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10日讯(记者 许诺 王亮 陈显春 刘星驰)临江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腹地。这座红色英雄之城,先后经历过抗清、抗俄、抗日和解放战争,发生过“拒日设领”“溥仪退位”“四保临江”等重大历史事件。8月9日,白山黑水寻“红”记东北三省网络媒体大型主题联合采访团来到这座英雄之城,走进“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陈云旧居纪念馆,共同聆听这里的“红色故事”。

采访团参观“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

采访团一行参观陈云旧居纪念馆。

“四保临江”,用好红色资源这一生动“教材”

驱车前往临江市,雾锁青山。在鸭绿江畔,一座花草葳蕤、松柏掩映的陵园——“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出现在眼前。

“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始建于1947年。园区占地面积33170平方米,由纪念馆、烈士墓区、烈士纪念碑、纪念广场等设施组成。

纪念馆馆藏各种珍贵藏品近千件,新颖的艺术形式和现代陈列手段系统地展现东北解放战争时期“三下江南,四保临江”的战斗场面,以及临江老区人民奋勇支前,参军参战的精神风貌。

讲解员李雅静介绍,1946年12月至1947年4月,东北民主联军的三、四纵队和辽南独立一师、辽宁军区独立二师、安东独立三师以及南满地区广大人民群众,在陈云、肖劲光、肖华的正确领导下,坚决贯彻执行“坚持南满、巩固北满”的战略方针,依托临江、长白、抚松、靖宇四县的狭小根据地,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经过108天的浴血奋战,先后四次打退了国民党10万军队的大规模进犯,取得了“四保临江”战役的胜利,彻底粉碎了国民党企图独霸东北的梦想。

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红色的故事源远流长。“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馆长刘江表示,利用好临江红色资源和陵园现有资源,不断丰富红色教育内容。每年开展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通过进校园、进社区等多种形式加强红色教育,宣传红色故事。为了更好地“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还将基地课程做成可读性强的图文课件,送到农村、社区、校园、军营,让更多的群众学习四保临江战役史,把纪念馆打造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教育大讲堂。

陈云旧居纪念馆馆藏手绘地图。

“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讲解员为采访团讲解。

以史育人,“红色印记”薪火相传

1946年11月27日,陈云临危受命来到临江工作,指挥了著名的“四保临江”战役,创造了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光辉范例,为辽沈战役奠定了胜利基础,推动了全国解放战争。

沿着英烈的足迹,采访团一行来到了陈云旧居纪念馆。当时,陈云在这座房子里工作和生活了7个月,这里承载的历史信息是无可替代的重要文史资料,这座旧居更是“四保临江”战役的历史见证。

峥嵘岁月虽已逝,但屋内的一张张老照片和一件件旧物向世人传递着博大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永不褪色的革命精神,成为临江老区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一角。

步入展厅,泛黄的墙壁和木窗映衬出浓浓的历史感。按照原貌陈列着陈云同志穿过的坎肩,拉过的京胡,以及四保临江战役图片和战争示意图。“首长办公室、警卫室、起居室等一应俱全,有大量的珍贵图片和史料介绍了陈云同志在临江工作的经历和‘四保临江’战役的详细经过,并陈列着陈云同志的部分工作、生活用品,让参观者们对历史有更直观的感受。”讲解员庄乾君说。

“闪着光辉的历史永远不该被遗忘,红色精神的薪火更应代代被传递。”陈云旧居纪念馆馆长孙韧告诉记者,为更好地传承英烈精神,该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向青少年讲革命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现如今,陈云旧居纪念馆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吉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每年,约有近4万名的参观者来到这里追寻“红色印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