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成都人而言,宽窄巷子是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地标;对游客而言,宽窄巷子是首选“打卡圣地”。

从一碗飘香的盖碗茶到一曲清脆悦耳的川剧,再到一间24小时不打烊的书店,宽窄巷子蕴藏着不一样的“烟火人间”,承载着许多的城市记忆,同时也不断地被赋予新的时代意义。

近日,在商务部举行的“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专题新闻发布会”上,首批5条“全国示范步行街”名单“出炉”,成都宽窄巷子步行街位列其中。8月10日,成都举行以“品质新消费 宽窄最成都”为主题的全国示范步行街揭牌仪式,宽窄巷子正式以“全国示范步行街”的身份亮相。

值得一提的是,在活动当天的全国示范步行街联盟打Call环节中,此次入选的另外四条全国示范步行街还以视频的形式为宽窄巷子步行街远程打Call。同时,五条示范步行街的管理机构拟自发联合倡议,并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成立“全国示范步行街”发展联盟。

城市的“文化原点”

升级改造换新颜

成都历来重视城市风貌的保护与传承,宽窄巷子步行街便是其中的“集大成者”。2018年,商务部确定将成都宽窄巷子步行街作为全国首批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成都按照试点工作要求,形成了上下联动、统筹协调、共建共享的工作机制。

在两年多的改造提升过程中,成都先后共编制完成36个专项规划和专题研究报告,涵盖街区文化遗产保护、景观风貌改造、业态优化提升、5G示范街区等领域,探索出历史文化传承与现代商业文明跨界融合的步行街改造提升模式。

记者了解到,宽窄巷子按照“少拆多改,载体转型,修旧如旧”的原则优化街区景观风貌,修复核心区院落50个,改造提升临街店铺128家。同时实施了泡桐树、小通巷、奎星楼等6条街道的建筑外立面、绿化景观、慢行交通、院落环境、电力设备改造提升。

成都市青羊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近两年的改造提升后,成都宽窄巷子步行街焕发出新的发展活力,街区空间得到拓展、重点项目初步呈现、环境风貌持续优化、商业品质显著提升、文化特色愈加彰显、人气商气明显提升。

此外,城市文创综合体宽窄匠造所、宽窄有度文博展示中心、宽窄生活拓展街区、智慧宽窄等重点项目也已呈现。其中,作为宽窄巷子立体化、当代化、场景化的表达,宽窄匠造所项目以改代拆,引入国内首个在旧楼改造中嵌入露天斜向中庭的空间设计,将宽窄巷子合院肌理的意向进行元素提取、立面转译,通过业态布局和场景化的运营理念,对“匠人、匠心、匠造”的三匠精神进行诠释。未来,宽窄匠造所将整合跨界资源,最终形成国家级的城市文创成果展示窗口和文创产业创新的体验场所。

街区营业总额12.11亿元

多元发展显活力

记者了解到,2019年宽窄巷子游客量达到4163.7万人次,同比增长32.8%;街区营业总额12.11亿元,同比增长42.9%。

当前,宽窄巷子逐步形成了“一巷一主题、一院一景”形态与业态融合布局。同时,依托历史遗存的6条呈鱼骨状紧连相通的步行街巷和60多个院落,构成独特的街、巷、院肌理,塑造“少城生活”主题街区,形成了宽巷子“闲生活”、窄巷子“品生活”、井巷子“市井生活”、小通巷“雅生活”、泡桐树街“漫生活”、奎星楼街“文创生活”的特色主题消费场景。

宽窄巷子的商业品质也显著提升。记者了解到,宽窄巷子升级载体及品牌,优化核心区原有商户业态24家、拓展区87家,引入新业态商户75家,实现了由单一且小散零售型业态向文创艺术、文化展演、高端餐饮等多元规模化经营业态转变,新引入眉州东坡、三联书店等各类首店近20多家。

宽窄巷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遵循“三品、五有、五优”的特色街区打造理念,引进国际国内知名实力品牌及区域首店落位,包括星巴克与阿拉比卡咖啡全国景区旗舰店、POP-Mart手办文创全国景区首店等。同时,宽窄巷子还着力“科技+消费”的智慧街区建设,打造“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的新消费体验样板,并借助“营销+消费”的大力推动,不断强化宽窄巷子的文化印记和公众形象。

“宽窄巷子作为国际消费的新场景,我们希望其能成为真正触动人们消费神经的街。”在谈到步行街的重要作用时,成都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步行街作为发展特色小店的重要载体,成都已形成宽窄巷子、锦里等各类步行街60余条,对培育提升蕴含天府文化、展现工匠精神、承载城市记忆的特色小店,促进“小店经济”繁荣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今,宽窄巷子步行街已然成为成都消费场景最为丰富,消费体验最为完善的街道之一。

同时,宽窄巷子消费辐射力和带动作用正不断增强。记者了解到,在改造提升过程中,宽窄巷子步行街成功地串联起了天府锦城“八街九坊十景”项目,直接辐射方圆2.5公里半径内的武侯祠、杜甫草堂、锦里、青羊宫、琴台路、人民公园、永陵博物馆、四川省博物馆、成都博物馆、四川科技馆等人文生态景区。

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邓文博

编辑 陈怡西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