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天!624小時!37440分鐘!北京,爲什麼能?

從出現第一例反彈確診到零新增用時26天,北京對疫情防控爭分奪秒,精準施策、全力賽跑,經受住了考驗。在這一個月中,北京成功示範瞭如何在最短時間內,最有效控制疫情傳播,這爲常態化疫情防控下,各地如何應對突發疫情提供了經驗。

近日,人民論壇就常態化疫情防控、全球疫情走勢、特效藥及疫苗等公衆關心的問題,對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進行了獨家專訪。

00:41

來源 | 人民論壇雜誌及人民論壇網(rmltwz)

轉載請註明來源

1

“北京模式”是疫情防控模板

人民論壇:北京疫情的防控策略與武漢最大的不同是什麼?這次新發地疫情防控最大的挑戰是什麼?吳尊友:北京的疫情應對是總結吸取了武漢的經驗教訓。兩者最大不同就是北京沒有封鎖全城,而是有針對性地對部分羣體採取了一定時間內限制離京措施,對於其他需離京的人要求持7日以內核酸檢測證明。隨着疫情控制進展,又很快出臺了新規定。既保證了能夠有效地控制新冠疫情,不會造成疫情向北京以外地區蔓延擴散,又把疫情對廣大北京市民、工作人員和來京出差人員的影響控制在最小程度,充分體現了科學防控、精準施策。這一系列精準防控措施,爲全國其他地方,乃至全球其他國家或地區提供了榜樣。

我們面臨的一個挑戰是早期的病例從發病到確診有一個時間過程。病人出現臨牀症狀是從輕微開始,逐漸加重到病人覺察到需要就診治療這樣一個發展過程。如果病人對於輕微症狀沒有給予足夠重視,沒能及時就診,從發病到就診這個過程可能拖延得長,就給了病毒傳播擴散的機會。這是一種疾病的自然過程。北京之所以反應快,一定程度上歸功於首例就診的“西城大爺”,他記憶力比較好,能夠比較完整地回憶他過去兩週的行蹤軌跡,使得衛生、疾控部門能夠及時地鎖定新發地市場這個源頭。這就是說,民衆的“防控意識”,特別是感染者的“就醫意識”對早期發現疫情就顯得尤爲重要。

2

大數據技術發揮重要作用

人民論壇:大數據技術在北京疫情防控中發揮了什麼樣的作用?如何解決部分老年人不習慣帶手機的問題?吳尊友:大數據技術應用對北京市迅速控制這起新冠肺炎疫情,發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北京的這次疫情應對可以用幾個字來描述,即“快、準、狠”,北京沒有給新冠病毒更大範圍傳播、擴散的機會。如6月11日第一個病例確診後,疾控人員很快就將“毒源地”鎖定在新發地市場,從而迅速決定對新發地市場進行集中核酸檢測。此外通過大數據,很快確定了已經離開新發地市場的人員,這些對於迅速控制疫情都起到關鍵作用。這種現象我們在流行病學調查中也發現了。沒有移動通訊手機,或者定位功能關閉等情況下,大數據技術則無法大顯身手。因此,流行病學調查中,我們一般不能指望每項措施,每項技術都能夠100%地覆蓋到每一個人,還會綜合應用其他技術手段,通過儘可能多的方式方法,及時發現密切接觸者。

3

北京沒有必要進行全民核酸檢測

人民論壇:北京作爲超大城市,人口規模很大,目前北京的核酸檢測能力如何?我們用不用擔心“假陰性”?吳尊友:核酸檢測是科學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核酸檢測本身,也需要科學佈局、科學實施,才能更好地發揮其在疫情防控中應有的作用。北京這次組織核酸篩查,既採納了武漢市核酸篩查中的好做法,又科學地將核酸篩查人羣限定在合理的範圍以內。從目前北京市應對突發傳染病能力來看,北京有能力及時發現疫情,並及時撲滅疫情。因此,不需要考慮全民篩查。由於新冠肺炎的感染主要發生在肺部:當一個人肺部感染後會出現炎症,由於分泌物濃稠會堵住氣道,因此病毒不能及時排泄出來。此時,在這類感染者的鼻、咽部採樣時,雖然身體裏有病毒,但並不一定能採到病毒。且在感染者不同病程內採樣,結果也會不一樣。尤其是在感染早期,病毒還在身體裏複製,病毒很少,此時採樣可能就採不到。因此,我們必須綜合被檢測人員的流行病學史來判斷,只有結合起來才能夠更好地解讀核酸檢測結果“陰轉陽”現象。對於一般人員,沒有暴露史,也沒有症狀,沒有必要過分的擔心是不是“假陰性”。

4

疾控中心的功能定位必須清楚

人民論壇:在疫情防控中,疾控部門做到“一錘定音”了嗎?如何看待疾控中心在公共衛生突發事件中的地位?吳尊友:從北京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應對來看,北京疾控部門確實做到了“一錘定音”。比如在6月11日首發病例確診報告後的24小時內,就準確鎖定了病毒源頭來自新發地市場,立即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工作,確定疫情規模,爲迅速制定防控策略和限制離京措施等提供科學依據。正是這種“一錘定音”的過硬本領,才使得北京市這起新冠肺炎疫情能夠被及時發現、及時控制,規避了一場更大規模的新冠肺炎疫情流行。疾控中心在傳染病防控中發揮着不可替代的關鍵技術支撐和重要防控措施落實的作用。雖然經歷了2003年“非典”,我們總結了經驗教訓,加強了突發公共衛生應急能力,但在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襲擊時還是顯得手忙腳亂。無論怎麼改革,疾控中心的功能定位必須清楚。疾控中心在疫情防控這個組織體系中發揮的不是領導作用,而是爲政府決策、爲政府實施各項措施提供技術支持。因此,把疾控中心放在什麼構架下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怎麼把疾控中心的技術支撐作用發揮到最佳狀態。

5

疫情常態化防控要持續到全球疫情控制住

人民論壇:這種常態化的防範要持續到什麼時候?吳尊友:只要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有新冠肺炎疫情,我國都會受到疫情威脅。因此,常態化防控將會持續到全球疫情控制住,但這將會是一個很長的時間。所謂常態化疫情防控,就是說,新冠肺炎疫情再次發生應該是常事,我們要隨時做好準備。一方面,需要全體市民有疫情防控意識,一旦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一定要及時就醫,不能拖延。另一方面,是我們的醫療機構,在首例病人就診後,應該能夠在第一時間診斷出來。第三是疾控部門,當首例病例出現後,有能力第一時間確定疫情的源頭,爲及時控制疫情提供決策信息。對於普通百姓來說,要繼續堅持做好居家通風、勤洗手,常備口罩,在密閉環境時佩戴口罩。

6

國內應該不會再出現類似武漢的情況

人民論壇:您預計今年秋冬疫情走勢會如何?這一次全球疫情會在什麼時候結束?新冠病毒是否對人類機體的危害性會越來越小,最終與人類“和平相處”?吳尊友:新冠病毒的傳播不分冬夏。到今年冬天,它可能會更嚴重,但有一點比較樂觀的是,我們已經有了半年多應對新冠病毒的經驗,國內應該不會再出現類似武漢的情況,不會造成社會的動盪,民衆的不安。對於新冠肺炎的防控措施,必須是全面、徹底、堅決的實施。如果有的國家嚴格實施,有的不嚴格實施,那就等於沒有實施。有一點很明確,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不可能像非典一樣,突然就消失。新冠病毒也不像流感呈現出特別明顯的季節性,它會持續地傳播、擴散。因此,最終會不會控制住,什麼時候控制,這些都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新冠流行還不到一年,我們對它的認識很有限,現在還無法判定新冠病毒是否會在未來對人類機體的危害越來越小。人類徹底消滅新冠病毒,理論上是可行的。現在,很多國家都採取了封堵策略,如果全球各個國家都能夠同步停擺3-4周,即所有人居家隔離3-4周,則新冠病毒由於不能在人類傳播而被“餓死”。或者,新冠疫苗問世,每個人都能接種疫苗,且疫苗有效,那麼,也是能夠徹底消滅新冠病毒的。

7

今年年底新冠肺炎疫苗可能就會上市

人民論壇:新冠肺炎疫苗什麼時候能夠上市?疫苗的有效期是多久?新冠肺炎病毒是否有特效藥?吳尊友:總體來說,新冠肺炎的疫苗研製還是比較樂觀的,在過去幾個月,我國幾條路徑的疫苗發展都在有序推進。到目前爲止,有些疫苗的一期、二期臨牀實驗結果都是令人鼓舞的。有些已經啓動三期臨牀試驗。在未來的幾個月內,估計也就是年底,新冠肺炎疫苗可能就會上市。從最近半年的情況來看,還沒有找到治療新冠病毒的特效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比研製出疫苗更困難。對於疫苗研製來說,因爲有過去幾十年的經驗和積累的技術,相對比較成熟,但藥物研發卻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訪談完整實錄

“北京模式”是疫情防控模板

人民論壇:從北京的疫情防控策略來看,您認爲與年初武漢的防控最大不同是什麼?

吳尊友:北京的疫情應對是總結吸取了武漢的經驗教訓。兩者最大不同就是北京沒有封鎖全城,而是有針對性地對部分羣體採取了一定時間內限制離京措施,對於其他需離京的人要求持7日以內核酸檢測證明。隨着疫情控制進展,又很快出臺了新規定,從7月4日起,對於低風險地區人員離京也不再要求持7日內核酸檢測證明便可離京。這充分體現了科學防控、精準施策。

北京採取的對部分人在一定時期內限制離京,是基於科學風險評估確定的。這一決策,既保證了能夠有效地控制新冠肺炎疫情,不會造成疫情向北京以外地區蔓延擴散,又把疫情對廣大北京市民、工作人員和來京出差人員的影響控制在最小程度。北京這一系列精準防控措施,爲全國其他地方,乃至全球其他國家或地區提供了榜樣。人民論壇:北京疫情防控“流調”工作是怎麼做的?疾控工作人員是如何通過蛛絲馬跡科學地找到病毒的傳播鏈的?

吳尊友:“流調”是流行病學調查的簡稱。流調的內容和方式,一般與其目的密切相關。這裏所說的“流調”,實際上是指圍繞撲滅新冠肺炎疫情,針對新冠病人或其密切接觸者開展的調查。

“流調”可以簡單地概括爲“找上家、追下家”,即通過調查,發現誰最有可能把新冠病毒傳給病人甲(“找上家”)?病人甲又可能把新冠病毒傳染給了哪些人 (“追下家”)?通過這種調查,發現已經發生的傳播鏈,及時打斷下一個可能的、將要發生的傳播鏈,這樣,就起到了控制疫情的作用。

對於病人甲,以其最早發病日,即出現症狀日期爲起點,往前推算一個最長潛伏期(14天),所有病人甲接觸過的人中,是否有確診的新冠病例?如果沒有,是否有無症狀的感染者?如果有,則明確病人甲是被誰傳染的。而在發病日往前推4天、往後直到入院隔離日的這段時間內,病人甲近距離接觸的所有人,都爲密切接觸者,很可能已經被病人甲傳染,需要隔離觀察。有時,一個病人的流調,可能要重複多次,補充更新上一次調查不全的信息,以便盡最大可能地查清每個病人的感染源頭,查全每個病人的所有密切接觸者。人民論壇:您認爲北京這次新發地疫情防控最大的挑戰是什麼?

吳尊友:我們面臨的一個挑戰是早期的病例從發病到確診有一個時間過程。病人出現臨牀症狀是從輕微開始,逐漸加重到病人覺察到需要就診治療這樣一個發展過程。如果病人對於輕微症狀沒有給予足夠重視,沒能及時就診,從發病到就診這個過程可能拖延得長,就給了病毒傳播擴散的機會。這是一種疾病的自然過程。

北京之所以反應快,一定程度上歸功於首例就診的“西城大爺”,他記憶力比較好,能夠比較完整地回憶他過去兩週的行蹤軌跡,使得衛生、疾控部門能夠及時地鎖定新發地市場這個源頭。這就是說,民衆的“防控意識”,特別是感染者的“就醫意識”對早期發現疫情就顯得尤爲重要!如果感染者沒有及時主動就醫,而是在人羣中活動比較長時間後纔想起來去醫院,那病毒傳播擴散的範圍就一定會比較廣,這對控制疫情就會很不利。所以,傳染病疫情監測系統能不能靈敏地在第一時間發現新的疫情,在很大程度上還是取決於第一個(批)感染者能否及時就醫。人民論壇:北京的此次疫情應對經驗值得推廣嗎?北京此次疫情防控取得了很大成績,您認爲最值得推廣的重要經驗是什麼?

吳尊友:北京本次的疫情應對經驗可以作爲其他省份的模板,也是其他國家應對類似疫情的榜樣。從6月11日確診首例新冠肺炎病人“西城大爺”往前推,發病時間最早的是6月4日,再到採取措施限制高風險人羣離京是6月16日,也就是12天時間,而武漢這個時間是47天。如果再對比歐洲一些國家,北京的限制措施更是及時的。也有同事問我,北京在疫情應對時間方面,是否還能再縮短、再提前。我個人判斷,北京應對這次疫情的及時性方面,基本上是完美的,很難再提前了。

北京這次疫情及時發現,一方面是病人的及時就醫,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就是北京疾控有能力在首例病人就診後24小時內,就鎖定新發地市場爲疫情源頭,爲控制疫情贏得了寶貴的時間。這充分體現了疾控中心工作人員的能力,特別是敏銳的信息捕獲能力,綜合信息處理和分析能力,以及快速反應和及時響應能力等。多項新技術應用,包括環境核酸檢測、大數據技術應用,等等,都爲及時、快速控制疫情,提供了科技支撐。

大數據技術助力北京疫情防控人民論壇:您認爲大數據技術在北京疫情防控中發揮了什麼樣的作用?

吳尊友:確實如此,大數據技術應用對北京市迅速控制這起新冠肺炎疫情,發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北京的這次疫情應對可以用幾個字來描述,即“快、準、狠”,北京沒有給新冠病毒更大範圍傳播、擴散的機會。做到“快、準”靠的就是大數據技術。比如6月11日第一個病例確診後,疾控人員很快就將“毒源地”鎖定在新發地市場,從而迅速決定對新發地市場進行集中核酸檢測。另一個表現就是通過大數據,很快確定了已經離開新發地市場的人員,包括在北京的和離京的。因爲這一部分人員中有些人有可能已經感染,因此,就需要將這一部分人員隔離起來,防止疫情擴散。這些都對迅速控制疫情起到了關鍵作用。人民論壇:從流行病學角度來說,只要有一個感染者未被及時發現,都有可能形成局部性的傳播擴散。而有些老年人不習慣帶手機,可能無法通過手機掌握其活動數據,您認爲這類情況該如何應對?

吳尊友:這種現象我們在流行病學調查中也發現了。大數據技術應用是一種輔助性的手段,它能夠爲我們解決一些技術難題,或者在解決一些難處理的問題時提供新的技術支持。我們說的大數據技術應用,通常是指移動通訊手機,用戶在不同地點時,系統會自動記錄下其時點信息,而這類信息則能顯示用戶的行動軌跡。沒有移動通訊手機,或者定位功能關閉等情況下,大數據技術則無法大顯身手。流行病學調查中,還會綜合應用其他技術手段,比如說,我在餐館喫飯時與一位陌生的人拼桌相鄰而坐。如果是因爲需要,要找到這個陌生人,通過我提供的信息,可以調監控錄像找到這位陌生人。但如果沒有監控錄像怎麼辦?因此,我們一般不能指望每項措施,每項技術都能夠100%地覆蓋到每一個人。重要的是,我們會通過儘可能多的方式方法,及時發現密切接觸者。人民論壇:對於大數據在疫情防控中的廣泛應用,一些人表示擔憂,擔心可能存在對於個人隱私權的侵犯,對此您怎麼看?

吳尊友:這是一個平衡的問題。社會總體的安全穩定,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它高於個人的一些隱私權。因此,在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發生期間,通過大數據技術尋找和發現潛在的傳染病感染者,在一定意義上講,不能理解爲就是侵犯了個人隱私權,用大數據採集個人信息的目的,也是爲了更好地保護個人和羣體的生命安全和社會穩定。

比如說,如果我在疫情發生期間去過新發地,大數據提示我“存在風險”,我能夠及時被發現,被查出來新冠肺炎病毒感染的話,這既有利於我個人的治療、康復,也能防止我進一步將病毒進行傳播擴散,包括傳染給我的家人、同事或朋友。如果我作爲一個感染者沒有及時發現,把病毒傳染給了他人,難免會有自責感。作爲社會成員的一名個體,我本人是能夠理解並能夠接受這種大數據的應用。由於這種方式的大數據應用,只是以防控疫情爲目的,是保護個人和羣體的利益,也並沒有因此對個人的生活或工作造成負面影響。我相信,大家對此也是都能理解和接受的。此外,我相信,隨着技術的不斷發展,大數據對於個人信息的保護將會越來越好,最大程度保護個人的隱私安全。目前北京的核酸檢測能力如何?人民論壇:核酸檢測在北京這起疫情防控中發揮了什麼作用?

吳尊友:核酸檢測在這起疫情防控中,功不可沒。確切地說,及時鎖定這起新發地新冠肺炎疫情,核酸檢測立下了頭功!當首例病例發生後,流行病學史調查發現,病例在過去14天,曾經到過23個場所,對這些場所採集環境樣本,所有樣本中,僅新發地批發市場的兩份環境樣本檢測新冠核酸陽性——明確指向,這起疫情的首例確診病例,可能就在新發地感染。第二例病例、第三例病例,也都有新發地市場暴露史。進一步提示新發地市場極有可能爲疫情源頭。再對新發地市場重新採樣,並對工作人員進行核酸檢測,查出更多環境樣本新冠病毒核酸陽性,更多市場工作人員新冠病毒核酸陽性。就進一步坐實新發地市場爲這起新冠肺炎疫情的源頭。這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都是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的,也反映出北京疾控部門應對重大傳染病的能力。

核酸檢測不僅及時鎖定傳染源頭,還爲發現更多感染者、研判疫情立下汗馬功勞。當明確新發地爲疫情源頭後,需要儘快摸清、掌握疫情規模。於是,對新發地市場工作人員進行了核酸篩查,很快查出一批覈酸陽性。由於多數人僅僅是核酸陽性,並沒有出現症狀,說明這些感染者還是處於感染的早期,尚未出現症狀,提示疫情發現及時。核酸篩查爲確定疫情規模、判定疫情形勢,提供了重要決策信息。人民論壇:怎麼看北京的“應檢盡檢”措施?

吳尊友:在北京疫情尚未徹底控制以前,採取“應檢盡檢”措施是非常必要的。雖然北京新發地疫情的主要傳播方式被及時切斷,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由於北京人口多,流動人口也多,特別是新發地這種場所,佔地面積和市場規模相當於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的幾十倍,從業者來自全國四面八方,一旦有漏檢人員,可能就會出現有新的傳播風險。因此,針對重點人羣、高風險人羣採取的是“應檢盡檢”措施。此外,還有一部分採取“願檢盡檢”的措施,保證那些不能判定自己風險高低的人,或者想通過檢測確認本人未感染從而解除顧慮人,有機會獲得檢測。人民論壇:北京作爲超大城市,人口規模很大,目前北京的核酸檢測能力如何?從長期來看是否能夠應對超大城市的核酸檢測需求?

吳尊友:核酸檢測是科學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核酸檢測本身,也需要科學佈局、科學實施,才能更好地發揮其在疫情防控中應有的作用。雖然北京是超大城市,人口規模很大,即使有新冠肺炎疫情再次發生,也沒有必要對北京的全體市民都進行核酸檢測。一般來說,只要不發生廣泛的社區層面疫情傳播,就沒有必要對全體市民開展核酸篩查。像北京這次組織核酸篩查,即採納了武漢市核酸篩查中的好做法,又科學地將核酸篩查人羣限定在合理的範圍以內。從目前北京市應對突發傳染病的能力來看,北京有能力及時發現疫情,並及時撲滅疫情。因此,不需要考慮全民篩查。人民論壇:在北京6月份公佈的部分確診新冠肺炎的病例中,出現了少數病例隔離14天后才查出核酸檢測陽性,爲什麼會這樣呢?

吳尊友:通過對全球新冠肺炎患者從感染到發病時間綜合來看,這個時間段一般在3-7天,少數人會短於3天,少數人會長於7天,一般都在14天以內,極個別的可能會超過14天。這種超過14天才確診的,並不是說他們到第14天后纔出現症狀。實際上他們前期已經出現了一些輕微症狀,只是自己沒有覺察到,後來症狀加重了,才感覺到。對於這次北京少數病例隔離14天后才查出核酸陽性的病例,進一步調查發現,他們隔離期間,已經有一些輕微症狀,自己沒有注意,也沒有主動報告。他們在剛隔離時核酸篩查陰性,可能是由於當時病毒量低,咽拭子採樣未能採集到病毒。這次北京突發疫情確診的新冠肺炎病人大部分症狀比較輕。人民論壇:還有一些患者多次核酸檢測是陰性,最後檢測卻又是陽性。這又是爲什麼?我們用不用擔心“假陰性”?

吳尊友:對於絕大多數感染者來說,都能夠在早期及時檢測出來。不過,確實有一小部分感染者前期做的核酸檢測是陰性,後面又出現了症狀,再次檢查是陽性的現象。

爲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這是由於新冠肺炎的感染主要發生在肺部:當一個人肺部感染後會出現炎症,由於分泌物濃稠會堵住氣道,因此病毒不能及時排泄出來。此時,在這類感染者的鼻、咽部採樣時,雖然身體裏有病毒,但並不一定能採到病毒。

而且在感染者不同病程內採樣,結果也會不一樣。尤其是在感染早期,病毒還在身體裏複製,病毒很少,此時採樣可能就採不到。當病毒複製到足夠量後,採樣檢驗的結果就會不一樣。

此外,採樣的質量也決定了檢測的結果。因此,我們必須綜合被檢測人員的流行病學史來判斷,就是他有沒有接觸過感染的人,有沒有去過高風險地區,要根據他既往一至兩週的行蹤來判斷他有沒有可能暴露於病毒的風險。還要看這部分人員的症狀,即有沒有咳嗽、發燒,肺部病變。再結合核酸檢測結果來判斷,只有把三者結合起來,才能夠更好地解讀核酸檢測結果“陰轉陽”現象。

如果一個人有臨牀症狀,又有暴露(接觸)史,但核酸檢測是陰性,那就不能輕易判斷這人不是新冠肺炎。反之,被檢測人員則相對安全。對於一般人員,沒有暴露史,也沒有症狀,沒有必要過分的擔心是不是“假陰性”。疾控中心發揮了“一錘定音”和“技術樞紐”的作用人民論壇:國家衛健委主任馬曉偉同志曾經指出,疾控中心(CDC)要解決疫情防控關鍵技術問題的“一錘定音”能力。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我們的疾控部門做到“一錘定音”了嗎?是怎麼做到的?

吳尊友:從北京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應對來看,北京疾控部門確實做到了“一錘定音”。比如,在6月11日首發病例確診報告後的24小時內,就準確鎖定了病毒源頭來自新發地市場,立即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工作,確定疫情規模,爲迅速制定防控策略和限制離京措施等提供科學依據。正是這種“一錘定音”的過硬本領,才使得北京市這起新冠肺炎疫情能夠被及時發現、及時控制,規避了一場更大規模的新冠肺炎疫情流行。

在新冠防控方面,還有幾個非常重要的“一錘定音”例子。一是分離新型冠狀病毒,確定其爲病原體。2003年“非典”流行時,我們沒有能力分離出病原體,還是由世界衛生組織專家分離的。而這次,我們僅僅用了一週時間,就分離並確定了病原體。這創造了人類歷史認識一種新發傳染病的最短記錄。二是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的確定及公佈,也是“一錘定音”的體現。科研人員公佈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的研究成果後,世界其他國家都能按照這個基因序列去生產診斷試劑。目前來看,這些診斷試劑的應用都沒出現問題。三是確定新冠病毒感染的常見潛伏期3-7天,最長潛伏期爲14天,並將最長潛伏期14天作爲隔離密切接觸者的標準。這對於取得防控的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這些關鍵的科學發現成爲了防控新冠肺炎策略的科學基礎。這些都是疾控發揮“一錘定音”具體表現。人民論壇:在這次北京疫情防控的組織系統裏,疾控中心處於什麼地位?

吳尊友:應該說北京疾控中心發揮着一個非常重要的“技術樞紐”作用。北京疾控一方面要及時發現疫情,研判疫情,向政府提供及時、準確的信息,爲政府決策提供參考,另一方面還要向民衆做好信息的傳遞,讓民衆及時地瞭解疫情進展,防治措施的落實情況,讓民衆放心。這樣一個承上啓下技術樞紐的作用,應該說體現得很好。人民論壇: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有觀點認爲需要提高疾控中心的地位,以便更好地發揮其作用。您對此怎麼看?

吳尊友:疾控中心在傳染病防控中發揮着不可替代的關鍵技術支撐和重要防控措施落實的作用。雖然經歷了2003年“非典”以後,我們總結了經驗教訓,加強了突發公共衛生應急能力,但在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襲擊時,還是顯得手忙腳亂。一些人感覺疾控中心的地位還不能適應這種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需要,還要再調整完善。無論怎麼改革,疾控中心的功能定位必須清楚。疾控中心在疫情防控這個組織體系中發揮的不是領導作用,而是技術支撐作用,是爲政府決策、爲政府實施各項措施提供技術支持。因此,把疾控中心放在什麼構架下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政府怎麼發揮好疾控中心的作用,怎麼把疾控中心的技術支撐作用發揮到最佳狀態。常態化防控會是一個漫長過程人民論壇:這種常態化的防範要持續到什麼時候?接下來的常態化疫情防控,我們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吳尊友:只要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有新冠肺炎疫情,我國都會受到疫情威脅。因此,常態化防控將會持續到全球疫情控制住,但這將會是一個很長的時間。

所謂常態化疫情防控,就是說新冠肺炎疫情再次發生應該是常事,我們要隨時做好準備。最重要的是如何及時發現,科學應對,及時控制。最關鍵的是要有靈敏的監測系統,一旦出現疫情,能夠在第一時間被發現。一方面,需要全體市民有疫情防控意識,一旦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一定要及時就醫,不能拖延。如果是新冠,不僅耽誤個人診治,還有可能延誤及時發現疫情,造成更大的傳播擴散。另一方面,是我們的醫療機構,在首例病人就診後,應該能夠在第一時間診斷出來。第三是疾控部門,當首例病例出現後,有能力第一時間確定疫情的源頭,爲及時控制疫情提供決策信息。對於普通百姓來說,要繼續堅持做好居家通風、勤洗手,常備口罩,在密閉環境時佩戴口罩。人民論壇:因爲這波疫情,北京的學校又停課了。9月份又到了開學季,您認爲什麼時候可以復課,標準是什麼?

吳尊友:這要根據風險評估來確定,只要沒有新的疫情發生,境外輸入病例能夠控制在局部範圍,不會造成境外輸入病例引發的繼發傳播,風險等級在3級響應或以下,經過綜合評估後就可以決定正常復課。人民論壇:受疫情影響的還有復工復產問題,您預計什麼時候能完全恢復正常?

吳尊友:復工復產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議題。在疫情沒有完全控制的情況下,還是要按照風險等級區分來逐步開展復工復產。就北京來說,隨着疫情的徹底控制,風險等級已經降低,復工復產正在逐步恢復中。“外防輸入”工作不能有絲毫鬆懈人民論壇:據國外媒體報道,有一些境外肉聯廠確診了新冠肺炎病例。前段時間,我國海關部門對進口冷鏈食品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時也發現了陽性的樣本。這對我們接下來的“外防輸入”工作是否帶來了新挑戰?

吳尊友:這是我們面臨的新挑戰,在如何處理食品進口問題上,尤其是來自疫情還在發生的國家(地區)的食品,建議儘量不進口來自嚴重疫情國家的冷凍食品。如果一定要進口,則要加強檢驗檢疫。人民論壇:就目前全球的疫情而言,是不是意味着只要有一個國家有疫情,全球都難控制住?

吳尊友:應該說呼吸道傳染病在全球傳播非常快,像這次新冠肺炎的流行。僅僅半年多的時間,就傳遍了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造成2000多萬人感染,70多萬人死亡。這足以證明新冠病毒的傳播速度之快。

3月份以後,全球疫情一直處於高流行狀態。7月以來,全球每天新確診的新冠肺炎病例都在20萬以上,其中,美國、巴西、印度等幾個國家每天報告病例數就已經達到了十幾萬。雖然中國、韓國、馬來西亞等把疫情已經控制在一個很低的水平,但隨時都有可能出現反彈。比如日本,疫情一度控制後最近出現反彈,且8月以來日本的每日報告數突破1000,近一週日均新增確診病例達1350例,出現了新的流行高峯,遠超過4月份的流行峯值。我國香港特別行政區,也出現了疫情反彈。所以,只要我們防控措施稍一鬆懈,疫情隨時都會出現反覆。人民論壇:您預計今年秋冬疫情走勢會如何?

吳尊友:新冠病毒的傳播不分冬夏。到今年冬天,它可能會更嚴重,但有一點比較樂觀的是,我們已經有了半年多應對新冠病毒的經驗,國內應該不會再出現武漢嚴重疫情的情況,不會造成社會的動盪,民衆的不安。人民論壇:您預計這一次全球疫情會在什麼時候結束?

吳尊友:這個沒法預估。因爲全球防控措施的落實情況,不掌握。對於新冠肺炎的防控措施,必須是全面、徹底、堅決的實施。如果有的國家嚴格實施,有的不嚴格實施,那就等於沒有實施。有一點很明確,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不可能像非典一樣,突然就消失。新冠病毒也不像流感呈現出特別明顯的季節性,它會持續地傳播、擴散,冬季可能會更加重。因此,全球最終會不會控制住疫情,什麼時候控制住,這些都有很大的不確定性。相信疫苗的成功研製,會給全球控制疫情帶來希望。人民論壇:爲什麼新冠不會像“非典”一樣突然消失呢?

吳尊友:這是由新冠病毒的生物學特徵決定的,它特別適合在人體的多個器官組織,尤其是肺組織中感染、生長,且具有傳播、擴散特別快的特點。從生物學的角度來看,要想迅速從人類社會清除新冠病毒,還是特別困難的。人民論壇:迅速從人類社會清除新冠病毒,還是特別困難的,那是否意味着該病毒對人類機體的危害性會越來越小,最終達到與人類“和平相處”?

吳尊友:新冠流行還不到一年,我們對它的認識很有限,現在還無法判定新冠病毒是否會在未來對人類機體的危害越來越小。人類徹底消滅新冠病毒,理論上是可行的。現在,很多國家都採取了封堵策略,如果全球各個國家都能夠同步停擺3-4周,即所有人居家隔離3-4周,則新冠病毒由於不能在人類傳播而被“餓死”。或者,新冠疫苗問世,每個人都能接種疫苗,且疫苗有效,那麼,也是能夠徹底消滅新冠病毒的。關於人們普遍關心的新冠肺炎疫苗人民論壇:應對傳染病的一個比較好的方法是打疫苗,就新冠肺炎而言,疫苗什麼時候能夠上市?

吳尊友:總體來說,新冠肺炎的疫苗研製還是比較樂觀的,在過去幾個月,我國幾條路徑的疫苗發展都在有序推進。到目前爲止,這些疫苗的一期、二期臨牀實驗結果都是令人鼓舞的。有些已經啓動三期臨牀試驗。在未來的幾個月內,估計也就是年底,新冠肺炎疫苗可能就會上市。但有一個問題就是產能可能會面臨挑戰,由於全球有那麼多易感人羣,幾乎每個人都需要打疫苗。在這麼短時間要生產出這麼多疫苗,並給每個人都打上疫苗,這是我們人類面臨的一個巨大挑戰。人民論壇:有觀點說,新冠肺炎疫苗的有效期只有半年至一年時間?

吳尊友:對於新冠肺炎疫苗,一方面我們要抱有希望,另一方面我們也要謹慎地樂觀。對於新冠病毒感染會不會有長效的免疫力,目前的觀察時間還不夠,但參考其他冠狀病毒的情況來看,免疫力大致也是保持在半年至一年時間。而我們生產的疫苗的免疫力與自然形成的免疫力基本相近,很難超越。如果要超出自然形成的免疫力還有很大挑戰,但也不是絕對不可能。儘管如此,即使疫苗不一定能產生長期保護,有疫苗可用,就已經很重要了,至少能夠起到一段時間的保護作用。人民論壇:那是不是意味着半年至一年後,要重新打疫苗,還是研製新疫苗?

吳尊友:如果新冠病毒不發生變異,重複打疫苗就行。從過去6個月全球範圍內的觀察來看,新冠病毒僅僅在個別氨基酸位點發生變異,病毒的主要成分未發生變化,對疫苗研製是一個非常好的消息。從目前對新冠病毒的認識來看,即使疫苗需要重複地打,也都是相同的疫苗重複打,能起到快速強化作用。人民論壇:除了疫苗之外,還有沒有其它辦法,比如研製特效藥?

吳尊友:很困難,從最近半年的情況來看,還沒有找到治療新冠病毒的特效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比研製出疫苗更困難。對於疫苗研製來說,因爲有過去幾十年的經驗和積累的技術,相對比較成熟,但藥物研發卻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本文將於近期刊載於《人民論壇》,敬請關注!)

人民論壇新媒體綜合整理

新媒體編輯 | 常嫦、王思楠、劉一霖

新媒體美編 | 孔雅楠

視頻剪輯 | 吳文迪

原文責編 | 谷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