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民族文化园夜景迷人。

云海下的湘西开发区产业园。

◀星际动力新能源有限公司电池生产车间。

创新创业大厦加紧施工。

创建国家级高新区进行时。

美丽的溶江中学校园。

美丽的湘西经济开发区。

张术杰 向雅生

近年来,湘西经济开发区抢抓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机遇,依托当地区位、交通、生态等优势,打造政策高地、投资洼地、创业宝地、兴业福地,全力做好承接产业转移这篇大文章,推动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2016年以来,该区累计承接产业转移企业31家,就业岗位增加近6000余个。截至目前,已引进各类市场主体2200多家,投资总额近2000亿元,湘西州承接产业转移的主阵地、示范区正在湘西开发区加速形成。

高位布局,打造政策高地

谋划战略布局。组建专班编制了《湘西经济开发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关于支持湘西经开区(湘西高新区)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先行先试的实施方案》《湘西经济开发区“主导产业上千过亿”三年行动方案》等宏观政策,为园区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奠定基础。

制定优惠政策。全面梳理财税、土地、金融、人才等政策,出台《关于支持湘西经开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支持工业企业发展十大政策措施》《入区员工八大优惠政策》等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大在厂房租赁、财政补助、投资融资等方面政策支持和重大项目“一事一议”政策支持力度,用政策“干货”吸引项目投资,支持企业转型升级发展。

培育高新产业。围绕“创建国家级高新区”目标,以产业链建设为抓手,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引进和培育力度,确立了以引进电子信息、新材料为主的产业发展方向,着力打造武陵山智能终端基地。目前已引进电子信息企业30余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已初具规模,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6家,逐步形成集聚效应。

深化改革,打造投资洼地

理顺体制,大刀阔斧开展改革。近年来,湘西经开区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充分利用“2号公章”行使州级经济管理权限,逐步理顺体制机制,有序破解土地报批、人员不足等难题。按照精简效能、服务发展、面向市场、稳步推进的原则,进一步深化区属国企平台公司改革转型,创新国有企业体制机制,提升国有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人才强区,加强人才招引培育。出台“项目审批最多跑一次”“重奖企业家”等鼓励措施。2018年以来,实施“人才强区”三年行动计划,围绕企业用人需求,着力引进高端人才100名,培养技术骨干1000名,培训高素质务工者上万人,进一步加强人才储备,夯实人才基础。

整合资源,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为企业与各大院校合作牵线搭桥,搭建园区创新平台,提供专利申请、成果鉴定、项目申报等服务。截至目前,全区26家企业与中南大学、吉首大学、湘西职院等高校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洁宝日化、唯想电子等7家企业成功创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安捷朗光电、星际动力等7家高新企业成功申报州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贴身服务,打造创业宝地

提升硬件,完善服务平台。湘西开发区坚持以服务企业为核心,创新平台载体,强化数据“跑腿”,累计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打造集不动产、工商、审批、民政等一站式的便民服务大厅,集智慧网格、智慧党建、智慧产业、智慧生活等九大板块的“智慧新城”指挥中心,形成审批简洁化、服务规范化、体验便捷化、资源共享化的公共服务平台体系。

优化流程,加速事项办理。梳理行政审批清单134项,进一步明确了申请主体、申报材料、办理时限等要素。对入驻在该区投资服务中心的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机构进行全面清理,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实行“清单目录管理”并全面公开。修订完善《入区企业服务指南》,一次性告知入区企业相关办事事项及资料清单,其中工商系统“最多跑一次”改革任务全面有效贯彻落实,个体工商户和企业年报2项实现“零跑”。

联系企业,服务体贴入微。干部联系企业,实行“店小二式”服务,按照“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名领导、一名专人、一抓到底”机制,安排专人为企业提供“一条龙”服务。实行“项目警官制”,对工业企业和重点产业项目“一对一”帮扶,出台营商环境监督检查方案,将监督检查结果和部门单位全年绩效考核挂钩,倒逼干部主动作为,优质高效服务企业。

完善配套,打造兴业福地

近年来,湘西开发区坚持“产城融合”发展思路,大力实施“筑巢引凤”战略,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新城。

配套设施不断优化。累计投入近65亿建设和改善城市和产业配套基础设施。目前,核心区“三纵三横”城市循环路网,供水、供气、排污管网全面建成;建成标准厂房40余万平方米、员工宿舍3000余套、企业员工食堂5个;西区3000亩生态产业园、创新创业孵化大楼、人才公寓、天然气管网加快建设。配套州幼儿园、民师附小、溶江中学等优质教育资源。截至目前,共解决入区企业高管、员工适龄学生入学300余名,湖南美宏电子等一批外商陆续将子女从沿海接来安家就读。

城市环境不断提升。打造怡人的城市生态环境,形成了沿河风光带、生态公园、周边山体绿化多位一体的绿化格局,30公里城市沿河风光带靓丽呈现,大型灯光音乐水秀、博物馆、非遗馆、艺术中心、工人文化宫等景点“齐聚”民族文化园,湘西“文化客厅”效应显现,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新城基本建成,已成为企业落地发展的摇篮。

如何做好承接产业转移,是一篇大文章,需要精心布局、踏实做事,从方方面面考虑,从角角落落出发,战略战术双重视,宏观微观齐发力,努力做好“筑巢引凤”的一切准备,提供最好最贴心的服务,使转移产业请了愿意来、来了能发展,一砖一瓦增加湘西经济开发区的经济体量,最终汇成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大势之潮。

本版图片由张术杰提供

(湘西网-团结报)

(张术杰 向雅生)

(孙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