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前,以渔为生

18年后,护渔清漂

今年,峡口镇成立护渔清漂队,渔民周彪顺利退捕转产,成为护渔清漂队的一名成员。从捕鱼到护渔,周彪感慨,以前“靠天吃饭”,是长江养育着我们;现在“十年禁捕”,换我们来守护母亲河,“有舍,才更有得。”

△清漂队队员驾船转运从长江打捞起来的垃圾

8月5日,凌晨5点半,闹铃声和树上的知了一同叫醒了新的一天。周彪和妻子唐小意已经起床,为一天的清漂工作做准备,检查船上机械设备是否正常,钉耙、箩筐、救生衣等工具有无遗漏。一切就绪,刚好6点整,他们从铜锣峡口开着巡逻船出发了。

“一直到广阳岛,然后环岛再返回,沿着这片水域巡河清漂。”周彪说,护渔清漂队一共有6名队员,大家轮流将江面漂浮的垃圾、浮木等收集起来,统一运送到大兴场车渡码头。小巡逻船一次可运300斤,大清漂船一次1000斤,夏天涨水漂浮物较多,每天大概清运四五船。

江面上的漂浮物被一船一船运上岸。烈日下,望着清理过的河面,周彪大口喝水,心里踏实。回想起以前的捕鱼生活,作息不规律,收入也不稳定,周彪成为清漂队员后,他说最大的变化是有归属感了,“现在每天都过得很充实,不仅有稳定的生活来源,还能保护环境,所以很珍惜现在的工作机会。”

峡口镇共有渔民88名

自长江“十年禁捕”工作启动以来

峡口镇认真贯彻落实市区两级相关工作要求

采取组织召开专场招聘会、

推荐介绍等方式

帮助渔民退捕转产

截至目前

95%以上的渔民实现灵活就业

从事船员、安保等工作

有相对稳定的收入

保障退捕渔民生计,保护长江流域生态。峡口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渔民退捕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保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重要的一环,按照“三事分流”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周彪所在的护渔清漂队是今年1月1日成立的,承担日常护渔清漂工作的同时,还协助区农业农村委、区交通局、镇派出所开展禁渔行动。接下来,峡口镇将继续做好退捕渔民的动态帮扶,为渔民解后顾之忧,主动作为,共护长江生态绿色发展。

随着我区最后一艘渔船拆解完成

去年9月30日

南岸全面完成了退捕转产任务

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全区注册渔业船舶签订退捕转产协议67份

拆解完成渔业船舶67艘、无证附属船29艘

按照“一船一策”“一户一策”精准帮扶

实现了退捕渔民“退得出,安得稳”

编辑:刘科力

记者:饶金兰 张维峰(实习)

摄影:崔景印

责编:高成燕

监制:廖 倩

欢迎转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