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身着飞鱼服,腰佩绣春刀”,身穿飞鱼服的锦衣卫,所持武器为绣春刀,但在汉代时,这把刀还是沙场上兵士所持的武器。作为农耕民族在匈奴入侵时,西汉的骑兵成了软肋。汉高祖刘邦推翻了秦朝统治,汉代兵力还没缓过劲,匈奴就突破城墙。敌不我待,在几次匈奴的挑衅后,刘邦带着十万骑兵出征,来到了漠北荒凉之处。

刘邦在第一次战斗中尝到了甜头,继续前行却了敌方的埋伏。汉朝的骑兵困在白登山里七天,粮食快用尽时刘邦的心腹拿出一个锦囊。刘邦许诺将公主和银两交给匈奴,于是得以逃生。回到汉土后,几代后汉土持续被匈奴掠夺。汉民马术弱于匈奴,遂后代君主设法锻造兵器,希望在兵器上将劣势挽回。

这把锻造应对骑兵的刀在历经几个朝代后,到了锦衣卫的手里为赤贫朱元璋服务。明代时皇宫特务手中绣春刀在历朝历代经过何种演变,而手持绣春刀的锦衣卫又在明太祖与大臣的博弈间承载着何种职责?

西汉至宋,刀身之延展

秦代时始皇征服六国,称帝后追逐享乐,在他的命令下名为尚方的宫殿出现,专职为皇宫打造器具;秦终汉始,尚方令得以保留。汉代第八任皇帝汉元帝登基,尚方令将汉兵环首刀身延长打造出斩马刀。

尚方剑与尚方刀

汉代第六任皇帝登基时,尚方令锻造出环首刀以应战事。环首刀也叫尚方刀,与天子权力象征的尚方剑同出一处。尚方剑代表君权,皇帝亲信所持可斩人而后奏。而为何以环首刀而非尚方剑上战场?汉代剑双面开刃,而刀则有一面,双面开刃的剑更加适用于长距离的攻击和刺。而马术上的贴身战斗则使用刀更占优势。

据《环首刀铭文》:“五月丙午造卅湅大刀吉羊宜子孙”。

图|环首刀

斩马刀之与骑兵

汉元帝登基后,尚方令将一米长,刀头带圆环的环首刀延长。这把刀以锋利的刀尖斩匈奴骑兵,当时又称斩马刀。东汉末年的争锋与隋代的乱世中,斩马刀常是兵士手中对抗骑兵的利器,传到唐代时这把刀得到了进一步改良。

长如陌刀

文《唐六典》:刀之制有四:一曰仪刀,二曰鄣刀,三曰横刀,四曰陌刀。

斩马刀自汉代流传至唐更名为陌刀。陌刀吸收了斩马刀的外形,又在上面加了三国东晋、南朝宋、齐、梁三代贯穿始终的长刀特征。陌刀特征在长,影视作品中丁修身长八尺,使用的斩马刀仍高过丁修两头余。

图|陌刀

宋代时的陌刀多数运用在战争中,但监斩官执行法律时,也以其斩贪官污吏。斩马刀经西汉、唐代、宋代、为抵御骑兵而生,而至元代没落,明代时以另一种形式出现在皇家特务手中。赤农出身太祖,特务机构成立

宋代末年元人侵入宋土,手持陌刀的兵士没能抵御边牧民族迅猛的攻势,随即宋代覆灭;在元代消失的陌刀却在明代建立后以另一种形式回归,绣春刀吸收陌刀外形后加以改良。

赤贫开启明朝

元代末年时反元农民组织红巾军建立。红巾军元帅有一女儿,丈夫名叫朱重八。朱重八本是赤农阶层,娶了元帅女儿,继承元帅的军队顺应农民反元潮流,建立明代成为明太祖。而朱重八成立明代后,明代臣子待遇直线下降。

元代末年权臣干政而致使政治腐败,于是明太祖恢复了东汉时针对儒生的刑法——廷仗。

图|朱元璋

特务机构建立

朱重八恢复廷杖以针对贪官枉法,但朱重八是怎么判断贪官腐败呢?反元时朱重八带领红巾军作战,在多年的战争经历中,使用特务获取情报是他的拿手好戏。这个优势朱重八在建朝后将其延续。在明太祖朱元璋的鼎力支持下,明代特务机构锦衣卫诞生了。

大臣被监视

锦衣卫和朱元璋如同峰后和工峰,工蜂为蜂后带回食物,而锦衣卫为朱元璋带回信息。在锦衣卫的刺探下,大到朝政见解小到刷牙洗漱,大臣们没有能瞒过朱重八的事情。大臣被皇上抓到小辫子有贪污的行为,即拖到宫外的台阶下几百杖下去,大臣只得被同僚搀扶着回府,严厉的刑法也自廷杖中可见一斑。

据《明太祖实录》:有此数人,譬如恶犬,则人怕。

图|锦衣卫

锦衣卫要做的工作不止是监视大臣,也要兼顾保护朱重八,由唐代时所流传的陌刀经御林军改进,绣春刀便成为锦衣卫出行探信、保卫皇上的不二武器。

太祖埋下祸源,万历年十年无君

特务机构成立,朱重八获得锦衣卫的助力后,便处决了开国的重臣宰相与三十多位功臣;大臣畏惧锦衣卫无孔不入,每日如履薄冰。而朱元璋却未尝想到,锦衣卫的刺探为后代皇帝和朝官冲突埋下了祸源。

奉儒家为正统

反元成功后后朱重八成为皇帝,这位皇帝未尝将自己限于出身中,他以诗歌建国,将儒家奉为正统。儒家思想以天道观维护皇帝的专权,皇帝享受大臣维持皇权时,也受儒家礼制所缚。

虽然朱重八在建朝之时把儒家立做了正统,但在朝政稳定后的朱重八却将用行为将儒家否定。

据《孟子》:“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洪武五年,朱重八在大殿上读《孟子》,孟子认为皇帝不尊重臣子,那么臣子就会把皇帝当成仇人。而在孟子的观点中,百姓、政治、国君中,皇帝应该把自己放在末尾。读到此段时,朱重八大怒,说到“罢免孟子配享孔庙”,随即将《孟子》书籍中多段删除。朱重八虽然将儒家礼制奉为正统,却并不认可君臣地位平等的观念。

图|孟子

文官群谏

朱重八删除孟子章节,随即臣子抬棺上朝,朱重八方恢复孟子在孔庙中受供。对儒术的蔑视和锦衣卫对明臣无时无刻的刺探,在朱重八的后代万历皇帝登基后被加以报复。

开国元帅朱重八删除孟子时大权在握,经几代更迭,大臣对皇帝的牵制和权力的削弱,使大臣信心倍增,借此找到提升儒家位置的机会。十岁登基的万历皇帝,自幼在大臣的牵制下生活。到中年时立储,文官群谏力拒万历在立储上的自由。

万历设听记

万历立储却不遵循礼法,成为大臣们抗议的一个由头。储君自儒家存在的第一个朝代—周代,便奉行立长不立幼。长则是以皇后子嗣为长,万历所要立的皇妃之子无权为储。群臣相谏下,万历拖延时间,和大臣相持不下,足足十年不上朝不处理朝政。

图|万历皇帝

万历不出政的年头,仍要履行皇帝职权。锦衣卫偷听窃取为万历提供信息,而在案件处理时也为锦衣卫出席监,万历设“听记”使锦衣卫记录案件。

结语

绣春刀从汉代衍生,于当时既是君权又是士兵的武器,至唐代时加以改良延长刀身。经元代覆灭后于明代以另一种形式回归。明太祖朱元璋设立锦衣卫后,吸收斩马刀精华而成就绣春刀。

绣春刀的使用者锦衣卫,朱重八依赖其控制朝廷。但在锦衣卫的刺探和朱重八的严厉刑法下,明代社会伊始便充斥着以恐惧施压,监视之下臣子人人自危的氛围;锦衣卫为朱元璋耳目,在防止贪腐,惩罚官员剥削百姓上,赤贫出身的朱元璋坚持维护农民阶级利益的乌托邦理想。而在与官员的相处模式中,锦衣卫的窥探与朱元璋的震慑也使得明代政治岌岌可危。

文献

《环首刀铭文》

《孟子》

《明太祖实录》

《唐六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