么笔者足足等了两年有余?

原因有二:第一、拖延。笔者刚入职时,恰遇北京律协放宽六个月社保/居住证的限制,本可尽早申请实习,但笔者当时正于某证券公司驻场处理案件忙得不可开交(其实还是因为不够重视),又觉得来日方长不争旦夕,故而一拖再拖,等了近两个月才申请。第二、疫情和年检。因疫情原因,北京律协今年年初暂停面试,后笔者面试完又遇律所年检暂停执业申请,故拿证时间生生往后延了半年。

比笔者早一个半月交实习申请材料的某同学在年前最后一批通过面试,早半年拿到执业证,嘲笑笔者至今。

因此,过来人的血泪教训:尽早申请,千万别拖!

三、实习律师阶段需要做什么

如果把律师这个职业比作修炼绝世武功,那么实习律师阶段要做的,大概是每天修心苦练,扎扎实实打磨基本功。

但大多数武者初入江湖,刚在学校学了几本武林秘籍,难免踌躇满志,眼高手低。总是要见识几场真实的高手过招,经历过几次纸上谈兵的困顿,遭遇过几回灰头土脸的窘迫,体验一番困窘、孤独、迷茫、自我怀疑之后,才慢慢摸索出前进的方向。

这种困窘,可能是初次深入实务,发现所学知识没办法完全解决问题的手足无措。

可能是刚开始撰写正式法律文书,从格式到表达,被高年级律师反复退回纠错,陷入自我怀疑的沮丧失落。

可能是接触某个完全陌生的行业,对业务模式还不甚了解,就需对其中的法律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逼着自己疯狂检索学习的焦虑紧迫。

也可能是接到紧急任务,需要立刻出具法律意见,加班到凌晨三四点,回家时望着出租车窗外霓虹灯火混着晨曦微光的片刻恍惚。

还可能是客户对“实习律师”的误解,或是被某地方法官以实习律师不能(跟执业律师一起)代理案件为由拒绝在裁判文书上代理人一栏具名的委屈与无奈。

怎么面对这些困窘呢?无他,只有排除杂念,沉心修炼武功。

一方面,跟着师父(指导老师)、前辈(其他执业律师)深入一个个案件当中,学习琢磨,去粗取精;另一方面,也需要自己多钻研积累,加深拓宽知识和能力,精进技艺。具体而言:

技能上,需要熟练、精进律师办案的基本技能,如卷宗整理、法律检索、文书写作、表达沟通等。

专业上,需要提高自学能力,不断更新拓宽知识储备,举一反三,对其他行业的法律问题触类旁通。

思维上,需要转变思维方式,从单纯的学习研究性思维转变为问题解决为导向的思维。

能力上,需要从单一到综合、从基础到高阶,逐步练就处理复杂法律事务的能力。

心态上,需要内核坚定,不过度情绪化,不被暂时的困难吓跑,能应对不确定性。

打好基本功,并不断精进,练就独立处理案件的能力,才能成为一名真“证”的执业律师,执业证才能不至于名不副实。

插句题外话,前段时间,某政协委员建议将实习律师的实习期限延长至两年,笔者认为大不妥。

实习期的长短与律师能力的高低并非完全线性相关。笔者见过不少实习律师的办案能力已经不逊大多数执业律师,也见过从业数年却连法条都用错文书也极为潦草的执业律师。

在目前实习期规定为一年的情况下,实际的律师实习期已经近两年,已经足够一个勤奋的新人成长成为一名合格的律师。想要提高律师行业的服务水平,应该从优化、严格执业考核标准入手,而非简单粗暴地延长实习时间。

实习律师因为各种原因在行业中一直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建议前浪们还是多多体恤,就不要再额外设置障碍了。

四、得失感悟

以下就纯属个人经历感受了,建议跳过,直接到文末转发点赞(哈哈)。

毕业至今,从律师助理到实习律师,再到终于成为执业律师, 笔者经历了职场菜鸟初期的手足无措,初拟文书不得要义时的自我怀疑,接手棘手疑难案件时的焦虑难眠,办案遇到知识盲区时的熬夜补课,以及面对行业不确定性时的茫然若迷。

但同时,也经历过与小伙伴们一起组队连续加班处理紧急疑难案件时的苦中作乐,品尝过第一次作为代理人参加庭审时的紧张激动,感受过埋头研究案件终于攻克难题时的热血与成就感,体会过自觉有所成长取得进步时的淡淡欣慰。

在这一路打怪的过程中,有两个问题经常被提及。

1.或得或失?

有得,亦有失。

笔者在学生时代一直是个非常懒散随意的人。两年的律助及实习律师经历,在某种意义上,推着笔者走出了一部分舒适区,去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能,尝试着去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问题。

律师的工作需要直面实务中各行各业遇到的法律疑难杂症,并迅速作出精准的分析和回应,为当事人解决实际问题。因而这份工作及背后的责任会逼着人迅速成长。

这种成长,或是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或是思维方式的转变,或是更新知识的紧迫感,亦或是练就的应对不确定性的从容。

每段历程必然得失相伴。

前段时间聚餐,许久未见的同学笑言笔者沉静不少,似有未来大状之姿。尔后却在微信中婉转提醒笔者警惕“心为形役”,不要让工作将真实的自我吞没,还是希望工作之外多像之前一样开心傻笑。

这使笔者分外警醒。社会规则的冲击与打磨是迈出象牙塔之后的必经历程,但磨砺出来的盔甲是为了保护内心的真我,而非长入皮肉异化成坚硬冰冷的假面人。

勿忘本心,切记,切记。

除此之外,既已踏上旅程,且望前路,得失不必深究。

2. 为什么选择做律师?

这个问题笔者被问过无数遍,现在也时常被问及。

最初选择律师这个行业,多少有些一意孤行。相较于体制内和大多数公司的法务工作,律师无疑是更加辛苦、更具不确定性。

记得择业当口,已经工作两年的律师好友直言律师这条路不好走,劝笔者不必撞南墙。当时少年心性,还是不管不顾一头撞了进来。

why to be a lawyer?

彼时初出象牙塔,对这个的回答天真而理想。为了学更多的东西,为了更快地成长,为了解决一个个问题时小小的满足感,为了应对一个个复杂案件时的挑战性与通关爽感,为了更自由的生活,也为了靠一技之长立足于社会,获得有尊严而体面的生活。

工作两年,经历过社会规则的冲击与生活的磨砺,期间有过不少怀疑和迷茫。到现在,反而不再去过多纠结其中的意义。再被问起这个问题,往往一笑带过。

非要说点什么的话。

大约是笔者还相信这份职业中尚有不变的东西。

所谓匠人精神。

入行两年,有过三位十分优秀的律师手把手教笔者。无论哪一位,都跟笔者反复强调专业是律师的立身之本。律师工作是一门手工活,需要反复打磨、精进技艺,方可成材。亦谓“如琢如磨,如切如磋”。

某种意义上,这契合了笔者对于职人一部分乌托邦式的理想。对极致的追求,对专业的尊重。一生悬命,不断打磨,终成一家。

或是妄谈,或将破碎。

但至少此刻仍是勇气与信仰。

拿证后,笔者把微信头像从学生时代的照片默默换成了正装照。

朋友问,这是从此以后要告别伪文艺中二女青年了吗?

我笑说这是后浪觉醒,要向有模有样的假面大状行列迈进了。心里却想着,这是职场的成人式,工作中我可得要变成能独当一面的陈律师了。

多多指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