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孩子青春叛逆期,油鹽不進,父母能做什麼?

許多被叛逆期的孩子氣的說不出話的父母都會覺得,好不容易把孩子拉扯到半大,不用擔心孩子生活不能自理的問題,怎麼又開始了青春期,每每總要跟你對着幹,什麼時候是個頭啊!

不同的家長也對孩子採取了不一樣的做法,有的採取硬碰硬的做法,但結果往往是整個家庭烏煙瘴氣,一言不合大吵大鬧,孩子碰壁,家長也傷心,鬧得兩敗俱傷。而有的父母就很恰當又合時宜的處理好了這一段時間內的親自關係,不但幫助孩子順利通過了青春期,還引導了孩子去爭取自己快樂成功的人生。

不少電影和電視劇都直接或者間接地反應了孩子青春期地叛逆和迷茫。最近我重溫了一遍《摔跤吧,爸爸》。大家都說它是一部反應命運不公,爭取女性權利的勵志電影。但我二刷後看到了另一個不一樣的視角,在劇中的女兒青春期,爸爸的做法略顯強硬卻在尊重女兒人格的做到了最好的榜樣的引導作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爲人父母的典範了。

今天就想和大家說一下面對孩子的青春期,我們爲人父母能做些什麼呢。

首先我們需要簡單清楚青春期的特殊性和重要性。青春期具極高的“學壞性”,可能家長一不留神,孩子就不知道在哪裏學到了什麼歪理,或者壞習慣。青春期的孩子處於身體及快速的生長時期,與之相對應的是心靈的不成熟,不適應。那麼孩子不適應表現出來往往就是叛逆,迷茫,對以往管教進行激烈反抗,即使這些管教在我們看來是合理的。同時,青春期有分外漫長,從孩子小學畢業開始直到大學,長達6-10年,都屬於青春期的範圍,當然不同的孩子可能長短不一樣,到來的時間也會或遲或早。

面對孩子的青春期,最不能的就是採取極端的手段,大量的新聞例子告訴我們,太放鬆,太逼迫都是不可行的。要做到張弛有度,這個道理大家都懂,卻難以下手,畢竟度在哪,每個家庭都不一樣。我覺得有幾點原則是無論如何都不能丟的。

一個是要尊重孩子,也尊重自己。大多文章都只強調要尊重孩子的愛好,卻很容易變成放縱,因爲他們忽略了,家長也要尊重自己呀,不能爲了孩子就一味的犧牲自己。這樣孩子有樣學樣,以後反而沒學會怎麼自我尊重。

就比如,你支持孩子的愛好學習鋼琴,因爲經濟原因沒法給他報班,這時候,就不是盲目地傾盡家財去成全孩子,而是先和孩子坦言家裏的情況,用商量的語氣,等以後金錢充裕了可以再給孩子報班,或者在力所能及範圍內以其他的東西補償,比如辦一張圖書館的卡,買一雙輪排之類的,不要一激動就覺得孩子定是無理取鬧,你不溝通又怎麼知道孩子不會諒解你呢。說到底,親子關係是互相尊重,互相關愛,互相理解來鞏固的。

然後就是是該強硬的時候要強硬。那什麼時候是該強硬的時候呢?我認爲是涉及孩子人身和精神安全的時候。身體安全上,是要自愛。我有個同學,她自小父母只強調她要學習成績好,從來不給她強調要愛護自己的身體,但是她本身學習天賦並不高,是那種努力型選手,然後爲了得到父母的承認,常年熬夜學習,大學的時候就把身體熬壞了,一度因爲胃病送進了醫院,得不償失啊。我也是告誡自己一定要時常關心孩子的健康,良好的作息是一定要提倡的並且身體力行,以身作則,最晚不過十一點。

總結下來,其實對孩子影響最大的往往是我們本身的一些行爲,所以從小就以身作則,你不想孩子不自律最先做到的就是自己要自律,你們覺得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