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新聞

“小兒王”的育兒經:小兒防病,重在餵養

孩子健康成長,是每個家長最大的心願。可現實總事與願違,孩子大病小病不斷,很多家長傷透了腦筋。

國家級名老中醫、“京城小兒王”傳人、知名兒科專家王應麟教授指出:小兒防病,要從餵養上下工夫,傳統的“中國式餵養”更適合中國孩子。

因此,每次王老在開方後,都要叮囑家長注意孩子的飲食起居,“彆着涼”、“別偏食”、“回去喫點稀的,少喫肉”……

孩子餵養的關鍵是:

●“食”:要天然的,精心培育的

●“飲”:要以水爲主,不添加非天然物質的

●“喂”:要定時定量,順應四時給食

●“養”:要精心觀察

生活條件好了,爲何小孩子還總生病?

王應麟教授表示,小兒身體常有三個不足:

一是脾不足

脾胃爲後天之本,主要負責營養的吸收。孩子發育迅速,對營養的需求多,但脾胃相對薄弱,再加上小孩子飲食自控力差,容易被飲食所傷。

二是腎不足

小孩子的腎氣腎精不夠充沛,需要後天飲食營養的補充、吸收和充填,才能正常發育。

三是肺不足

肺主一身之氣,外合皮毛。小兒肺臟嬌嫩,在防禦上比較薄弱,外邪容易乘虛而入。肺氣有賴於脾胃充分吸收營養,小孩子脾胃不足,肺氣自然就弱了。這也就是爲何天氣驟變,小孩子特別容易感冒、發燒的緣故。

針對小孩子的身體特點,王應麟教授指出,防病要從餵養上下工夫。

目前家長餵養有兩大誤區,一是過度餵養,二是過度保健。

古人講,“若要小兒安,須受三分飢與寒;一把蔬菜一把豆,一個雞蛋一點肉”。可如今的家長,唯恐自己的孩子餓着,給孩子喫各種高蛋白、高能量、高糖的食物,由於孩子的脾胃功能尚不健全,消化、吸收能力有限,反而會導致孩子營養不良,要麼肥胖,要麼太瘦。並且,家長塞給孩子的零食多爲甜、香、油炸食物,孩子很容易對這些食品“上癮”,會進一步加劇營養不均衡的問題。

王應麟教授認爲,孩子的餵養應該遵循中國人的傳統:

即以素食爲主,糧、菜、魚、肉、蛋搭配着喫

一日三餐,定時定量

口味清淡,少喫冷飲和涼的飯菜

有的家長怕孩子冷,裹得嚴嚴實實,不知道該給孩子穿多厚。
王應麟教授說,“孩子穿得是否合適,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摸手、腳。
”如果手腳溫暖、乾燥,說明穿得合適;手心熱、有汗,說明穿多了;手腳涼,就是穿少了。孩子的體質和大人不同,家長不能憑自己的感覺給孩子增減衣物。”
判斷孩子是否病了,首先要摸頭,因爲孩子患病一般頭先熱。如果頭涼、足暖,說明氣血通暢、身體健康。
王應麟,教授、主任醫師,連續六屆獲“月犁傳統中醫獎”。出身於中醫兒科世家,自幼習醫於祖父王子仲和父親王鵬飛(人稱“小兒王”)。
王教授有豐富的兒科診斷、治療經驗,在治療小兒消化系統、呼吸系統疾病方面有較好療效;在治療小兒肝炎、多動症、自閉症、心肌炎、癲癇、遺尿、皮膚病等方面,有獨特的治療經驗。
出診時間:
週二下午、週六上午,平心堂王府井店
預約電話:
010——65879199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