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體報道,廣東東莞一34歲女子,將黑木耳浸水泡發約5-6個小時後烹飪食用,還將剩餘的木耳隔天繼續食用,不久就出現了腹痛,進醫院檢查才發現是木耳中毒,但此時毒素已堆積在肝臟,出現了急性肝功能衰竭,後來沒有搶救過來!

許多人都喜歡喫黑木耳,它的營養價值極高,內含多糖、蛋白質、氨基酸、膳食纖維、礦物質、黑色素、多酚和黃酮等多種活性物質,具有抗氧化、抗凝血、預防動脈粥樣硬化、降血糖、防輻射、增強免疫、抗腫瘤以及保肝護肝等多種生理作用。它口感爽脆,可炒菜、涼拌、也可做成餃子餡,所以是許多人餐桌上常見的食物。

但是,如果食用不當也會導致中毒,嚴重的甚至可以致命!

黑木耳中毒的元兇找到了!

對於黑木耳中毒事件,網上也議論紛紛。有網友猜測是隔夜木耳產生的亞硝酸鹽中毒所致,但亞硝酸鹽中毒的症狀與該女士的症狀並不相符。

但經過查詢資料及患者的症狀來看,真正的元兇應該是一種叫椰毒假單胞酵米麪亞種的細菌,它所產生致命的毒素米酵菌酸!

這種細菌容易污染鮮木耳,而我們平常食用的木耳,多以幹木耳的形式售賣。木耳經過在太陽底下曬乾的過程中,紫外線可殺滅這種細菌並破壞毒素,所以幹木耳基本上不含有這種毒素。

但木耳在泡發的過程中,這種細菌就容易生長繁殖,併產生米酵菌酸。泡發時間越久,所產生的毒素就越多。可能有人會說,木耳在烹調的過程中會經過高溫加熱,這種細菌和毒素都會被破壞了吧?

但有研究發現,這種毒素比較耐熱,無論是清水漂洗還是高溫加熱,都很難有效去毒。人一旦喫了含有米酵菌酸的木耳,早期會出現胃腸道和神經症狀,表現爲噁心、嘔吐、腹痛、頭暈等,繼而可出現肝功能損害等中毒性肝炎的表現,病情危重者可出現多臟器衰竭,甚至死亡。而且該毒素毒性強,無特效解毒藥物,據資料記載其病死率高達30%-50%。

如何預防木耳中毒

既然木耳會引起中毒,難道我們就不能再喫木耳了嗎?其實不然,只要木耳處理得當,其實發生中毒的幾率是非常小的。爲了預防類似悲劇再次發生,醫生在這裏提出了幾點建議:

1.不要長時間泡發木耳

其實類似的中毒事件前兩年已有報道,一家三口食用了浸泡了3天的木耳後出現了類似的中毒。而且現在正值夏季,這種細菌最適合的生長溫度是37℃,產生毒素的溫度爲26℃,正是這種細菌適宜生長和產毒的時候,所以醫生建議不要長時間泡發木耳,特別是超過1天。

2.不要食用已變質的木耳

如果發現木耳產生異味,或者浸泡木耳的水出現渾濁,應該果斷丟棄,不要再繼續食用。

3.出現症狀及時就醫

如果萬一不幸發生中毒,應該第一時間就診治療,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降低死亡率。

最後,拋開中毒而論,木耳還是非常有營養的食物,所以只要做到以上三點,其實木耳還是可以繼續食用的。

參考文獻:

[1]張燕燕,劉新春,王雪,等.黑木耳營養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進展[J].南方農業,2018,12(29):130-134

[2]申屠平平,朱珈慧,徐小民,等.一起椰毒假單胞菌酵米麪亞種引起的食物中毒調查[J].上海預防醫學,2019,31(6):466-478

(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在此對圖片作者表示感謝,如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聯繫我,我將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