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穎被頂上了風口浪尖,又是《中餐廳》。

大家都說,新一期《中餐廳》不搞“明學”搞“穎學”了。起因是最新一期《中餐廳》播出後,有網友發現趙麗穎一直用筷子扒拉飯碗,還說她不幹活,喜歡販賣焦慮、不會說話。

有毒舌的營銷號說本來大家是想看慢綜被治癒,結果看趙麗穎在這節目裏口水拌飯連飯都不想喫了。

節目上週五播出,趙麗穎粉絲已經反擊過一波,曬出喫飯完整動圖和plus版的證據,結果被***繼續羣嘲,說粉絲強行洗白,還把趙麗穎在《嚮往的生活》和《知否》裏喫飯扒拉菜的鏡頭都找出來了。

事件的最新進展是兩位跟趙麗穎一起喫飯的《中餐廳》店長和廚師都站出來了。

黃曉明說, “在各種菜盆裏找肉喫是我們每天營業結束後的樂趣”。

張亮說,“有些菜是我們後廚把食材切的太小,稍微大塊兒一點的食材都被我們幾個大老爺們兒搶先喫了。裝菜容器又很深, 再加上菜品真的太好喫,所以大家都不捨得浪費”。

張亮的回應又引出一系列新梗,首先是有網友說張亮家麻辣燙太low還貴,並非張亮麻辣燙老闆的《中餐廳》大廚張亮直接回復:去喫xx福啊!

最新的動態是xx福老闆邀請張亮代言上了熱搜第一。

兩位的意思很明顯,就是力挺趙麗穎。但爭議依然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所以趙麗穎活該被罵?

而我想說的是,真正丟臉的,難道不是國產綜藝死都改不掉的魔鬼剪輯?

魔鬼剪輯是國產綜藝的老話題,最值得玩味的是,它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我們的國產慢綜藝中,比如《中餐廳》原意是讓明星褪去光環,感受美食和旅行帶來的生活感悟。但現在粉絲最深的感悟是魔鬼剪輯防不勝防趕快把我家愛豆抱走。

如今的國綜爆款定律好像是:有羣嘲纔有爭議,有爭議纔有熱搜。

可是靠魔鬼剪輯製造罵聲出圈的國產綜藝,觀衆真的沒看夠嗎?國產綜藝人能不能醒一醒?

罵趙麗穎?該背鍋的難道不是國產綜藝魔鬼剪輯?

專門去看了節目完整版,試圖看懂這波操作。

我們先來捋一下基本邏輯。

已知事實:《中餐廳》主要參與者都站出來力挺她了,這不是最重要的事實嗎?

但這幾天以來的輿論是:趙麗穎喫飯亂扒菜,這不就是農村女孩改不掉的習慣嗎?粉絲反擊,這不就是強洗嗎?

鋪天蓋地傳播的,不是事件的真相,而是許多網民的固定印象:農村來的女孩就是愛亂扒菜,改不掉的。女明星就愛耍大牌。偶像犯錯粉絲一定會強行洗白,所以一定是越洗越尷尬。

問題是這些結論幾乎是先入爲主,推導出這些結論的很多細節卻是錯的。

首先是最致命的扒菜說。

中餐不流行分餐制,聚餐時也少用公筷,因此扒菜格外容易引發衆人反感,女明星在這裏翻車就很難扳回來。

而趙麗穎在聚餐的時候,確實在盤裏扒拉了三四次,似乎在找自己想喫的菜,網友就覺得這種行爲過沒素質了,怎麼能讓別人喫你筷上的口水呢?

但看完整版,從黃曉明到林大廚,很多人都扒過菜,不止趙麗穎,奇怪的是唯獨趙麗穎扒菜被放大了。

再深扒下去,知道當天他們喫的是冒菜,裝冒菜的盤子也很深,大家都不是武林高手,很難像網友說的一夾一個準。但這個事實在傳播中被簡化了,直接就是農村出來的姑娘就是愛扒菜。


再看趙麗穎不合羣過度焦慮說。

現在剪出來的效果是,趙麗穎有意見不溝通,因爲她整個團隊都尷尬。網友很容易得出結論:女明星就是太以自我爲中心了。

可仔細看的話,趙麗穎哭的鏡頭被前後用了兩次,還剪進預告片,但看正片趙麗穎並不像哭泣倒像是自嘲+擦汗,過程中還有說有笑怎麼就哭了呢?

說她太自我爲中心的核心證據是大家一起喫早餐,正片裏她說“不喫、我不配”。

整個氣氛瞬間冰凍。

可看到後面明明是大家在調侃着討論算賬。

焦慮和缺乏溝通的問題,確實有,可那是因爲菜單等等問題遲遲搞不定,餐廳第二天就要開業了。趙麗穎第一次管理餐廳財務,內心覺得有問題又不好意思像上一季的秦海璐那樣直接開懟,憋在心裏當然很焦慮。

後來李浩菲發現了轉告給店長黃曉明,趙麗穎也坦誠溝通了,我看不出矯情在哪裏。

再就是幹活少。這個更不值一駁。

正片裏身爲財務的趙麗穎,幹活鏡頭幾乎爲零,有一幕是黃曉明、林大廚、張亮等人都在後廚緊張地忙碌,5個人中唯獨不見趙麗穎幹活的畫面。

但在plus加長版裏,趙麗穎一直在幹活...

有觀衆說看完整版她也沒幹多少,別洗了。

但趙麗穎不僅在前臺收銀算賬,還把所有的桌子、杯子擦了,之後又拖地板,把前廳的東西全部歸位,最後還到後廚幫忙。那些說擦桌子加擺凳子10分鐘就輕鬆搞定的,能不能自己試一下十分鐘幹完所有瑣事?

有人說造成誤解是因爲正片觀看數據破億,30分鐘的額外付費版只有1100萬次的播放,看的都是粉絲。

這當然是一個原因,但更大的問題是粉絲反駁什麼都容易撞到大衆心理的鐵板。

原因是過去每次明星出事粉絲都強洗,造成的大衆固定印象是:粉絲越反駁,我越信。

結果就是粉絲反擊張亮黃曉明力挺,大V卻說趙麗穎強硬洗白惹網友逆反。

現在趙麗穎在《快本》節目中對着水瓶直接喝的畫面,在《知否》喫飯的畫面都被拔出來,一樁樁一件件彷彿足以證明她就是喫飯愛扒拉。

可粉絲沒有反駁趙麗穎喫飯扒拉這件事,明星在公共場合有些習慣應該糾正,問題是趙麗穎過去喫飯愛扒拉是不是可以證明節目組沒有魔鬼剪輯呢?

如果趙麗穎在節目中的行爲本事是被放大的,在這樣的輿論傳播過程裏, 網絡輿論用多個明顯錯誤的信息,傳播一些公衆根深蒂固的訊息,最後魔鬼剪輯反倒被忽略了,一切被歸結於粉絲強洗,這樣的質疑,真的有道理嗎?

上季黃曉明,這季趙麗穎?魔鬼剪輯要承包一大半綜藝熱搜?

但如果看過上一季的《中餐廳》,又會發現這一切都很符合國產慢綜藝的剪輯邏輯。

因爲上一季的剪輯邏輯很明顯就是塑造霸總黃曉明。

現在明學已經深入人心,但很多人不記得上一季奇葩的節目設定:先來個零啓動資金,節目主題是海外開中餐廳宣揚美食文化,但光是這個設定已經像是海外大逃殺。

至於那個著名的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的前提是:楊紫手受傷不肯去醫院。

這個梗出圈以後黃曉明在節目中的人設瞬間就炸了,有沒有剪輯的”功勞”呢?

上一季一個公開的說法是黃曉明的“明學”撐起了節目KPI,節目組需要話題和熱度,而本季嘉賓5個人中,黃曉明已經“紅”過了,而且本季最大看點就是趙麗穎,如果要製造噱頭,她是不是最合適人選?

說到這魔鬼剪輯,芒果臺可謂國產綜藝的導師級。

《浪姐》裏一個著名的剪輯案例是:第一集海陸情商出了圈。那句“上了年紀是嗎?”配上節目組剪輯的寧靜張萌的表情就非常有表現力。

但直播裏海陸澄清自己說話聲音很小,其實是在吐槽自己。看當時離她最近的萬茜沈夢辰的表情,很明顯海陸說的事實。可是澄清的事實永遠沒有多少人聽。

類似的魔鬼剪輯還出現在張含韻身上。

三公選人,孟佳被分到《花樣年華》當隊長,《花樣年華》不是能炸場的女團歌,不討喜,姐姐都不願意去。

當時在正片中,張含韻對旁邊的金晨說,如果她想去的隊滿了,就去孟佳這組。結果是張含韻第二輪也沒有選孟佳,去了張雨綺那組。

播出之後張含韻的風評受害。

但孟佳被淘汰之後,開直播還原了真相,說張含韻當時都走過來選擇《花樣年華》了,但是被她給勸回去了,原因是她也不想拖累張含韻。


但一說起魔鬼剪輯就是芒果臺也不客觀。

之前楊迪突然在社交平臺下場反黑,引發多方討論,背後其實也隱含魔鬼剪輯。

起因是大V爆料說節目裏在女孩子們穿着短裙、短褲打歌服,裙子都非常短的情況下,楊迪還在地板上張腿爬來爬去的動作讓下一個女生做。


網民看了批評楊迪“猥瑣、噁心、沒禮貌”。

楊迪特意寫了一大段話解釋原委,其中一個關鍵是節目組做了時間錯位剪輯。

楊迪做蛤蟆跳時,劉敏濤和硬糖女孩已經被淘汰坐在後面了,根本不需要她們來模仿,但節目組想突出效果,才剪成現在這樣。



看完整視頻的確是如此。後來被網友“打抱不平”的趙粵也發微博支持楊迪,事件很快平息了,但這裏有趣的是節目導演吳彤也誇獎楊迪是“認識的最敬業的綜藝人”,希望大家不要戴着有色眼鏡看節目,“更不要斷章取義。”

問題是節目自己把前後邏輯剪成這個樣子,讓觀衆怎麼不斷章取義呢?

事實就是“魔鬼剪輯”可以利用明星製造“話題點”,包括性格、cp等。這些話題被網友廣泛討論,就能夠提升節目的關注度和收視率。

如何理解這種魔鬼剪輯呢?《三十而已》播出後有種說法是,林有有這個角色就是編導創造出來給觀衆罵的工具人。

那麼現在看來,魔鬼剪輯之下的綜藝明星們,何嘗不是編導手中的工具人呢?

當有一個頂流明星在魔鬼剪輯之下,作爲戲劇衝突的點帶動整個綜藝的流量時,節目寫在簡介上的主題,統統退到了次要位置。只要這位頂流在魔鬼剪輯下能源源不斷創造話題,就算圓滿完成節目KPI任務,真相好像就沒那麼重要了。

看上去,魔鬼剪輯就這樣承包了一大半綜藝熱搜,但國產綜藝真的贏了嗎?

慢綜藝怎麼全是戲?靠魔鬼剪輯出圈的國產爆款,我真看夠了

非常可惜,不是每個觀衆都對這種魔鬼剪輯滿意。

因爲魔鬼剪輯多了,觀衆也練成了火眼金睛。

就說《中餐廳》,前兩季還是歲月靜好,但第二季話題度一般,於是上一季的剪輯鉚足了勁在“嘉賓矛盾”上大顯身手。無論是片頭的預覽,還是結尾的預告,主打的都是劍拔弩張的衝突和爭吵。

說白了,就是剪輯全面向《花兒與少年2》靠攏,最開始節目組設定的戲路是:缺乏統治力的店長、情緒容易失控的財務、就愛亂花錢的大廚,很容易就讓衝突爆發,後來明學出人意料異軍突起,原有的故事線就被放棄了,變成主打黃曉明這個點。

這種打法看上去很成功,但到了這一季效應已經開始遞減。

國產綜藝魔鬼剪輯的代表作是永遠的花兒與少年,這也是大家稱作以“撕”爲主題的國產真人秀的巔峯,播出多久都被大家翻出來考古。

但如果說《花兒與少年2》是暴脾氣的明星+有限劇本+剪輯的效果,那麼後來的許多國產綜藝比如《親愛的客棧3》,則已經細化到了每集剪輯送節目上熱搜的程度,國產百萬剪輯師誕生了。

節目裏展現劉濤排擠林心如讓她坐後面,結果本人親自下場澄清的事實是爲了方便林心如打電話。

節目多處出現張翰和吳磊暗戰,吳磊憋着一股勁的場景,很多是從別的部分移花接木形成的效果。

這樣的節目播到最後,幾乎沒有觀衆記得節目原始設定是:嘉賓用20天時間經營一家客棧,遠離喧囂,在慢節奏生活中尋找生活初心。

看了這簡介觀衆纔想起來,原來這不是一款職場大逃殺綜藝,是國產慢綜藝。

可《親愛的客棧》剛開播時候的著名爭議是,網民質疑節目是借鑑《孝利家民宿》。

這樣一想國產綜藝還真是很神奇,在魔鬼剪輯的堅持下,什麼樣的慢綜藝,都能變成嘉賓全程用軍訓節奏開工的高強度綜藝。

慢綜藝的起始來自於羅英錫的綜藝,解壓、治癒總是最常見的評論。

因爲他的綜藝主題往往都是都市人最想做的事情:從負重的工作裏逃離,去到鄉間海外,美食、美景、沒有壓力地經營一個小店什麼的。看《三時三餐》這樣的綜藝,嘉賓全程真的是樂哉悠哉,帶着觀衆一起慢下去。

爲什麼同樣的綜藝模板,國產綜藝就是能做出劇情衝突滿滿,明星手撕話題不斷的樣子呢?

說到底,是國產綜藝根本慢不下來。

就算我們國綜有李孝利,我們的節目組也不會放棄干預——“我們的綜藝得有話題度啊!”沒有足夠的衝突素材怎麼辦?那就剪出“戲”來。

國產綜藝根本慢不下來的根本原因,在於一開始牌面的選擇沒問題,可是節目組對自己選的牌沒信心,要默默當幕後操控,一通剪輯創造話題,這樣一個由節目組操控的牌局,自然沒辦法從底子裏透出“慢生活”的氣息。

但我的疑問是:這種魔鬼剪輯真的能帶來國產綜藝的成功嗎?

《中餐廳》在前兩季的成功正在於創造了一種“擬態環境”。三五好友一起,放下現實的重擔,全身心的投入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不疾不徐的享受生活。

而《中餐廳》後來的矛盾設置,顯然放棄了這種 “慢”的氣質,延續了《花兒與少年》系列以激烈對峙和暗流湧動遺留下的諸多“名話題”,觀衆看綜藝的心理已被熱搜牽引到“爽劇”模式,好像很有話題。

但觀衆看戲的閾值是不斷升高的,節目組能不能達到呢?

另一個問題是明星畢竟不是來演戲,越來越多的綜藝都貫徹“惡剪”製造話題,對藝人形象造成嚴重損害,導致藝人團隊“反擊”。

日本版《創造101》裏,一名練習生每天換不同顏色的手錶戴,防止被節目惡意剪輯。

這對節目是隱形傷害。

最主要是觀衆之所以看慢綜藝就是想短暫地逃離一會現實的壓力。結果到頭來,觀衆卻要在看綜藝的時候都留心眼,費腦子地去思考這衝突是不是真的,趙麗穎是不是遭遇魔鬼剪輯了,這樣的話題效應對收視真的是助推嗎?

說到底,當下國產綜藝製作者想要都是“爆款公式”:矛盾、炒作、爆點、瓜……

卻極少有人想,這個節目本質是什麼,觀衆喜歡什麼,我想要表達什麼。

靠話題和瓜撐起來的綜藝,能火多久?沒有,真正的爆款綜藝不是靠這些。

最近評分不斷上升的《這就是街舞3》,最終讓節目出圈的不是話題,是導師和選手的實力。

那麼國產綜藝過於迷信魔鬼剪輯,算不算本末倒置?

可是整個國產綜藝的列車還在魔鬼剪輯的軌道上行駛,於是一個充滿悖論的現象出現——

一邊是國內觀衆對魔鬼剪輯越來越不買賬,讓節目組不要亂剪;

一邊是節目組一邊號稱要乘風破浪,一邊在用魔鬼剪輯製造浪花,在不難猜的戲劇衝突航線上亦步亦趨。

可是很多時候大家也沒有希望看到“矛盾衝突”的場面,就《中餐廳》而言,本是個慢綜藝,要看明星吵架觀衆觀衆怎麼不看奇葩說呢?

類似趙麗穎扒菜這種魔鬼剪輯帶來的話題看似有效,可是話題用過之後,能剩下什麼?

到頭來,一個原本可以帶着觀衆走心的綜藝,變成了一檔靠話題致勝的“秀”。

國產綜藝的好食材、好鍋底,卻被廚師用魔鬼烹飪燒成了一鍋硬菜,怎麼不問觀衆是不是真的愛喫呢?

所以,該被吐槽的是趙麗穎?我說丟臉的是靠魔鬼剪輯出圈的國產綜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