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指導小朱進行術後康復鍛鍊。

紅網時刻8月11日訊(通訊員 梁輝 蔣浩)肩關節是人體活動度最大、最不穩定的關節,也是最常脫位的關節之一,約佔全部關節脫位的50%。由於常見,很多人不以爲然,認爲肩關節脫位後只要採取手法復位,疼痛消失,能正常活動就沒事了。殊不知,肩關節脫位如果不重視就會埋下“禍根”,導致習慣性脫位。湖南株洲18歲男生1年內肩關節反覆脫位多達30餘次,嚴重影響他備戰高考。

小朱是湖南株洲一名高三學生,兩年前打籃球與人發生碰撞,導致左側肩關節脫位,自己採用手法將其復位,以爲就沒事了。誰知打這以後,小朱變成了“瓷娃娃”,左肩關節時不時就會脫位,不僅上體育課、打籃球時脫位頻繁,就連睡覺翻身、穿衣服等不小心都會引發,嚴重時一天可以脫位兩三次,一年多時間裏肩關節反覆脫位多達30餘次。

肩關節脫位頻繁複髮帶來的活動受限、抬舉胳膊疼痛等不適,給備戰高考的小朱的生活和學習帶來極大不便。今年高考結束後,他下定決心一定要解決這個大麻煩。8月5日,小朱經人介紹來到湖南省人民醫院肩痛門診主任醫師王靖處就診,診斷爲“複發性左肩關節脫位、左肩胛盂前下陳舊性骨折、左肩Hill-Sachs損傷”,隨即住進骨關節與運動醫學科病房。

入院後,由王靖、副主任醫師賈真組成的手術團隊完善相關檢查後,於8月7日爲其實施“左肩關節鏡檢查、左肩胛骨陳舊性骨折復位錨釘單排內固定+Remplissage術”。術後,小朱恢復良好,於8月10日出院。

“肩關節反覆脫位主要是因爲第一次脫位導致關節囊韌帶和盂脣撕裂,復位後沒有得到有效固定,撕裂未癒合;或者是第一次脫位時肩胛盂出現骨折沒有癒合,肩關節前下不穩導致關節脫位成爲‘習慣’”。

王靖提醒,複發性肩關節脫位如果長期不治療,容易引起肩胛盂及肱骨頭進一步骨缺損等嚴重併發症。而手法復位後極易引起再脫位,甚至造成習慣性肩關節脫位,給日常生活帶來極大不便,在進行甩魚竿、晾衣服、換燈泡等日常生活中的常見動作時都可能脫位;嚴重時連走路、睡覺、穿衣都會“掉膀子”。

因此,當肩部外傷懷疑有關節脫位時,應及時去醫院相關專科檢查治療,儘早手術,並在醫生及康復師的指導下進行康復訓練。切不可盲目自行復位,或在粗暴的手法復位後繼續活動,否則極有可能發展爲習慣性脫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