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砸東西、摔門走、玩失蹤...爲什麼ta總是有話不能好好說?|KY研究:如何跟情緒化的伴侶好好溝通?

KY作者 / Li

編輯 / KY主創們

《三十而已》大結局了,可我還是每天都想罵許幻山。最令我生氣的點不是他出軌,而是他不僅出軌,還反過來跟顧佳發脾氣。

顧佳因爲安全隱患勸許幻山不再生產藍色煙花,許幻山卻聽信林有有的蠱惑繼續生產。顧佳發現訂單,心急火燎將許幻山叫回來,再三勸他停產。結果竟然換來許幻山一頓脾氣,顧佳說他不講道理,他竟然反咬一口接連指責顧佳“總在掃他的興”、“總是在他頭上潑冷水”,質問顧佳“藝術品!”“懂不懂!”

明明是自己出軌有錯在先,還衝自己老婆甩臉子,渣男!

其實,像許幻山這種 一遇到事就發脾氣的人,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挺常見的。這種行爲在心理學上被稱作act out,中文譯爲“行動化”,意思是用不恰當的方式宣泄心中的負面情緒。比較常見的例子還有:小朋友因爲得不到想要的玩具大吵大鬧,成年人心情鬱悶時去酗酒,不高興了就發脾氣、摔東西等。

如果在生活中遇到這樣一有情緒就行動化的人,我們有什麼辦法促使對方“好好說話”,將溝通拉回正軌呢?

爲什麼有的人會行動化?

在親密關係中,情緒行動化可能有這樣一些表現:

  • 一言不合就發脾氣;
  • 吵着吵着架突然開始哭,哭到停不下來;
  • 心裏有氣但說不出,去打枕頭、摔東西、砸牆;
  • 要麼沉默不說話,要麼摔門走;
  • 故意掐對方電話、不回信息,來表達不滿;
  • 跟伴侶吵架後去喝悶酒……

想要和行動化的人好好溝通,我們要先弄清楚,爲什麼有的人會行動化。

比較可能的一個原因是,ta們缺乏成熟的應對情緒的能力。

我們還是小孩子的時候,是不具備感受和思考情緒的能力的,有情緒就哭、鬧。這時候,如果有一個有思考情緒的能力的他人(通常是母親或其他主要照顧者)能接住我們的情緒,並協助我們處理情緒,我們才能習得成熟的應對情緒的能力(Waddell, 2017)。

舉個例子來說,假設小朋友因爲完成不了拼圖而哭鬧。母親們可能直接找到拼圖並放進正確的位置,也可能跟着發脾氣,指責孩子“遇到困難就只會哭!”,還有一些母親則會一邊安撫孩子,一邊告訴孩子如何找到剩餘的幾塊,幫ta們一起完成拼圖。

只有第三種母親的回應能訓練孩子的情緒能力。因爲她沒有直接制止孩子哭鬧,而是藉由幫助孩子解決問題的過程,讓孩子將情緒和思考而非宣泄聯繫在一起。孩子因此明白:產生強烈的情緒不可怕,我有能力承受並處理它。

而如果孩子得到的回應是前兩種,ta們則會感到自己不喜歡的感覺,他人也不想要;ta們因此更加感到無力面對情緒。下一次再有情緒時,ta們的第一反應還會是丟出去、宣泄掉。

行動化的另一種可能原因是,表面的行動化是對更多無法表達的情緒的替代。

美國心理諮詢師Teyber曾提出過 情緒星羣(affectiveconstellation)概念,意思是 一種表面情緒背後,其實隱藏着一連串(sequence)其他情緒,被隱藏的情緒往往是更加痛苦、令人想要逃避的,於是被另一種更能被接受的表面情緒替代了(displacement of affect; Teyber, 2006)。

比如許幻山,他看上去是在發脾氣,指責顧佳不懂藝術、總給他潑冷水,但他其實是在用發脾氣掩蓋內心因爲出軌產生的不安、愧疚。這些情緒令他更不想面對,於是用表面上的發脾氣替代。

而無論對方行動化的原因究竟爲何,只看到表象是無法有效推動溝通的;看見、處理深層次情緒,才能真正促進對方改變溝通方式、解決問題(Teyber, 2006)。

如何看見對方的深層情緒?

我想和大家分享一個很有效的技術: 積極傾聽(active listening)

這是以全面、準確地理解對方爲目的的傾聽技術。有研究發現,被積極傾聽時,人們更願意談及自己的經驗和感受,也更願意聽進別人的話,做出改變(Rogers & Farson, 1957)。

而積極傾聽之所以能產生這樣的效果,原因之一是,被傾聽會讓人感到被理解。Ta會感到你在和ta一起探索、理解ta自己。所以當你提出建議時,ta覺得你的建議是在真正理解ta的基礎上提出的,而不是粗暴地想改造ta。

更重要的是,你在積極傾聽對方的時候,其實向對方展現了更成熟的處理情緒的狀態。Ta們會從你身上學習新的應對情緒的辦法,逐漸替代掉原先一有情緒就發泄的習慣,學習如何好好溝通。

怎麼聽,才叫積極傾聽?

1. 關掉你的內在對話(close your inner dialogue)

其實大部分時候,我們在聽別人講話時,只有一半精力在對方身上(half-listening),而另一半精力在思考自己接下來要怎麼回答。

比如,聽到對方說了一個觀點,很多人看似是在聽,其實第一反應是去想“我該贊同還是反駁這個觀點?”“怎麼贊同或反駁才比較好?”

這些想法佔據了我們的注意力,會阻礙我們聽到對方的全部信息。所以,積極傾聽的第一步是清空自己,全神貫注在對方身上。

2. 將自己放進對方的位置(get inside the speaker)去理解對方

我們要着重聽對方的想法、感受和體驗,並且嘗試將自己放在對方的位置,以對方的視角看待ta講述的故事(Hill, 2014)。

你可以在聽的時候問自己三個問題(Rogers & Farson, 1957):

  • Ta想告訴我的是什麼?
  • 這對ta來說意味着什麼?
  • Ta怎麼看待這件事?

這種換位思考的能力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練習。比如和伴侶、朋友聊天時,你可以在傾聽對方之後,先用自己的話重述剛纔對方告訴你的,向對方驗證你準確、全面地理解了對方,再說出自己的看法。這種練習會提升你對他人經歷、體驗的敏感度,幫助你學會真正理解他人(Rogers & Farson, 1957)。

德伊洛佛,男,25歲

女友原來常因爲工作不順把我當出氣筒,我以前會生氣,覺得她不講理。

但當我嘗試從她的角度思考,她發脾氣其實是想說什麼時,我發現她可能想說自己很委屈,求安慰之類的,所以她再懟我,我就只安慰她,陪她。

次數多了,我發現我能比較準地判斷她懟我是不是因爲工作,而她在被我“看穿”以後也改了,因爲她發現跟我吐吐槽比懟我、發泄的效果更好。

3. 觀察非語言信息

很多時候我們的態度、觀點等,是通過非語言信息表達出來的。 積極傾聽也包含了觀察對方的姿態、語速、語調等,去判斷對方有哪些語言之外的信息(Hill, 2014)。

比如,你觀察到對方雖然在發脾氣,可是一直側着身體,避免看向你,這也許說明他在發脾氣的同時對你感到抱歉,所以不敢面對你。再比如,你的伴侶雖然在點頭,但ta抱着胳膊、站得離你很遠,這也許說明ta在防禦,並不真的認同你所說的。

需要注意的一點是, 對於非語言信息,我們要做的是觀察後去驗證,而不是抓住線索給對方下定論。因爲不同人表達情緒的方式是不一樣的, 看到線索後去驗證纔會令對方感到你在試圖理解ta,而一看到線索就武斷對方一定如何想,則會產生反效果(Hill, 2014)。

4. 避免評價和建議,恰當回應

積極傾聽中的回應要避免評價和給建議,你只需要與對方交流你對ta所表達的東西的理解,以及你在聽的時候的感受。你可以這麼說:

  • 聽起來,你剛纔在想……我理解對了嗎?
  • 你在說……的時候,你是不是其實想說……?
  • 剛纔我聽到你說……時,我心裏有點不舒服,所以我可能帶着情緒在理解你,覺得你想說……我有誤解你嗎?
  • 你還有其他想說的嗎?我可以聽。

你可以在對方自然的停頓、休息期間進行回應,或者詢問對方,你是否可以發表你的意見。當對方表示你完全理解了ta的意思,你們就可以在這個基礎上,邁向下一個話題。

積極傾聽也有風險,如何應對?

首先,積極傾聽會讓我們面臨改變自己的風險(Rogers & Farson, 1957)。

積極傾聽要求我們放下自己的觀點、態度去理解對方,因此我們自己很可能被改變。比如:

  • 因爲理解了另一種生活,改變自己的追求;
  • 站在對方的立場看問題後,懷疑自己是不是三觀不正;
  • 看到對方也有許多擔心、辛苦而心軟,進而忘記捍衛自己的利益……

我們的三觀、立場、感情都受到挑戰,既理解對方,又穩住自己,需要付出非常多額外的努力。

而更重要的是,長期使用積極傾聽可能會令你感到強烈的不公平和耗竭。你會質疑:憑什麼對方一直髮脾氣,我就要一直傾聽?

對於這一點,你不必過於緊張。 積極傾聽並不意味着你是被動的、一味付出的(Rogers &Farson, 1957)。

因爲溝通中的行爲是會“傳染”的——表達換來表達,傾聽換來傾聽。當對方感到你在試圖理解ta,ta也會反過來理解你,你將得到更充分的機會表達你的感受和期待,而對方也會更願意理解和滿足你。

但是,如果你發現對方在你努力之後仍然沒有改變,你完全可以停止這次溝通,或退出這段關係。

如前面所說,一有情緒就行動化的人,其實無法對自己的情緒負責,而我們並沒有義務負責另一個人的情緒。如果感到自己已經盡力了,你完全可以退後一步,甚至轉身離開,讓對方知道:你願意理解ta的需求,但你的需求同樣重要。

KY作者說:

在我看來,積極傾聽最核心的價值在於扭轉我們在溝通時的思維,不是隻考慮如何更有力地表達自己,而是選擇在要求對方理解自己之前先試圖理解對方,這種思考方向的改變,確實能改善溝通。

但真正高質量溝通,還是在成熟的、能對自己負責且願意尊重對方的人之間發生的。每個人的需求都值得被傾聽,我更希望,學習積極傾聽的你能在理解對方和表達自己之間找到平衡,真正理解他人,更不忘關懷自己。

「在看」的小夥伴,都會收穫更成熟的情緒能力哦~

Hill, C. E. (2009). Helping skills: Facilitating, exploration, insight, and action.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Rogers, C. R., & Farson, R. E. (1976). Active Listening. Chicago: Industrial Relations Center Teyber, E. (2006). Interpersonal Process in Therapy: An Integrative Model (5th ed.). Belmont, CA: Brooks / Cole.

Waddell, M. (2018). Inside Lives: Psychoanalysis and the Growth of the Personality. Routledge.

搜索文章/心理測試/招聘/轉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