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元帥,功勳彪炳,他們是新中國的奠基人和領導者,他們的英名永垂不朽。在元帥評銜時,有人的資歷與功績超過絕大多數開國元帥,卻主動讓銜,退出元帥的授銜行列,他們的品德被後世推崇。也有人雖在十大元帥的行列中,但也曾主動讓銜,其中3位開國元帥提出讓銜,是故作姿態還是別有所圖?我們接着往下看。

十大元帥

徐向前看重結果

徐向前(1901年11月8日-1990年9月21日),出生于山西五臺永安村。這位被稱爲“北方帥星”的開國元帥,畢業於黃埔軍校第一期,他早年發展很快,少年得志。1931年11月紅四方面軍成立時,他就擔任方面軍總指揮,年僅30歲的方面軍總指揮,在國共兩黨中是極其少見的。

徐向前

全軍首次授銜時,徐向前是軍內第一個提出讓銜的人,他讓銜的理由如下:革命已經成功,這是重要的,個人當不當元帥並不重要。他“看重”的是“革命已經成功”這個結果,個人榮辱已經被他置之腦後。但英雄的功績怎能被磨滅,中央回覆他:作爲一個方面軍的代表,元帥的行列裏不能缺少。如此,徐向前被授予元帥軍銜。

徐向前元帥銅像

羅榮桓看低自己

羅榮桓(1902年11月26日-1963年12月16日),出生於湖南省衡山縣寒水鄉南灣村。十大元帥中,他有兩個與衆不同的特點。其一,在我黨領導的三大著名的起義中,只有羅榮桓一人蔘加過湘贛邊界秋收起義;其二,作爲戎馬一生的開國元帥,他絕大多數時間擔任我軍政治工作的領導。

羅榮桓

1955年授銜時,羅榮桓元帥也主動讓銜,他的理由如下:自己是做政治工作出身的,沒有什麼戰功,而且入伍晚、貢獻小。他“看低”了自己的戰功和資歷,能夠在全國數千位開國將領中脫穎而出的,哪一個不是戰功赫赫的名將,他們爲新中國的建設做出的貢獻,有目共睹,因此他也被授予元帥軍銜。

羅榮桓(右一)

葉劍英看到別人

葉劍英(1897年04月28日-1986年10月22日),廣東省梅縣人。“葉參座”之名,如雷貫耳。他在1927年就擔任國民革命軍第4軍參謀長,職位與朱老總和劉伯承元帥一樣。在之後的戰爭歲月中,他長期作爲總部參謀機關的領導人,雖然不直接帶兵打仗,但他坐鎮後方,運籌帷幄,謀劃全局,功勳卓著。

葉劍英

開國授銜時,葉劍英也主動提出讓銜,他的理由是:自己長期擔任參謀長職位,多是在後方工作,因此,應該把榮譽讓給其他長期在一線指揮作戰的同志。他“看到”的是他人,是那些長期在一線指揮作戰的同志。但沒有人能夠否認他的功績,所以他的讓銜請求被駁回。

葉劍英元帥銅像

如此也回答了以上的問題:徐向前、羅榮桓和葉劍英3位開國元帥提出讓銜,是故作姿態還是別有所圖?答案其實很簡單,就在於他們的“無我”精神:1位看重結果,1位看低自己,1位看到別人。在他們3人眼裏,只有革命事業和其他同志,唯獨沒有自己。英雄之所以是英雄,偉人之所以是偉人,也大抵如此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