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傳遞出全力做好下半年經濟工作和謀劃好“十四五”時期發展的重要信號。爲此,中國經濟時報約請相關智庫專家圍繞下半年經濟形勢、宏觀政策、新型城鎮化、穩定產業鏈供應鏈、深化改革開放等方面進行解析展望。

圖片來源/新華社

■湯鐸鐸

7月30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對下半年經濟增長保持樂觀態度,對當前複雜嚴峻的經濟形勢立足中長期視角,提出了持久戰的戰略。在全球經濟大變局下,中國實現高質量發展是一場持久戰。在目前的戰略防禦階段,主要任務是充分保障經濟安全。    會議對當前政策和下半年經濟展現出充分信心。會議指出,二季度經濟增長明顯好於預期,表明黨中央決策部署是正確的。上半年的抗疫鬥爭,充分體現了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一方面有效遏制了疫情的傳播和蔓延,避免造成更大損失;另一方面在宏觀調控上保持了定力,沒有不惜代價地出臺大規模刺激措施,爲未來保留了更多政策空間。無論是縱向對比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時期的“四萬億”計劃,還是橫向對比疫情期間主要發達經濟體的過度擴張,我國上半年宏觀經濟政策都相當剋制,堅守穩增長和防風險之間的平衡。事實證明,這一決策是正確的。雖然一季度經濟大幅下跌6.8%,但在二季度經濟重啓後即實現了快速復甦。下半年政策大概率延續此前基調和節奏,不會有大的變動和轉折,會議主要強調政策落地見效。    這次會議的最大看點是提出從持久戰的角度看問題。持久戰具有非常特殊的涵義,當前經濟形勢之所以複雜嚴峻,概言之,就是要在全球經濟大變局下實現高質量發展。全球經濟大變局意味着此前的全球生產和分工格局已經不可持續。新冠肺炎疫情增強和加速了這一變局。後疫情時期,全球經濟將更加脆弱,全球價值鏈面臨更加劇烈的調整,全球債務再創新高已成定局,全球宏觀經濟治理進入未知領域,主要經濟體的收入和財富分配持續惡化,數字化、智能化技術加速重塑商業模式和經濟發展。中國經濟從高速增長階段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既是全球經濟大變局的一個側面,也反映出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還體現了中國經濟政策的主動調整。從持久戰的視角看,一方面,中國實現高質量發展絕非輕而易舉,而是面臨逆全球化、新冠肺炎疫情、高槓杆和貧富分化加劇等多重挑戰;另一方面,也不能迫於這些壓力而消極悲觀,而是要善於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    針對全球經濟大變局,會議再次強調,要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爲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國內大循環的提出絕非短期衝擊下的衝動之舉,而是全球經濟大變局下深思熟慮的順勢而爲。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即宣告了原有生產和分工格局的不可持續。國際金融危機使全球價值鏈遭受重大挫折,造成“巨大的貿易崩潰”。此後,全球生產分工的內化趨勢明顯,全球價值鏈日益呈現出區域化和本土化的特徵。發達經濟體貧富分化加劇下的民粹主義盛行,助長了逆全球化浪潮,到2018年中美貿易摩擦達到頂點。今年上半年迅速蔓延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再次沉重打擊了本已脆弱的全球貿易和全球價值鏈。除了抗疫政策的客觀影響外,疫情之下各經濟體之間信任度下降、經濟安全需求上升,這又從主觀上促進了全球生產和分工的內化趨勢。因此,強調國內大循環,並非單個經濟體一時的選擇,而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增強和加速逆全球化浪潮下,全球化處於低潮時期的一種普遍趨勢,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    然而,強調國內大循環絕非要主動“脫鉤”,甚至閉關鎖國。在新發展格局的表述中,除了國內大循環,也要看到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會議在強調擴大內需的同時,也強調要繼續擴大開放,專門提及要加強疫情防控國際合作,以實際行動推動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7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爲51.1%,比6月份上升0.2個百分點。其中,推動PMI回升的主要力量是對外貿易,新出口訂單和進口指數分別爲48.4%和49.1%,均比6月份明顯回升。中國是全球化的受益者,在全球化遭受挫折陷入低潮之際,中國也要做全球化的倡導者,努力促進新的全球生產和分工體系的形成,並且推動相關的規則制定。    關於全球經濟大變局下的宏觀調控,會議除了強調穩增長和防風險的平衡,還補充了“完善宏觀調控跨週期設計和調節”的新提法。我國此前對宏觀調控的主要定調是逆週期。按照傳統宏觀經濟理論,宏觀政策的主要目的是熨平短期波動,即繁榮時緊縮,衰退時擴張。然而,對於緊縮和擴張的力度和界限,傳統理論並沒有詳盡、系統的論證。從我國近年來宏觀調控的經驗,尤其是疫情期間的經驗看,衰退期的擴張政策一定不能過度,否則會造成宏觀槓桿率高企和資產價格膨脹,限縮未來的政策選擇和政策空間。跨週期宏觀調控的提出,說明我國宏觀調控越來越重視金融風險和中長期穩定。根據中國國家資產負債表研究中心數據,2020年一季度我國宏觀槓桿率攀升13.9個百分點,二季度攀升7.1個百分點。在上半年如此極端的經濟環境下,這一結果是可以接受的。同時,上半年部分城市和地區的房價出現異動,會議再次強調了“房住不炒”政策,表達了堅決抑制房價上漲的決心。    全球經濟大變局下中國高質量發展的持久戰,目前處於戰略防禦階段。戰略防禦階段的主要任務是保存實力,注重經濟安全。無論是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爲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還是完善宏觀調控跨週期設計和調節,其主要目的都是保障極端環境下的經濟安全。國內大循環針對實體經濟,跨週期調節針對金融風險。會議多次提及安全概念,比如“統籌發展和安全”“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爲安全的發展”“實現發展規模、速度、質量、結構、效益、安全相統一”,充分說明經濟安全是當下的重中之重。只有在戰略防禦階段保障了經濟安全,才能在各種條件產生有利變化時有所作爲,進入戰略相持和戰略反攻,從而實現高質量發展以致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宏觀經濟研究室副主任、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高級研究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