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热播的电视剧《三十而已》里

许幻山在体检中

发现自己得了“中度脂肪肝”

而老婆顾佳为了丈夫的健康

要求许幻山“断食晚餐”

来改善脂肪肝

而且坚持了2个月

这个方法到底可不可取?

能不能减轻脂肪肝?

今天我们针对这个认真理一下

什么脂肪肝?

说到脂肪肝,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作为“富贵病”的新代表,其发生率可谓逐年攀升,且呈年轻化趋势。据保守估计,我国的脂肪肝患者已超2亿,其中肥胖所致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占了约80%-90%!

正常人肝组织中含有少量的脂肪,如甘油三酯、磷脂、糖脂和胆固醇等,其重量约为肝重量的3%~5%。

如果肝内脂肪蓄积太多,超过肝重量的5%,或在组织学上肝细胞50%以上有脂肪变性时,就可称为脂肪肝。

脂肪肝是脂肪性肝病的简称,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弥漫性脂肪变为病理改变的临床综合征。简单说就是,肝细胞内堆积了太多脂肪,影响了肝脏的正常功能。

脂肪肝是如何发生的呢?

根据脂肪肝发生的诱因不同,可以将脂肪肝分为酒精性脂肪肝病(简称AFLD)、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和特殊类型脂肪肝。

酒精性脂肪肝病由长期过量饮酒导致,特殊类型脂肪肝则是由于遗传易感性和营养过剩及其并发症(肥胖症、2型糖尿病等)导致的。

特殊类型脂肪肝,是指使用某些药物,如丙戊酸钠、糖皮质激素等,接触环境毒素(钡、有机溶剂等),以及某些自身免疫性肝炎、进行性营养不良等疾病导致的。

生活中绝大多数患者的病因是前二者。由此,我们也清楚了,人无论胖瘦,都是有可能得脂肪肝的。

晚餐断食真的有好处吗?

许幻山这种晚上不吃饭的行为 ,其实算是一种间歇性断食,它也被用为减重的手段之一。

人体肝脏储存葡萄糖,身体优先将葡萄糖用作能量。肝脏需要10到12个小时才能消耗掉热量,然后才会发生代谢转换,消耗储存的脂肪。

间歇性断食对健康有益处,比如减轻体重、也可以改善葡萄糖代谢、抑制炎症和提高抗应激能力等等。

但是间歇性断食也会有风险,在此期间患者可能出现低血糖;长时间的间歇性断食可能也会导致器官营养供给不够,人体的抵抗力也会随之下降。也可能出现维生素/矿物质不足,还有可能出现脱水等情况。

如何正确 逆转脂肪肝

培养健康的生活行为

保证每天三餐正常、规律,不吃零食;每天必须吃早餐;坚持每周2~3次的适量运动;适当的睡眠(每晚7~8个小时);不吸烟;保持适当的体重;不饮酒或少饮酒;心理平衡,懂得自我调适。

管住嘴,学会吃

低热能:不超过标准体重热能要求;

低脂肪:烹调方式以蒸、汆、拌、煮为主;

高蛋白:尽可能选用一些优质蛋白的食材;

高纤维素:适量碳水化合物,选用含糖量低、纤维素丰富的蔬菜;

多维生素:选用含B族维生素、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少盐、忌刺激性调料;

食物品种多样化;少喝含糖饮料和果汁。

一日三餐定时限量

早餐吃饱、中餐吃好、晚餐半饱,避免过量摄食、进食零食(特别是甜食)、吃夜宵等不良习惯,以免扰乱代谢功能,诱发肥胖、糖尿病和脂肪肝。

迈开腿

根据自身情况,坚持参加中等强度的运动。避免养成久坐少动的习惯,就增加热量消耗而言,能坐就不躺,能站就不坐,能走就不站,能快就不慢。

重视体检

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具体包括身高、体重、腰围、血压、血糖、血脂、肝功能及肝脏B超等,以早期检出和发现肥胖症、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其相关疾病,及时采取措施,阻止病情发展。

小百科

超声B超检查是诊断脂肪肝比较方便,实惠的检查,是脂肪肝的首选诊断方法。

首先,B超检查对脂肪肝敏感性高,可检出肝脂肪含量达30%以上的脂肪肝;肝脂肪含量达50%以上的脂肪肝,超声诊断敏感性可达90%。因此,B超已作为脂肪肝的首选诊断方法,并广泛用于人群脂肪肝发病率的流行病学调查。

本文指导专家

超声科 刘广健 主任

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2001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留校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超声科,师从我国著名外科及介入超声专家吕明德教授,2010年获得中山大学博士学位。留校从事消化系统疾病的超声诊断及介入治疗临床和研究工作19年,期间师从日本东京医科大学消化内科森安史典教授研修两年并完成博士研究课题。擅长肝胆胰、胃肠、肛门等消化系统疾病的超声诊断和肿瘤消融治疗等各项超声引导介入治疗。2013年调入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任超声科主任,主持医教研工作。2018年入选首批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2018年获第四届羊城好医生称号。

担任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介入超声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超声工程学会腹部超声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超声介入和肿瘤消融治疗协作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超声诊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超声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海医会超声分会青年委员、广东省超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肝脏病学会器官移植和影像诊断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学影像技术》《中华炎性肠病》《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杂志编委等。

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项目等11项基金。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著57篇,SCI收录22篇。

责任编辑:郭松青

初审:于田

审核:简文杨

审定发布:李冠宏

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图/图蜗创意,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