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透彻的分析、再宏伟的蓝图,没有行动,就成了放空炮。所有的规划和设想,最终都要在“落实”“做实”上发力——这是“淄博之力”的重要内涵。

发力,需要信心——“心胜则赢”;需要用心——“拿事当事干”。两者不可偏废,都很重要。但对不少人而言,他们缺的不是信心,而是用心。

什么叫“用心”?首先要在方向上用心,做到“调优路径、靶向发力”。力道虽足,方向错了,南辕北辙,效果适得其反。

春秋时期,郑国有个政治家,名叫子产。有一年发大水,河水泛滥,给百姓过河带来了麻烦。子产体恤民情,把自己的专车贡献出来,供百姓渡河之用。这算很“用力”了吧?

孟子却说:“作为官员,河水泛滥,子产应该首先想到去架桥。贡献自己的马车固然显得亲民,又能有多大作用呢?”这是在批评子产,把用力的方向搞错了。

“调优路径、靶向发力”,就是要去架桥铺路,而不是用自己的马车去周济百姓。当然,不是说你不要去做好人好事了,该做还要做;但更关键的,是要想着如何“普惠”——惠及更多的人。

所谓“有解思维”,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最优选择”的问题。河水泛滥,执政者有很多选择:可以用车马渡人,也可以修桥,实在来不及,修个浮桥、独木桥,也未尝不可。在眼前困难和长远利益面前,一定有一个“最优答案”“最优路径”;我们要做的,是把这个“最优”找出来,精准发力。

找到了“最优路径”,就好比围棋中布下了关键棋子,一子落下,杀敌一片,局势豁然开朗。

除了在方向上用心,更要在提高能力上用心。

“最优路径”,不是号召走捷径,甚至投机取巧。这种最优,必然以实力、能力为基础。如果郑国没有造桥的实力和能力,那即便子产具备“最优思维”,恐怕也无能为力。

增强实力、提高能力,“靶向发力”才有实效,“淄博之力”才会真正传递到每一个终端,从而汇聚成淄博前进的巨大推动力。

(大众报业记者 高金国 报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