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颖被顶上了风口浪尖,又是《中餐厅》。

大家都说,新一期《中餐厅》不搞“明学”搞“颖学”了。起因是最新一期《中餐厅》播出后,有网友发现赵丽颖一直用筷子扒拉饭碗,还说她不干活,喜欢贩卖焦虑、不会说话。

有毒舌的营销号说本来大家是想看慢综被治愈,结果看赵丽颖在这节目里口水拌饭连饭都不想吃了。

节目上周五播出,赵丽颖粉丝已经反击过一波,晒出吃饭完整动图和plus版的证据,结果被***继续群嘲,说粉丝强行洗白,还把赵丽颖在《向往的生活》和《知否》里吃饭扒拉菜的镜头都找出来了。

事件的最新进展是两位跟赵丽颖一起吃饭的《中餐厅》店长和厨师都站出来了。

黄晓明说, “在各种菜盆里找肉吃是我们每天营业结束后的乐趣”。

张亮说,“有些菜是我们后厨把食材切的太小,稍微大块儿一点的食材都被我们几个大老爷们儿抢先吃了。装菜容器又很深, 再加上菜品真的太好吃,所以大家都不舍得浪费”。

张亮的回应又引出一系列新梗,首先是有网友说张亮家麻辣烫太low还贵,并非张亮麻辣烫老板的《中餐厅》大厨张亮直接回复:去吃xx福啊!

最新的动态是xx福老板邀请张亮代言上了热搜第一。

两位的意思很明显,就是力挺赵丽颖。但争议依然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所以赵丽颖活该被骂?

而我想说的是,真正丢脸的,难道不是国产综艺死都改不掉的魔鬼剪辑?

魔鬼剪辑是国产综艺的老话题,最值得玩味的是,它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国产慢综艺中,比如《中餐厅》原意是让明星褪去光环,感受美食和旅行带来的生活感悟。但现在粉丝最深的感悟是魔鬼剪辑防不胜防赶快把我家爱豆抱走。

如今的国综爆款定律好像是:有群嘲才有争议,有争议才有热搜。

可是靠魔鬼剪辑制造骂声出圈的国产综艺,观众真的没看够吗?国产综艺人能不能醒一醒?

骂赵丽颖?该背锅的难道不是国产综艺魔鬼剪辑?

专门去看了节目完整版,试图看懂这波操作。

我们先来捋一下基本逻辑。

已知事实:《中餐厅》主要参与者都站出来力挺她了,这不是最重要的事实吗?

但这几天以来的舆论是:赵丽颖吃饭乱扒菜,这不就是农村女孩改不掉的习惯吗?粉丝反击,这不就是强洗吗?

铺天盖地传播的,不是事件的真相,而是许多网民的固定印象:农村来的女孩就是爱乱扒菜,改不掉的。女明星就爱耍大牌。偶像犯错粉丝一定会强行洗白,所以一定是越洗越尴尬。

问题是这些结论几乎是先入为主,推导出这些结论的很多细节却是错的。

首先是最致命的扒菜说。

中餐不流行分餐制,聚餐时也少用公筷,因此扒菜格外容易引发众人反感,女明星在这里翻车就很难扳回来。

而赵丽颖在聚餐的时候,确实在盘里扒拉了三四次,似乎在找自己想吃的菜,网友就觉得这种行为过没素质了,怎么能让别人吃你筷上的口水呢?

但看完整版,从黄晓明到林大厨,很多人都扒过菜,不止赵丽颖,奇怪的是唯独赵丽颖扒菜被放大了。

再深扒下去,知道当天他们吃的是冒菜,装冒菜的盘子也很深,大家都不是武林高手,很难像网友说的一夹一个准。但这个事实在传播中被简化了,直接就是农村出来的姑娘就是爱扒菜。


再看赵丽颖不合群过度焦虑说。

现在剪出来的效果是,赵丽颖有意见不沟通,因为她整个团队都尴尬。网友很容易得出结论:女明星就是太以自我为中心了。

可仔细看的话,赵丽颖哭的镜头被前后用了两次,还剪进预告片,但看正片赵丽颖并不像哭泣倒像是自嘲+擦汗,过程中还有说有笑怎么就哭了呢?

说她太自我为中心的核心证据是大家一起吃早餐,正片里她说“不吃、我不配”。

整个气氛瞬间冰冻。

可看到后面明明是大家在调侃着讨论算账。

焦虑和缺乏沟通的问题,确实有,可那是因为菜单等等问题迟迟搞不定,餐厅第二天就要开业了。赵丽颖第一次管理餐厅财务,内心觉得有问题又不好意思像上一季的秦海璐那样直接开怼,憋在心里当然很焦虑。

后来李浩菲发现了转告给店长黄晓明,赵丽颖也坦诚沟通了,我看不出矫情在哪里。

再就是干活少。这个更不值一驳。

正片里身为财务的赵丽颖,干活镜头几乎为零,有一幕是黄晓明、林大厨、张亮等人都在后厨紧张地忙碌,5个人中唯独不见赵丽颖干活的画面。

但在plus加长版里,赵丽颖一直在干活...

有观众说看完整版她也没干多少,别洗了。

但赵丽颖不仅在前台收银算账,还把所有的桌子、杯子擦了,之后又拖地板,把前厅的东西全部归位,最后还到后厨帮忙。那些说擦桌子加摆凳子10分钟就轻松搞定的,能不能自己试一下十分钟干完所有琐事?

有人说造成误解是因为正片观看数据破亿,30分钟的额外付费版只有1100万次的播放,看的都是粉丝。

这当然是一个原因,但更大的问题是粉丝反驳什么都容易撞到大众心理的铁板。

原因是过去每次明星出事粉丝都强洗,造成的大众固定印象是:粉丝越反驳,我越信。

结果就是粉丝反击张亮黄晓明力挺,大V却说赵丽颖强硬洗白惹网友逆反。

现在赵丽颖在《快本》节目中对着水瓶直接喝的画面,在《知否》吃饭的画面都被拔出来,一桩桩一件件仿佛足以证明她就是吃饭爱扒拉。

可粉丝没有反驳赵丽颖吃饭扒拉这件事,明星在公共场合有些习惯应该纠正,问题是赵丽颖过去吃饭爱扒拉是不是可以证明节目组没有魔鬼剪辑呢?

如果赵丽颖在节目中的行为本事是被放大的,在这样的舆论传播过程里, 网络舆论用多个明显错误的信息,传播一些公众根深蒂固的讯息,最后魔鬼剪辑反倒被忽略了,一切被归结于粉丝强洗,这样的质疑,真的有道理吗?

上季黄晓明,这季赵丽颖?魔鬼剪辑要承包一大半综艺热搜?

但如果看过上一季的《中餐厅》,又会发现这一切都很符合国产慢综艺的剪辑逻辑。

因为上一季的剪辑逻辑很明显就是塑造霸总黄晓明。

现在明学已经深入人心,但很多人不记得上一季奇葩的节目设定:先来个零启动资金,节目主题是海外开中餐厅宣扬美食文化,但光是这个设定已经像是海外大逃杀。

至于那个著名的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的前提是:杨紫手受伤不肯去医院。

这个梗出圈以后黄晓明在节目中的人设瞬间就炸了,有没有剪辑的”功劳”呢?

上一季一个公开的说法是黄晓明的“明学”撑起了节目KPI,节目组需要话题和热度,而本季嘉宾5个人中,黄晓明已经“红”过了,而且本季最大看点就是赵丽颖,如果要制造噱头,她是不是最合适人选?

说到这魔鬼剪辑,芒果台可谓国产综艺的导师级。

《浪姐》里一个著名的剪辑案例是:第一集海陆情商出了圈。那句“上了年纪是吗?”配上节目组剪辑的宁静张萌的表情就非常有表现力。

但直播里海陆澄清自己说话声音很小,其实是在吐槽自己。看当时离她最近的万茜沈梦辰的表情,很明显海陆说的事实。可是澄清的事实永远没有多少人听。

类似的魔鬼剪辑还出现在张含韵身上。

三公选人,孟佳被分到《花样年华》当队长,《花样年华》不是能炸场的女团歌,不讨喜,姐姐都不愿意去。

当时在正片中,张含韵对旁边的金晨说,如果她想去的队满了,就去孟佳这组。结果是张含韵第二轮也没有选孟佳,去了张雨绮那组。

播出之后张含韵的风评受害。

但孟佳被淘汰之后,开直播还原了真相,说张含韵当时都走过来选择《花样年华》了,但是被她给劝回去了,原因是她也不想拖累张含韵。


但一说起魔鬼剪辑就是芒果台也不客观。

之前杨迪突然在社交平台下场反黑,引发多方讨论,背后其实也隐含魔鬼剪辑。

起因是大V爆料说节目里在女孩子们穿着短裙、短裤打歌服,裙子都非常短的情况下,杨迪还在地板上张腿爬来爬去的动作让下一个女生做。


网民看了批评杨迪“猥琐、恶心、没礼貌”。

杨迪特意写了一大段话解释原委,其中一个关键是节目组做了时间错位剪辑。

杨迪做蛤蟆跳时,刘敏涛和硬糖女孩已经被淘汰坐在后面了,根本不需要她们来模仿,但节目组想突出效果,才剪成现在这样。



看完整视频的确是如此。后来被网友“打抱不平”的赵粤也发微博支持杨迪,事件很快平息了,但这里有趣的是节目导演吴彤也夸奖杨迪是“认识的最敬业的综艺人”,希望大家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节目,“更不要断章取义。”

问题是节目自己把前后逻辑剪成这个样子,让观众怎么不断章取义呢?

事实就是“魔鬼剪辑”可以利用明星制造“话题点”,包括性格、cp等。这些话题被网友广泛讨论,就能够提升节目的关注度和收视率。

如何理解这种魔鬼剪辑呢?《三十而已》播出后有种说法是,林有有这个角色就是编导创造出来给观众骂的工具人。

那么现在看来,魔鬼剪辑之下的综艺明星们,何尝不是编导手中的工具人呢?

当有一个顶流明星在魔鬼剪辑之下,作为戏剧冲突的点带动整个综艺的流量时,节目写在简介上的主题,统统退到了次要位置。只要这位顶流在魔鬼剪辑下能源源不断创造话题,就算圆满完成节目KPI任务,真相好像就没那么重要了。

看上去,魔鬼剪辑就这样承包了一大半综艺热搜,但国产综艺真的赢了吗?

慢综艺怎么全是戏?靠魔鬼剪辑出圈的国产爆款,我真看够了

非常可惜,不是每个观众都对这种魔鬼剪辑满意。

因为魔鬼剪辑多了,观众也练成了火眼金睛。

就说《中餐厅》,前两季还是岁月静好,但第二季话题度一般,于是上一季的剪辑铆足了劲在“嘉宾矛盾”上大显身手。无论是片头的预览,还是结尾的预告,主打的都是剑拔弩张的冲突和争吵。

说白了,就是剪辑全面向《花儿与少年2》靠拢,最开始节目组设定的戏路是:缺乏统治力的店长、情绪容易失控的财务、就爱乱花钱的大厨,很容易就让冲突爆发,后来明学出人意料异军突起,原有的故事线就被放弃了,变成主打黄晓明这个点。

这种打法看上去很成功,但到了这一季效应已经开始递减。

国产综艺魔鬼剪辑的代表作是永远的花儿与少年,这也是大家称作以“撕”为主题的国产真人秀的巅峰,播出多久都被大家翻出来考古。

但如果说《花儿与少年2》是暴脾气的明星+有限剧本+剪辑的效果,那么后来的许多国产综艺比如《亲爱的客栈3》,则已经细化到了每集剪辑送节目上热搜的程度,国产百万剪辑师诞生了。

节目里展现刘涛排挤林心如让她坐后面,结果本人亲自下场澄清的事实是为了方便林心如打电话。

节目多处出现张翰和吴磊暗战,吴磊憋着一股劲的场景,很多是从别的部分移花接木形成的效果。

这样的节目播到最后,几乎没有观众记得节目原始设定是:嘉宾用20天时间经营一家客栈,远离喧嚣,在慢节奏生活中寻找生活初心。

看了这简介观众才想起来,原来这不是一款职场大逃杀综艺,是国产慢综艺。

可《亲爱的客栈》刚开播时候的著名争议是,网民质疑节目是借鉴《孝利家民宿》。

这样一想国产综艺还真是很神奇,在魔鬼剪辑的坚持下,什么样的慢综艺,都能变成嘉宾全程用军训节奏开工的高强度综艺。

慢综艺的起始来自于罗英锡的综艺,解压、治愈总是最常见的评论。

因为他的综艺主题往往都是都市人最想做的事情:从负重的工作里逃离,去到乡间海外,美食、美景、没有压力地经营一个小店什么的。看《三时三餐》这样的综艺,嘉宾全程真的是乐哉悠哉,带着观众一起慢下去。

为什么同样的综艺模板,国产综艺就是能做出剧情冲突满满,明星手撕话题不断的样子呢?

说到底,是国产综艺根本慢不下来。

就算我们国综有李孝利,我们的节目组也不会放弃干预——“我们的综艺得有话题度啊!”没有足够的冲突素材怎么办?那就剪出“戏”来。

国产综艺根本慢不下来的根本原因,在于一开始牌面的选择没问题,可是节目组对自己选的牌没信心,要默默当幕后操控,一通剪辑创造话题,这样一个由节目组操控的牌局,自然没办法从底子里透出“慢生活”的气息。

但我的疑问是:这种魔鬼剪辑真的能带来国产综艺的成功吗?

《中餐厅》在前两季的成功正在于创造了一种“拟态环境”。三五好友一起,放下现实的重担,全身心的投入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不疾不徐的享受生活。

而《中餐厅》后来的矛盾设置,显然放弃了这种 “慢”的气质,延续了《花儿与少年》系列以激烈对峙和暗流涌动遗留下的诸多“名话题”,观众看综艺的心理已被热搜牵引到“爽剧”模式,好像很有话题。

但观众看戏的阈值是不断升高的,节目组能不能达到呢?

另一个问题是明星毕竟不是来演戏,越来越多的综艺都贯彻“恶剪”制造话题,对艺人形象造成严重损害,导致艺人团队“反击”。

日本版《创造101》里,一名练习生每天换不同颜色的手表戴,防止被节目恶意剪辑。

这对节目是隐形伤害。

最主要是观众之所以看慢综艺就是想短暂地逃离一会现实的压力。结果到头来,观众却要在看综艺的时候都留心眼,费脑子地去思考这冲突是不是真的,赵丽颖是不是遭遇魔鬼剪辑了,这样的话题效应对收视真的是助推吗?

说到底,当下国产综艺制作者想要都是“爆款公式”:矛盾、炒作、爆点、瓜……

却极少有人想,这个节目本质是什么,观众喜欢什么,我想要表达什么。

靠话题和瓜撑起来的综艺,能火多久?没有,真正的爆款综艺不是靠这些。

最近评分不断上升的《这就是街舞3》,最终让节目出圈的不是话题,是导师和选手的实力。

那么国产综艺过于迷信魔鬼剪辑,算不算本末倒置?

可是整个国产综艺的列车还在魔鬼剪辑的轨道上行驶,于是一个充满悖论的现象出现——

一边是国内观众对魔鬼剪辑越来越不买账,让节目组不要乱剪;

一边是节目组一边号称要乘风破浪,一边在用魔鬼剪辑制造浪花,在不难猜的戏剧冲突航线上亦步亦趋。

可是很多时候大家也没有希望看到“矛盾冲突”的场面,就《中餐厅》而言,本是个慢综艺,要看明星吵架观众观众怎么不看奇葩说呢?

类似赵丽颖扒菜这种魔鬼剪辑带来的话题看似有效,可是话题用过之后,能剩下什么?

到头来,一个原本可以带着观众走心的综艺,变成了一档靠话题致胜的“秀”。

国产综艺的好食材、好锅底,却被厨师用魔鬼烹饪烧成了一锅硬菜,怎么不问观众是不是真的爱吃呢?

所以,该被吐槽的是赵丽颖?我说丢脸的是靠魔鬼剪辑出圈的国产综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