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望而却步,而是如过江之鲫一般来了一拨又一波,可是无一例外全都铩羽而归。这些人都是冲着墓内陪葬的包含鱼肠剑、扁诸剑等历史名剑在内的3000把名剑而来。它就是吴王阖闾埋葬之地,江苏苏州城西北虎丘的虎丘剑池。

吴王阖闾春秋五霸之一,在与越王勾践交战之时,兵败,战死。阖闾本人酷爱收集宝剑,相传阖闾生前收集了不下3000把当时的名剑,最出名的便是专诸刺杀吴王僚鱼肠剑。阖闾死后,儿子夫差征发10万民夫,为阖闾修建了陵墓。据史料记载:“穿土凿池,积壤为丘”,随后又在陵墓之上挖掘了“广六十步,深一丈五尺”的水池。前后用时三年,方修建而成。据说在阖闾下葬3日后,一只白虎曾光临陵寝,“徘徊踞其上”,因此这座修建陵墓造成的山丘从此名叫“虎丘”;另有传说墓中“铜椁三重,倾水银为池,黄金珍玉为凫雁”,另有阖闾生前收集的名剑3000作为陪葬,因而水池取名为“剑池”。

如此多的陪藏品,尤其是3000把名剑的诱惑,世人皆知它被盗的风险有多大,夫差自然也知道这一点。于是夫差将参与阖闾墓修建的10万民夫,全部坑杀。自此阖闾墓入口成为了永远的谜团。但是很快他就迎来了第一位造访者——勾践。

阖闾死于勾践之手,随后夫差发动了对越国的战争。吴国士兵,化老国王之死,为力量,顺利实现哀兵必胜,大胜越国。勾践沦为了夫差的阶下囚。三年之中,勾践又是卧薪尝胆,又是送美女间谍,又是暗中训练甲兵,或许还为阖闾修过墓。总之一句话,勾践经过多年努力之后,打败了夫差!勾践也是一个极为爱剑之人,打赢夫差之后,勾践第一时间就来到了虎丘,准备开挖阖闾陵墓。可惜勾践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最后连墓门都没有找到,只得放弃。

勾践之后,秦始皇、孙权两位帝王,都曾对这3000把名剑动了心思。两人都曾动用数万民夫,开挖阖闾墓。可是当时的生产力低下,无法解决剑池内积水,更不用说打开剑池之下机关重重的阖闾墓了。孙权之后就再无帝王对阖闾之墓再动心思,可是千百年来,慕名而来的盗墓贼从未间断。可是无一例外,他们都没能打开阖闾墓!阖闾墓最接近重见天日的是在1978年。

1955年苏州市整修虎丘园林,曾经抽干剑池,在里面发现了唐伯虎的留言。在1978的时候,考古工作者,动用大型抽水机再次将剑池水抽干。经过全面排查找到了一个人字形洞穴,宽仅容一人通过。洞穴末端是人为堆砌的石壁。考古学家用竹竿穿过石壁探得内部全为淤泥。证明石壁之后,必然存在空间。可是为了保护虎丘塔的安全,考古学家并未对石壁之后空间进一步发掘。虎丘剑池真相也再一次离我们而去。

在我看来,虎丘剑池没有进一步进行考古发掘,无论是从保护虎丘塔还是保护剑池古墓都是正确的决定。或许发觉了能够满足好奇心,证明其真伪,可是对于虎丘塔和古墓来说将是永久性的破坏。而且如果真是阖闾墓,现在技术,并不能完好的保存阖闾墓中藏品,那将会是永远的损失。所以保持剑池的神秘性,是极为正确的选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