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聊城,地處魯西平原,毗鄰河南、河北,位於華東、華中、華北三大區域交界處。代表中國商業文明的京杭大運河和代表農業文明的黃河在這裏交匯,禮樂興邦的齊魯文化和慷慨悲歌的燕趙文化在這裏交融。

聊城歷史悠久,人文繁盛,湧現出無數英雄豪傑。這些人創造了令人矚目的輝煌成就,也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構築起這座城市的文化品格。

聊城以“江北水城·運河古都”而著稱。京杭大運河和徒駭河縱貫市區,中國北方最大的城市湖泊東昌湖環抱古城,、鐵塔、山陝會館、、傅斯年陳列館、孔繁森紀念館等聞名海內外的文物單位,似顆顆明珠閃爍於城中湖畔,形成了“城中有水、水中有城、城水一體、交相輝映”的獨特城市風貌。

生活在一座城市,要讀懂她的內涵,瞭解她的故事。聊城,值得我們無限品讀。大衆網聊城站推出人文地理類新聞欄目——《聊城印記》,在往事中訴說聊城歷史,在現實中描繪聊城發展,在歷史、現在、未來的穿越交錯之間,記錄聊城,愛上聊城。

馬本齋烈士陵園。

翻修中的馬本齋烈士陵園。

馬本齋在南街村的舊居。

院子裏馬本齋曾用來拴馬的棗樹。

大衆網記者 侯曉

說到莘縣張魯鎮,大家都很熟悉,它是一個回族鎮,全省5個少數民族鄉鎮之一,是聊城市唯一的回族鎮,更是全省唯一的回族中心鎮。其中,有一個特色村莊不得不提,那就是南街村。

南街村建村三百年曆史,全村兩百戶人家全部爲回族人,之所以稱其爲特色村落,不僅僅是因爲這裏有着濃濃的民族異域風情,還因爲一位大家耳熟能詳的回族抗日英雄馬本齋曾居住該村,設根據地,帶領莘縣軍民抵抗日寇。

一個民族特色村

南街村位於莘縣張魯回族鎮駐地西部,馬頰河以西,北臨莘張公路、西鄰丈櫻公路,是全鎮7個回族村之一。走進南街村,你會很自然地發現,基本上家家戶戶大門上方都有清真標誌。這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少數民族村落。

據村支部書記楊慶昌介紹,南街村建村歷史已有三百年,目前全村共229戶總計800人口,全都是回族。都說回族人民能歌善舞,此話一點不假。別看南街村不大,僅文化社團就有七八個,有秧歌隊,有高蹺隊,還有舞龍舞獅隊。

文化活動不斷,出門就能看大戲,南街村的日子美。在張魯鎮本齋廣場,經常可以看到村民手舞足蹈的場景。據介紹,南街村舞龍獅文化已經傳統多年,每年春節、元宵節等節假日期間,南街村的舞龍獅民俗活動都會吸引衆多遊客。

說到回族的民族特色,清真寺建築值得一去。在楊慶昌的引領下,大衆網記者來到位於村中央的清真寺,這裏是南街村民定期作禮拜的場所。古樸莊嚴,巍峨大氣,近距離接觸,一股濃郁的民族風情如春風拂面襲來。

據介紹,這座清真寺爲南寺。在張魯鎮,清真寺共分南寺、北寺和女寺,南街村的南寺規模最大。據介紹,南寺始建於明朝初期,佔地面積3畝有餘,主要建築物包括“無樑殿”、禮拜殿、南北講堂、東對廳、沐浴室及石碑樓。

一個鄉間美食村

說到回族,其美食文化更值得一說。有的網友會說,蘭州拉麪很出名,在聊城市區,走幾條街就看到拉麪館。還有的網友會說,回族人做的燒麥和羊肉包子很地道。不過,僅僅知道這些未免有些孤陋寡聞,回族美食絕不是喫頓燒麥那麼簡單。

村支部書記楊慶昌說,單說張魯回民鎮的美食,主要就是清真九大碗。這九大碗頗有講究,煎、炒、燴、炸、爆、烤、蒸、燉等烹飪技巧悉數在內。食材和選料選擇很挑剔,只有這樣,做出的牛肉酥爛綿香,羊肉油膩適中,麪食香脆可口。

據介紹,清真九大碗是回族穆斯林在特殊或重要的節日裏纔會做的一種特色美食,地位有點像西北的手抓羊肉,在各地,使用食材方面稍有差異。總體上,清真九大碗主要包含了蒸羊肉、紅燒牛肉、紅燒丸子、燉雞塊、酥肉、羊雜及各種燴菜。

所以說,來到莘縣張魯,可以喫到純正的燒麥,但千萬不要忘了九大碗。走在大街上,道路兩側整齊劃一的清真餐館也是一大亮點。據楊慶昌講,不單單是南街村,就說整個張魯鎮,開清真餐館的能佔到全鎮五分之一,這些餐廳遍及全國各地。

一個紅色旅遊村

歷史上,莘縣南街村還曾留存下濃重的紅色革命印記。抗日戰爭時期,南街村曾經居住過一位著名的回族抗日英雄,其帶領的八路軍冀中軍區回民支隊馳騁冀中平原,所向披靡,他就是馬本齋。莘縣南街,曾經是他的家。

馬本齋在南街村的舊居至今保存完好。這是一個普通的農家院,瓦房建築,兩間側屋,一間堂屋,馬本齋住在西屋。其中,西屋被一道木板牆隔成大小兩間,小間是馬本齋的起居室,大間便是回民支隊的作戰指揮部。

院子現在的主人是61歲的楊慶遠。據楊慶遠介紹,這處老院子祖輩相傳,距今差不多一百年,偶有翻修,整體結構未變。楊慶遠聽父輩說起過馬本齋,身材魁梧,性格隨和,和百姓打成一片,治軍嚴謹,對待部下一視同仁,他經常派自己的親兄弟衝到前線。

馬本齋在莘縣深得回漢羣衆的愛戴,爲給回民支隊提供良好的飲食以及宗教活動的方便,張魯清真寺派出當地最好的阿訇隨軍。投桃報李,馬本齋用一場場勝利回報莘縣民衆。1943年,莘縣大旱,馬本齋還從河南運來大批糧食發放給莘縣百姓,解決了燃眉之需。

令人扼腕嘆息,1944年,馬本齋帶狀皰疹發作,又感染肺炎,病逝於莘縣,年僅43歲。據說,馬本齋去世的時候,莘縣下起了鵝毛大雪。爲此,張魯清真寺捐出10餘畝土地用來安葬馬隊長,這就是位於南街村的馬本齋烈士陵園。

馬本齋烈士陵園位於南街村南0.5公里處,座北朝南。其中,還有馬本齋紀念館,爲紀念民族英雄馬本齋同志專門設計,整體採用伊斯蘭建築風格,如今成爲莘縣張魯一處別具特色的紅色旅遊景點,每年都會吸引大批遊客前來駐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